一种积木式机制砂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7142发布日期:2021-05-04 10:2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积木式机制砂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制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积木式机制砂生产线。



背景技术:

机制砂生产线是一种将较大粒径石料作为原料,生产出不同规格的成品骨料加工生产设备。成品骨料能满足混凝土行业的使用要求,用于弥补日益减少的天然砂石,减少混凝土等建材的生产成本。

目前使用的机制砂生产线采用分段式处理,不仅效率低下,并且由于反复在运输、投料、出料中使物料暴露,导致产品质量不高,还污染环境。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积木式机制砂生产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积木式机制砂生产线,以解决如何实现一体化装配流水线生产机制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积木式机制砂生产线,其包括:进料机构、破碎机构、风选机构、粉尘回收机构和成品储存机构;其中所述进料机构适于输送物料进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适于破碎物料以送入风选机构,所述风选机构适于将物料中砂与粉尘分离开,即所述风选机构将分离出的砂输送至成品储存机构中储存;以及所述粉尘回收机构适于收集破碎机构对物料破碎中产生的粉尘和/或风选机构分离物料中的粉尘。

进一步,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和变频皮带;所述进料斗适于装载物料通过变频皮带输送至破碎机构。

进一步,所述破碎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破碎机、第一斗提机、振动筛、缓冲罐和第二斗提机;所述破碎机适于离心撞击物料,以破碎物料;所述第一斗提机适于将破碎后物料提运至振动筛,所述振动筛适于筛选物料进缓冲罐,所述振动筛将剩余物料投放至破碎机中循环破碎,即所述第二斗提机适于将缓冲罐中物料提运至风选机构。

进一步,所述风选机构包括:风选机、设置在风选仓顶部的引风机和第三斗提机;所述风选机适于纳入第二斗提机运送的物料,所述引风机适于将空气从风选机引入,以形成从风选机底部向风选机顶部的气流,即通过气流带动物料中砂与粉尘分离,分离后的砂掉落至第三斗提机;以及所述第三斗提机适于将物料提运至成品储存机构。

进一步,所述成品储存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三斗提机相连的成品砂罐;所述成品砂罐适于储存第三斗提机运送的物料。

进一步,所述粉尘回收机构包括:第一除尘器、第二除尘器、第四斗提机和粉尘回收罐;所述第一除尘器与振动筛相连,所述第二除尘器与风选机相连,所述第一除尘器适于收集振动筛筛选出的粉尘,所述第二除尘器适于收集风选机中分离出的粉尘,即所述第四斗提机适于将振动筛筛选出的粉尘、风选机中分离出的粉尘提运至粉尘回收罐中。

进一步,所述粉尘回收罐开设有回收罐出料口,且在回收罐出料口处连接有散装器,即所述散装器适于将粉尘回收罐中粉尘装入相应容器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化装配进料机构、破碎机构、风选机构、粉尘回收机构、成品储存机构,满足机制砂流水生产线的要求,能够提高产量,且采用塔楼式结构,占地少、无开放扬尘点、采用集中式除尘,环境负荷小。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积木式机制砂生产线的结构图。

图中:

进料机构1、进料斗11、变频皮带12;

破碎机构2、破碎机21、第一斗提机22、振动筛23、缓冲罐24、第二斗提机25;

风选机构3、风选机31、引风机32、第三斗提机33;

粉尘回收机构4、第一除尘器41、第二除尘器42、第四斗提机43、粉尘回收罐44、散装器45;

