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试纸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86121发布日期:2021-04-30 13:0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化试纸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快速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化试纸管。



背景技术:

在进行体外诊断或体外检测时,为了能够快速地获得定性结果,通常会采用层析试纸与试管的组合作为快速诊断工具或快速检测工具。一般而言,进行诊断或检测的样品通常会具有一些危险性,如具有一定的毒性、传染性。使用完毕的试管会被当做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试管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部分试管的管部和盖部为分体式设计,盖部容易从管部脱落,使得管部内的物质、溶液向外流动,污染环境,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部分试管的管部和盖部为一体式设计,但是其密封性和连接牢固程度不佳,在施加外力的作用下,盖部较易从管部分离,同样会使管部内的物质、溶液向外流动。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试管的盖部和管部较易分离、管部内的物质向外流出的情况,导致污染环境、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生化试纸管,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试管污染环境、危害生命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化试纸管,包括管部和盖部,所述盖部与所述管部为内插匹配;

所述管部包括:

溶液腔;

试纸固定部件,在所述盖部封闭管部的情况下,所述试纸固定部件或位于所述试纸固定部件内的生化试纸的样品接收端顶部将延伸所述盖部的内壁的底端,且与所述盖部的顶部之间的竖直间隔小于2mm,所述试纸固定部件的外缘与所述管部的内壁之间有水平间隔,且该水平间隔大于所述盖部的内插管口的壁厚;

其中,所述试纸固定部件为生化试纸腔体,所述生化试纸腔体的顶端与所述溶液腔连通;或

所述试纸固定部件为被所述溶液腔内部的卡位侧壁与所述溶液腔的外壁定位的生化试纸容器,所述生化试纸容器的顶端设置有与生化试纸的样品溶液接收端连通的连通孔或位于所述生化试纸容器内的生化试纸从所述生化试纸容器的顶端延伸出一定长度;或

所述试纸固定部件为被所述溶液腔内部的卡位侧壁与所述溶液腔的外壁定位的生化试纸容器,在所述生化试纸容器的顶端被折断后,所述生化试纸容器的折断横截面出现与生化试纸的样品溶液接收端连通的连通孔或位于所述生化试纸容器内的生化试纸从所述生化试纸容器的顶端延伸出一定长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试纸固定部件的宽度不大于2.8mm,所述试纸固定部件的深度不小于28mm。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部还包括:

空腔,所述空腔由所述盖部的内表面向外凸起形成;

其中,所述试纸固定部件或位于所述试纸固定部件内的生化试纸的样品接收端顶部将凸出于管口的水平面至少1mm。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开启部件;

所述盖部包括:

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设置于所述盖部的外壁;

所述防开启部件设置于所述管部的顶部和/或所述盖部的限位部件。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腔的纵截面为梯形、圆弧形或三角形。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开启部件包括沉孔,所述沉孔设置于所述管部的管口的顶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开启部件还包括倒角部,所述倒角部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件的外壁;

其中,在所述盖部封闭所述管部的情况下,所述倒角部的上端的横截面的宽度小于所述倒角部的下端的横截面的宽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开启部件还包括:

开盖部件,所述开盖部件设置于所述沉孔,所述开盖部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沉孔的内壁,所述开盖部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沉孔的外壁或位于所述沉孔的外壁与所述沉孔的内壁之间。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部还包括:

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设置于所述盖部的外壁;

第一嵌合部件,所述第一嵌合部件设置于所述盖部的外壁并位于所述密封部件的上方;

所述管部包括:

第二嵌合部件,所述第二嵌合部件设置于所述管部的内壁,所述第二嵌合部件与所述第一嵌合部件嵌合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件为环形凸起。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嵌合部件为环形凸起,所述第二嵌合部件为环形凹槽。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嵌合部件为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一嵌合部件沿所述盖部的轴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嵌合部件为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二嵌合部件沿所述管部的轴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化试纸管还包括: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分别与所述管部和所述盖部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化试纸管还包括:

生化试纸,所述生化试纸设置于所述试纸固定部件的内部;

其中,在所述盖部封闭所述管部的情况下,所述生化试纸的样品溶液接收端靠近所述盖部,且所述生化试纸的样品溶液接收端与所述盖部的内壁之间具有水平间隔。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化试纸凸出于所述试纸固定部件设置。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化试纸凸出于所述试纸固定部件的长度为1~5mm。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化试纸为免疫层析试纸,所述免疫层析试纸包括:

基材;

层析膜,所述层析膜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上表面;

