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粉煤灰为主料的多功效土壤改良剂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3802发布日期:2021-02-20 21:15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基于以粉煤灰为主料的多功效土壤改良剂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改良剂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以粉煤灰为主料的多功效土壤改良剂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土壤改良剂能够以改善土壤的各项性能的方式来促进作物的养分吸收,而在以粉煤灰为主料制作的土壤改良剂,调理效果显著,粉煤灰是由燃料燃烧所产生烟气灰分中的细微固体颗粒物,因为粉煤灰本身属性的原因,使得粉煤灰可用于制作农业肥料和土壤改良剂。
[0003]
而对于以粉煤灰为主料的土壤改良剂,其制作的主要工艺流程为搅拌混合,采用现有的搅拌装置在粉煤灰与其他辅助料体进行搅拌混合时,搅拌不够理想,究其原因,现有的搅拌结构较为简单,往往是简单粗暴的直接投料,然后利用搅拌叶进行搅拌,从而导致其混合效果较差,导致整体的良品率较低,从而需要多次搅拌才能充分混合,效率较低。
[0004]
因此,有必要提供基于以粉煤灰为主料的多功效土壤改良剂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以粉煤灰为主料的多功效土壤改良剂生产装置,其包括处理罐、分隔板、搅拌电机以及定量进料管,其中,所述分隔板固定于处理罐的内壁上从而将处理罐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处理空间和投料空间,且所述投料空间中伸入有固定在处理罐顶部的定量进料管,所述分隔板上还开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中还穿过有由固定在处理罐外部的搅拌电机驱动的搅拌轴;
[0006]
所述搅拌轴为空心结构,且其位于投料空间的部分由喷料加压组件进行供料;
[0007]
其位于处理空间的部分采用锁紧套与弹性搅拌叶组件相连通;
[0008]
所述弹性搅拌叶组件能够进行弹性搅拌。
[0009]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叶组件包括连通管、喷料叶以及弹性连接件,其中多组所述连通管圆周阵列连通在锁紧套的外表面,以便与搅拌轴相连通;
[0010]
所述连通管上且沿着其轴向阵列设置有多组喷料叶,所述喷料叶的表面布有喷料孔;
[0011]
每组所述喷料叶均对应采用弹性连接件与连通管相连通设置,以便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使得所述喷料叶能够相对于连通管扭转一定角度;
[0012]
且,沿着搅拌轴的径向向外方向,喷料叶的长度依次增长;
[0013]
且,在喷料叶未发生扭转时,相邻两片喷料叶之间的间隙在0.5~1.2cm之间。
[0014]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安装座、喷料管、密封套以及弹性限位套,其中,所述安装座固定套设在连通管的外部,所述安装座中采用密封套密封连接有喷料管,所述喷料管伸出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与喷料叶相连通,所述喷料管位于所述安装座内部的部
分采用弹性限位套可相对扭转的与安装座相连接。
[0015]
进一步,作为优选,在弹性限位套的限制下,所述喷料管可相对于安装座扭转0~30度。
[0016]
进一步,作为优选,位于所述安装座中的喷料管的外表面固定有限位环座,所述限位环座对应且可相对扭转的设置在安装座内壁上开设的环槽中,且所述环槽中填充有弹性密封胶。
[0017]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连通管上且位于安装座内的部分开设有朝向喷料管的出料口,所述喷料管与出料口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增压套,所述增压套上开设有喇叭状开口,且其远离出料口一端的开口大于其靠近出料口一端的开口,且所述增压套的开口小于所述出料口的开口。
[0018]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喷料加压组件包括进料仓、混合仓、导流仓以及出料仓,其中,所述进料仓固定嵌入在处理罐的侧壁上,所述进料仓的水平一侧固定有增压口,所述进料仓的顶部一侧固定有进料口,以便料体的投放,所述进料仓的出料端固定连通有混合仓,所述混合仓中转动设置有无动力的混合转叶,所述混合仓的另一端连通有导流仓,所述导流仓的另一端采用出料仓与搅拌轴可相对转动的相连,所述导流仓中布设有多组沿着搅拌轴的径向排布的导流叶。
[0019]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增压口与外部气体增压设备相连,所述增压口的气体增压方式为间歇式,所述进料口的进料方式也为间歇式。
[0020]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出料仓与搅拌轴相接触部分设置有耐磨密封套,所述耐磨密封套上开设有多个槽体,用于与搅拌轴上开设的入料口相连通。
[0021]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处理罐的底部可上下移动的设置有提料座,所述提料座为多层结构,且所述提料座上均布有提料网眼,所述提料座由固定在处理罐外部的线性伸缩器驱动。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以粉煤灰为主料的多功效土壤改良剂生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
1.本装置中,喷料管采用弹性限位套可相对扭转的与安装座相连接,以便在搅拌料体时能够提供缓冲,另外,在喷料叶扭转一定角度之后,料体可穿过相邻的两片喷料叶之间的间隙,使得搅拌更加顺畅,提高搅拌效率,防止料体的堆积。
[0024]