成品储存机构5、成品砂罐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积木式机制砂生产线的结构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积木式机制砂生产线,其包括:进料机构1、破碎机构2、风选机构3、粉尘回收机构4和成品储存机构5;其中所述进料机构1适于输送物料进破碎机构2,所述破碎机构2适于破碎物料以送入风选机构3,所述风选机构3适于将物料中砂与粉尘分离开,即所述风选机构3将分离出的砂输送至成品储存机构5中储存;以及所述粉尘回收机构4适于收集破碎机构2对物料破碎中产生的粉尘和/或风选机构3分离物料中的粉尘。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通过一体化装配进料机构1、破碎机构2、风选机构3、粉尘回收机构4、成品储存机构5,满足机制砂流水生产线的要求,能够提高产量,且采用塔楼式结构,占地少、无开放扬尘点、采用集中式除尘,环境负荷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机构1包括:进料斗11和变频皮带12;所述进料斗11适于装载物料通过变频皮带12输送至破碎机构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装载机将物料铲入进料斗11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破碎机构2包括:依次设置的破碎机21、第一斗提机22、振动筛23、缓冲罐24和第二斗提机25;所述破碎机21适于离心撞击物料,以破碎物料;所述第一斗提机22适于将破碎后物料提运至振动筛23,所述振动筛23适于筛选物料进缓冲罐24,所述振动筛23将剩余物料投放至破碎机21中循环破碎,即所述第二斗提机25适于将缓冲罐24中物料提运至风选机构3。

在本实施例中,破碎机21采用离心冲击式破碎机21,离心冲击式破碎机21由离心盘带动物料与机体衬板撞击,物料与物料撞击的原理,使离心冲击式破碎机21中物料颗粒浑圆,钢配合理。

在本实施例中,破碎后的物料通过振动筛23进行筛选分级,振动筛23采用全封闭结构,第一除尘器41直接与振动筛23连接,成负压状态,无粉尘扬出,振动筛23上物料通过第一斗提机22返回破碎机21,循坏破碎,破碎后满足要求的物料通过第二斗提机25进入风选机3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选机构3包括:风选机31、设置在风选仓顶部的引风机32和第三斗提机33;所述风选机31适于纳入第二斗提机25运送的物料,所述引风机32适于将空气从风选机31引入,以形成从风选机31底部向风选机31顶部的气流,即通过气流带动物料中砂与粉尘分离,分离后的砂掉落至第三斗提机33;以及所述第三斗提机33适于将物料提运至成品储存机构5。

在本实施例中,物料进入风选机31后,由风选机31中导流板把物料以重力抛物不落形式分散开来,在引风机32风速的作用下,把细粉分离出来,引风量可根据细粉的粗细和粉量来调节,粉尘在引风机32作用下从风选机31顶部出口排出,通过第二除尘器42进行气粉分离后进入粉尘回收罐44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品储存机构5包括:与所述第三斗提机33相连的成品砂罐51;所述成品砂罐51适于储存第三斗提机33运送的物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粉尘回收机构4包括:第一除尘器41、第二除尘器42、第四斗提机43和粉尘回收罐44;所述第一除尘器41与振动筛23相连,所述第二除尘器42与风选机31相连,所述第一除尘器41适于收集振动筛23筛选出的粉尘,所述第二除尘器42适于收集风选机31中分离出的粉尘,即所述第四斗提机43适于将振动筛23筛选出的粉尘、风选机31中分离出的粉尘提运至粉尘回收罐44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粉尘回收罐44开设有回收罐出料口,且在回收罐出料口处连接有散装器45,即所述散装器45适于将粉尘回收罐44中粉尘装入相应容器中,以便于运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化装配进料机构、破碎机构、风选机构、粉尘回收机构、成品储存机构,满足机制砂流水生产线的要求,能够提高产量,且采用塔楼式结构,占地少、无开放扬尘点、采用集中式除尘,环境负荷小;通过进料机构、破碎机构、风选机构、粉尘回收机构和成品储存机构流水线对物料处理,工艺流程简洁流畅、运行可靠,同时节约人力成本;本积木式机制砂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护、安装方便;成品砂质量稳定,原料适应性强,参数调整灵活方便;通过破碎机构可以生产出颗粒形貌更圆整的机制砂,可显著改善砂浆的和易性,减少外加剂和胶凝材料的用量;通过粉尘回收机构有效降低的成品的细粉含量和含泥量。

本申请中选用的各个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