吸水垫,所述吸水垫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层析膜和所述吸水垫在所述基材的末端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层析膜的末端超出所述基材的末端一定距离;

所述吸水垫的末端超出所述基材的末端一定距离;

所述层析膜的末端和所述吸水垫的末端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层析膜还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所述层析膜的末端和所述吸水垫的末端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水垫还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所述层析膜的末端和所述吸水垫的末端在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还包括:

结合垫,所述结合垫设置在所述基材,所述结合垫的末端和所述层析膜的前端接触并向所述层析膜传递溶液;

导引膜,所述导引膜设置在所述基材,所述导引膜的末端和所述结合垫的前端接触并向所述结合垫传递溶液;

其中,所述导引膜的溶液层析速度小于所述结合垫的溶液层析速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引膜的厚度小于0.15mm。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还包括:

样品垫,所述样品垫设置在所述基材,所述样品垫的末端和所述导引膜的前端接触并向所述导引膜传递溶液。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还包括:

样品垫,所述样品垫设置在所述基材,所述导引膜的末端和所述样品垫的前端接触并向所述样品垫传递溶液。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还包括:

样品限量膜,所述样品限量膜设置在所述基材,所述样品限量膜的末端和所述导引膜的前端接触并向所述导引膜传递溶液。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品限量膜的吸液饱和容积为2~20μl。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还包括:

过滤垫,所述过滤垫设置在所述基材,所述导引膜的末端和所述过滤垫的前端接触并向所述过滤垫传递溶液。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还包括:

挡水垫,所述挡水垫靠近所述导引膜的前端设置。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的的挡水垫填充所述免疫层析试纸与所述试纸固定部件的空隙。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还包括:

透明保护膜,所述透明保护膜至少覆盖所述层析膜和所述结合垫。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层析膜包括依次设置的检测线和质控线。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水垫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层析膜的末端的上表面接触;或

所述吸水垫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层析膜的末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垫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层析膜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或

所述结合垫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层析膜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引膜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结合垫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或

所述导引膜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结合垫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引膜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过滤垫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或

所述导引膜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过滤垫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垫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结合垫的前端的尚博凹面接触;或

所述过滤垫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结合垫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品垫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导引膜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或

所述样品垫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导引膜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品垫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结合垫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或

所述样品垫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结合垫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引膜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样品垫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或

所述导引膜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样品垫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品限量膜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导引膜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或

所述样品限量膜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导引膜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吸水垫的末端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所述吸水垫的前端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的情况下:

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的所述吸水垫的长度大于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的所述吸水垫的长度;或

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的所述吸水垫的长度等于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的所述吸水垫的长度;或

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的所述吸水垫的长度小于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的所述吸水垫的长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层析膜的前端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所述层析膜的末端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的情况下:

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的所述层析膜的长度大于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的所述层析膜的长度;或

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的所述层析膜的长度等于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的所述层析膜的长度;或

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的所述层析膜的长度小于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的所述层析膜的长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线和所述质控线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或

所述检测线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所述质控线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或

所述检测线和所述质控线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透明中空管,所述生化试纸设置于所述透明中空管的内部,所述透明中空管设置于所述试纸固定部件的内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中空管的一端为封闭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纸固定部件为试纸卡盒,所述试纸卡盒包括:

底卡,所述底卡包括:

生化试纸槽,所述生化试纸槽设置于所述底卡的第一端面,用于放置生化试纸条;

第一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设置于所述生化试纸槽的四周;

第一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粘合于所述第一密封面,以使所述生化试纸槽形成密封空间。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卡还包括:

样品溶液添加孔,所述样品溶液添加孔设置于所述底卡的第二端面,所述样品溶液添加孔与所述生化试纸槽连通;

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二密封面设置于所述样品溶液添加孔的四周;

所述封膜单层试纸卡还包括:

第二密封部件,所述第二密封部件粘合于所述第二密封面,以使所述样品溶液添加孔形成密封空间。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卡还包括:

第一折痕部件,所述第一折痕部件设置于所述底卡的第二端面,并靠近所述样品溶液添加孔设置;

其中,将所述底卡沿所述第一折痕部件折断后,设置于所述生化试纸槽的生化试纸条的样品溶液接收端暴露于所述第一折痕部件的折断截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底卡沿所述第一折痕部件折断后,设置于所述生化试纸槽的生化试纸条的样品溶液接收端延伸在所述生化试纸槽的外部的长度大于0.5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痕部件包括:

第一折痕元件,所述第一折痕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卡的第二端面,并靠近所述样品溶液添加孔设置;

第二折痕元件,所述第二折痕元件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折痕元件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折痕元件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于所述生化试纸槽的生化试纸条处于所述第一折痕部件与所述生化试纸条的相交点的外端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高度与所述生化试纸条的外端的长度的比值大于70%。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卡还包括:

第二折痕部件,所述第二折痕部件设置于所述底卡的第一端面,位于所述生化试纸槽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折痕部件相对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卡由透明材料制成;和/或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为第一密封膜,所述第一密封膜包括铝箔膜;和/或

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为第二密封膜,所述第二密封膜包括铝箔膜。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卡还包括:

滑轨部件,所述滑轨部件设置于所述底卡的两侧,所述滑轨部件从所述第一折痕部件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折痕部件的另一侧;

所述试纸卡盒还包括:

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滑轨部件滑动连接;

其中,将所述底卡沿所述第一折痕部件弯折后,所述底卡被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呈弯折状态,所述滑动部件初始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二部分复位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呈水平状态,所述滑动部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滑动部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滑动部件对所述第一折痕部件进行封堵。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卡还包括:

防脱部件,所述防脱部件设置于所述滑轨部件的两端,用于对所述滑动部件进行限位。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生化试纸管,试纸固定部件与管部的内壁之间具有水平间隔,在生化试纸放置于试纸固定部件的情况下,避免生化试纸与所述管部的内壁接触或形成贴壁,影响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封闭状态的剖面图(一);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未封闭状态的俯视图(一);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未封闭状态的剖面图(一);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未封闭状态的剖面图(二);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封闭状态的剖面图(二);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未封闭状态的俯视图(二);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未封闭状态的剖面图(三);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示意图(二);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封闭状态的剖面图(三);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未封闭状态的剖面图(四);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示意图(三);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封闭状态的剖面图(四);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未封闭状态的剖面图(五);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示意图(四);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封闭状态的剖面图(五);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封闭状态的剖面图(六);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未封闭状态的剖面图(六);

图1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示意图(一);

图2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剖面图(一);

图2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剖面图(设置有生化试纸);

图2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示意图(二);

图2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剖面图(二);

图2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示意图(三);

图2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剖面图(三);

图2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示意图(四);

图2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剖面图(四);

图2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剖面图(五);

图2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透明中空管的剖面图(一);

图3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透明中空管的剖面图(二);

图3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的剖面图(设置有套设透明中空管的生化试纸);

图32是根据本申请的试纸卡盒的示意图(一);

图33是根据本申请的试纸卡盒的示意图(二);

图34是根据本申请的底卡的示意图(一);

图35是根据本申请的装配有生化试纸的底卡的示意图(一);

图36是根据本申请的试纸卡盒的示意图(三);

图37是根据本申请的试纸卡盒的示意图(四);

图38是根据本申请的底卡的示意图(二);

图39是根据本申请的底卡的示意图(三);

图40是根据本申请的装配有生化试纸的底卡的示意图(二);

图41是根据本申请的装配有生化试纸的底卡的示意图(三);

图42是根据本申请的试纸卡盒的示意图(五);

图43是根据本申请的试纸卡盒的示意图(六);

图44是根据本申请的底卡的示意图(四);

图45是根据本申请的底卡的示意图(五);

图46是根据本申请的装配有生化试纸的底卡的示意图(四);

图47是根据本申请的装配有生化试纸的底卡的示意图(五);

图48是根据本申请的试纸卡盒的示意图(七);

图49是根据本申请的试纸卡盒的示意图(八);

图50是根据本申请的底卡的示意图(六);

图51是根据本申请的底卡的示意图(七);

图52是根据本申请的装配有生化试纸的底卡的示意图(六);

图53是根据本申请的装配有生化试纸的底卡的示意图(七);

图54是根据本申请的试纸卡盒的示意图(九);

图55是根据本申请的底卡的示意图(八);

图56是根据本申请的装配有生化试纸的底卡的示意图(八);

图57是根据本申请的装配有生化试纸的底卡的示意图(九);

图58是根据本申请的底卡的示意图(九);

图59是根据本申请的底卡的示意图(十);

图60是根据本申请的底卡的剖面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0、生化试纸管;110、管部;111、溶液腔;112、试纸固定部件;113、卡位侧壁;114、第二嵌合部件;120、盖部;121、限位部件;122、空腔;123、密封部件;124、第一嵌合部件;130、连接部件;140、防开启部件;141、沉孔;142、倒角部;143、开盖部件;