2.本装置利用增压口与外部增压设备相连,从而以气压的方式使得粉煤灰料体能够搅拌过程中以一定的压力从多个喷料叶中同时喷洒出,提高了粉煤灰料体与其他辅助料体混合的程度,并且,喷料叶的转动能够为其中的粉煤灰料体提供离心力,提高了粉煤灰料体喷洒出来的速度,进一步保证了料体混合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土壤改良剂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基于以粉煤灰为主料的多功效土壤改良剂生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基于以粉煤灰为主料的多功效土壤改良剂生产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基于以粉煤灰为主料的多功效土壤改良剂生产装置中弹性搅拌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基于以粉煤灰为主料的多功效土壤改良剂生产装置中喷料加压组件的结构
示意图;
[0029]
图中:1、处理罐;2、分隔板;3、搅拌电机;4、定量进料管;5、搅拌轴;6、锁紧套;7、弹性搅拌叶组件;8、喷料加压组件;9、出料管;10、线性伸缩器;11、提料座;71、连通管;72、安装座;73、喷料管;74、喷料叶;75、增压套;76、出料口;77、限位环座;78、弹性密封胶;79、密封套;710、弹性限位套;81、进料仓;82、增压口;83、进料口;84、混合仓;85、混合转叶;86、导流仓;87、出料仓;88、耐磨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于以粉煤灰为主料的多功效土壤改良剂生产装置,其包括处理罐1、分隔板2、搅拌电机3以及定量进料管4,其中,所述分隔板2固定于处理罐1的内壁上从而将处理罐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处理空间和投料空间,且所述投料空间中伸入有固定在处理罐1顶部的定量进料管4,所述分隔板2上还开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中还穿过有由固定在处理罐1外部的搅拌电机3驱动的搅拌轴5;
[0031]
所述搅拌轴5为空心结构,且其位于投料空间的部分由喷料加压组件8进行供料;
[0032]
其位于处理空间的部分采用锁紧套6与弹性搅拌叶组件7相连通;
[0033]
所述弹性搅拌叶组件7能够进行弹性搅拌。
[0034]
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组件7包括连通管71、喷料叶74以及弹性连接件,其中多组所述连通管71圆周阵列连通在锁紧套76的外表面,以便与搅拌轴5相连通;
[0035]
所述连通管71上且沿着其轴向阵列设置有多组喷料叶74,所述喷料叶74的表面布有喷料孔;
[0036]
每组所述喷料叶74均对应采用弹性连接件与连通管71相连通设置,以便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使得所述喷料叶74能够相对于连通管71扭转一定角度,每组喷料叶74的扭转动作均为独立工作,且,沿着搅拌轴5的径向向外方向,喷料叶的长度依次增长,且在喷料叶未发生扭转时,相邻两片喷料叶之间的间隙在0.5~1.2cm之间。
[0037]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安装座72、喷料管73、密封套79以及弹性限位套710,其中,所述安装座72固定套设在连通管71的外部,所述安装座72中采用密封套79密封连接有喷料管73,所述喷料管73伸出所述安装座72的一端与喷料叶74相连通,所述喷料管73位于所述安装座72内部的部分采用弹性限位套710可相对扭转的与安装座72相连接,以便在搅拌料体时能够提供缓冲,另外,在喷料叶74扭转一定角度之后,料体可穿过相邻的两片喷料叶之间的间隙,使得搅拌更加顺畅。
[0038]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在弹性限位套710的限制下,所述喷料管73可相对于安装座72扭转0~30度。
[0039]
为了使得喷料叶74更加稳定,位于所述安装座72中的喷料管73的外表面固定有限位环座77,所述限位环座77对应且可相对扭转的设置在安装座72内壁上开设的环槽中,且所述环槽中填充有弹性密封胶78。
[0040]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71上且位于安装座72内的部分开设有朝向喷料管73的出料口76,所述喷料管73与出料口76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增压套75,所述增压套75上开设有喇叭状开口,且其远离出料口76一端的开口大于其靠近出料口76一端的开口,且所述增压套75的开口小于所述出料口76的开口,提高了粉煤灰料体喷洒的速度,在具体实施时,粉
煤灰料体依次经过连通管71的出料口76、增压套75、喷料管73以及喷料叶74喷洒出,从而与其他辅助料体相混合。
[0041]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述喷料加压组件8包括进料仓81、混合仓84、导流仓86以及出料仓87,其中,所述进料仓81固定嵌入在处理罐1的侧壁上,所述进料仓81的水平一侧固定有增压口82,所述进料仓81的顶部一侧固定有进料口83,以便料体的投放,所述进料仓81的出料端固定连通有混合仓84,所述混合仓84中转动设置有无动力的混合转叶85,所述混合仓84的另一端连通有导流仓86,所述导流仓86的另一端采用出料仓87与搅拌轴5可相对转动的相连,所述导流仓86中布设有多组沿着搅拌轴5的径向排布的导流叶。
[0042]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增压口82与外部气体增压设备相连,所述增压口82的气体增压方式为间歇式,所述进料口83的进料方式也为间歇式。
[0043]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出料仓87与搅拌轴5相接触部分设置有耐磨密封套88,所述耐磨密封套88上开设有多个槽体,用于与搅拌轴上开设的入料口相连通。
[0044]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处理罐1的底部可上下移动的设置有提料座11,所述提料座11为多层结构,且所述提料座11上均布有提料网眼,所述提料座11由固定在处理罐1外部的线性伸缩器10驱动,防止料体堆积在处理罐1的底部。
[0045]
在具体实施时,其包括如下步骤:
[0046]
s1.通过定量进料管4以一定投料速率持续向处理空间中投入辅助料体;
[0047]
s2.通过搅拌电机3带动弹性搅拌叶组件7进行持续搅拌,搅拌转速为2100~2700rpm,时间持续30~50分钟;
[0048]
s3.将增压口82与外部气体增压设备相连,且增压口82的气体增压方式为间歇式,利用进料口83以一定的投料速率进行间歇式投入粉煤灰主料,使得在搅拌电机启动5分钟后,处理空间中的混合料体的组分保持一定的比例;
[0049]
s4.定时间隔启动线性伸缩器10,带动提料座11进行上下提料动作;
[0050]
s5.搅拌结束后,通过出料管9进行出料。
[0051]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