200、免疫层析试纸;210、基材;220、层析膜;221、检测线;222、质控线;230、吸水垫;240、结合垫;250、导引膜;260、样品垫;270、样品限量膜;280、透明保护膜;

300、透明中空管;

400、试纸卡盒;410、底卡;411、生化试纸槽;412、第一密封面;413、样品溶液添加孔;414、第二密封面;415、第一折痕部件;4151、第一折痕元件;4152、第二折痕元件;416、第二折痕部件;417、滑轨部件;418、防脱部件;420、第一密封部件;430、第二密封部件;440、滑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生化试纸管100,包括管部110、盖部120和连接部件130,管部110和盖部120通过连接部件130连接,管部110与盖部120为内插式连接。

管部110包括溶液腔111和试纸固定部件112。溶液腔111的轴向与管部110的轴向共线或平行,溶液腔111用于放置溶液,如反应溶液。试纸固定部件112的轴向与溶液腔111的轴向平行,试纸固定部件112用于放置生化试纸。

其中,试纸固定部件112的外缘与管部110的内壁之间有水平间隔,至少为0.5mm,用于防止放置于试纸固定部件112内的生化试纸与管部110的内壁接触或形成贴壁。

其中,试纸固定部件112的宽度(管部110的直径方向)不大于2.8mm,试纸固定部件112的深度不小于28mm

在盖部120封闭管部110的情况下,溶液腔111的顶部和试纸固定部件112的顶部连通。

进一步地,在盖部120封闭管部110的情况下,试纸固定部件112的内缘与盖部120的内壁之间有水平间隔,至少为0.5mm,用于防止放置于试纸固定部件112内的生化试纸与盖部120的内部接触或形成贴壁。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盖部120封闭管部110的情况下,试纸固定部件112的外缘与盖部120的内壁之间有水平间隔,至少为0.5mm,用于防止放置于试纸固定部件112内的生化试纸与盖部120的内部接触或形成贴壁。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盖部120封闭管部110的情况下,试纸固定部件112的顶壁与盖部120的底壁之间有竖直间隔,该竖直间隔小于2mm。

其中,溶液腔111为规则形状腔室(如圆形腔室、矩形腔室、梯形腔室)或不规则形状腔室。试纸固定部件112为规则形状腔室(如圆形腔室、矩形腔室、梯形腔室)或不规则形状。

其中,试纸固定部件112为生化试纸腔体,其顶端与溶液腔111连通。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溶液腔111可以是若干个,若干个溶液腔111的轴线平行,至少一个溶液腔111用于放置生化反应试剂或生化反应溶液,至少一个溶液腔111用于放置功能性反应试剂。其中,功能性试剂包括但不限于降解酶、裂解液、探针、缓冲液、稀释液等,或者是生化反应完成后进行后续反应的试剂。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试纸固定部件112可以是若干个,若干个试纸固定部件112的轴线平行,每个试纸固定部件112内均放置有生化试纸,可以同时对同一个样品的不同指标进行检测。

其中,若干试纸固定部件112以管部110的轴向为中心环绕设置。

盖部120包括限位部件121和空腔122,其中,限位部件121设置于盖部120的外壁,空腔122由盖部120的内表面向外凸起形成。

其中,限位部件121为限位环。

其中,空腔122的纵截面为梯形、圆弧形或三角形。

连接部件130分别与管部110和盖部120连接,使管部110和盖部120形成连体式结构。

其中,连接部件130可以是连接条,其一端与管部110连接,其另一端与盖部120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生化试纸管,利用特殊设计的试纸固定部件,使放置于试纸固定部件内的生化试纸既不接触管部的内壁,又不接触盖部的内部,避免出现生化试纸出现贴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一个变形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试纸固定部件112不同。

如图5所示,试纸固定部件112为被溶液腔111内部的卡位侧壁113与溶液腔111的外壁定位的生化试纸容器,生化试纸容器的顶端设置有与生化试纸的样品溶液接收端连通孔或位于生化试纸容器内的生化试纸从生化试纸容器的顶端延伸出一定长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2的一个变形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试纸固定部件112不同。

如图6~8所示,试纸固定部件112为被溶液腔111内部的卡位侧壁113与溶液腔111的外壁定位的生化试纸容器,在生化试纸容器的顶端被折断后,生化试纸容器的折断横截面出现与生化试纸的样品溶液接收端连通的连通孔或位于生化试纸容器内的生化试纸延从生化试纸容器的顶端延伸处一定长度。

实施例4

如图9~11所示,一种生化试纸管100,包括管部110、盖部120、连接部件130和防开启部件140,管部110和盖部120通过连接部件130连接,防开启部件140设置于管部110的顶部。其中,在盖部120封闭管部110的情况下,在防开启部件140的作用下,无法将盖部120从管部110移除。

其中,管部110、盖部120和连接部件130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防开启部件140包括沉孔141,沉孔141设置于管部110的顶部,其能够与盖部120的限位部件121配合,在盖部120封闭管部110的情况下,限位部件121设置于沉孔141,限位部件121的上表面与沉孔14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连接部件130分别与管部110和盖部120连接,使管部110和盖部120形成连体式结构。

其中,连接部件130可以是连接条,其一端与管部110连接,其另一端与盖部120连接。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将生化试纸放入试纸固定部件112,并使生化试纸的样品溶液接收端朝上设置;向溶液腔111内放入反应溶液,将待检测样品,如咽拭子放入溶液腔111内,将盖部120封闭管部110,并使盖部120的限位部件121没入沉孔141内;待溶液腔111内反应完全后,将生化试纸管100倾斜,使反应溶液接触生化试纸,反应溶液在生化试纸上进行生化作用,通过观察生化试纸即可获知检测结果;在观察到检测结果之后,可以直接将生化试纸管100当做医疗废弃物处理,无须担忧生化试纸管100内的物质泄漏。

通过本实施例的设置有防开启部件的试管,在盖部封闭管部后,无法将盖部与管部分离,避免生化试纸管内的物质泄漏,避免污染环境、危害生命健康。

实施例5

如图12~14所示,一种生化试纸管100,包括管部110、盖部120、连接部件130和防开启部件140,管部110和盖部120通过连接部件130连接,防开启部件140设置于管部110的顶部以及盖部120的外壁。其中,在盖部120封闭管部110的情况下,在防开启部件140的作用下,无法将盖部120从管部110移除。

其中,管部110、盖部120和连接部件130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防开启部件140包括沉孔141和倒角部142,沉孔141设置于管部110的顶部,倒角部142设置于限位部件121的外壁。

其中,倒角部142与限位部件121为一体式设计。

在盖部120封闭管部110的情况下,倒角部142的第一端(上端)的横截面的宽度小于倒角部142的第二端(下端)的横截面的宽度。

在盖部120封闭管部110的情况下,限位部件121连同倒角部142设置于沉孔141,限位部件121的上表面、倒角部142的上表面与沉孔14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在盖部封闭管部的情况下,在沉孔和倒角部的双重作用下,无法将盖部与管部分离;由于存在倒角部,其无法提供受力点,即使外力强制作用于沉孔与倒角部,也无法将盖部与管部分离。

实施例6

如图15~16所示,一种生化试纸管100,包括管部110、盖部120、连接部件130和防开启部件140,管部110和盖部120通过连接部件130连接,防开启部件140设置于管部110的顶部。其中,在盖部120封闭管部110的情况下,在防开启部件140的作用下,无法将盖部120从管部110移除。

其中,管部110、盖部120和连接部件130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防开启部件140包括沉孔141和开盖部件143。

其中,沉孔141设置于管部110的顶部,其能够与盖部120的限位部件121配合,在盖部120封闭管部110的情况下,限位部件121设置于沉孔141,限位部件121的上表面与沉孔14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其中,开盖部件143设置在沉孔141的上表面或内部,用于在特定情况下,通过开盖部件143将盖部120与管部110分离。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开盖部件143贯穿沉孔141设置。具体地,开盖部件143的第一端位于沉孔141的内壁,开盖部件143的第二端位于沉孔141的外壁,通过借助辅助工具穿过开盖部件143,如撬棒,将盖部120翘起,以使盖部120与管部110分离。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开盖部件143设置于沉孔141的上表面。具体地,开盖部件143的第一端位于沉孔141的内壁,开盖部件143的第二端位于沉孔141的内壁和外壁之间,通过借助辅助工具穿过开盖部件143,如撬片,将盖部120翘起,以使盖部120与管部110分离。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在获知检测结果后,可通过开盖部件143将盖部120与管部110分离,以对生化试纸管100内的溶液或物质进行回收处理。

实施例7

如图17~18所示,一种生化试纸管100,包括管部110、盖部120、连接部件130和防开启部件140,管部110和盖部120通过连接部件130连接,防开启部件140设置于管部110的顶部。其中,在盖部120封闭管部110的情况下,在防开启部件140的作用下,无法将盖部120从管部110移除。

其中,连接部件130和防开启部件140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同实施例2~4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管部110包括溶液腔111、试纸固定部件112和第二嵌合部件114。

其中,溶液腔111和试纸固定部件112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嵌合部件114设置于管部110的顶部的内壁,第二嵌合部件114沿管部110的轴向间隔设置。

盖部120包括限位部件121、空腔122、密封部件123和第一嵌合部件124。

其中,限位部件121和空腔122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密封部件123和第一嵌合部件124沿盖部120的轴向间隔设置。在盖部120封闭管部110的情况下,密封部件123位于盖部120的下侧,第一嵌合部件124位于密封部件123的上侧。

在盖部120封闭管部110的情况下,密封部件123与管部110的顶部进行密封,第一嵌合部件124与第二嵌合部件114嵌合连接,以使盖部120与管部110进行紧密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密封部件123为环形凸起,其外径与管部110的顶部的内径相等。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嵌合部件124为环形凸起,其外径大于管部110的顶部的的内径;第二嵌合部件114为环形凹槽,其与第一嵌合部件124相紧密配合。

通过本实施例的密封部件、第一嵌合部件和第二嵌合部件,进一步地提高盖部与管部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极大地提高了将盖部与管部分离的阻力,有效防止生化试纸管内的溶液泄漏,避免污染环境,防止危害生命健康。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涉及放置在实施例1~7的生化试纸管中的生化试纸。

在本实施例中,以生化试纸为免疫层析试纸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9~20所示,一种免疫层析试纸200,包括基材210、层析膜220、吸水垫230、结合垫240和导引膜250,其中,导引膜250、结合垫240、层析膜220和吸水垫230依次设置在基材210。

其中,免疫层析试纸200凸出于试纸固定部件112设置。一般而言,免疫层析试纸200凸出于试纸固定部件112的程度为1mm~5mm,优选的的长度为2mm、3mm。

此外,在盖部120封闭管部110的情况下,免疫层析试纸200的样品溶液接收端伸入盖部120的空腔122内。

进一步地,在盖部120封闭管部110的情况下,免疫层析试纸200的样品溶液接收端与盖部120的内壁之间有水平间隔,至少为0.5mm。

基材210由塑料制成,如不干胶塑料。

导引膜250设置在基材210的上表面,即导引膜250的下表面和基材210的上表面连接,如粘接。导引膜250的末端和结合垫240的前端接触,导引膜250向结合垫240传递溶液。

导引膜250的末端的上表面和结合垫240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导引膜250的末端的下表面和结合垫240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其中,导引膜250由纤维素膜制成。

其中,导引膜250的厚度小于0.15mm。

结合垫240设置在基材210的上表面,即结合垫240的下表面和基材210的上表面连接,如粘接。结合垫240的末端和层析膜220的前端接触,结合垫240向层析膜220传递溶液。具体地,结合垫240的末端的上表面和层析膜220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结合垫240的末端的下表面和层析膜220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其中,结合垫240为胶体金垫。

其中,结合垫240由玻璃纤维、聚酯膜、纤维素滤纸、无纺布等材质制成。

其中,导引膜250的溶液层析速度小于结合垫240的溶液层析速度。

层析膜220至少设置在基材210的上表面,即层析膜220的下表面和基材210的上表面连接,如粘接。层析膜220的末端和吸水垫230的末端接触,层析膜220向吸水垫230传递溶液。

其中,层析膜220还设置有检测线221和质控线222,沿着层析膜220的前端至末端依次设置。

其中,层析膜220由硝酸纤维素膜制成。

吸水垫230至少设置在基材210的下表面,即吸水垫230的上表面和基材210的下表面连接,如粘接。吸水垫230的末端和层析膜220的末端接触。

其中,吸水垫230为吸水纸。

其中,层析膜220的末端和吸水垫230的末端在基材210的末端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层析膜220的末端超出基材210的末端一定距离,吸水垫230的末端超出基材210的末端一定距离,层析膜220的末端和吸水垫230的末端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即层析膜220的末端的下表面和吸水垫230的末端的上表面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层析膜220、基材210和吸水垫230形成一个三明治结构。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个实施方式中,层析膜220还设置在基材210的下表面,即层析膜220的末端在基材210的末端向下弯折。具体地,层析膜220的末端的上表面和吸水垫230的末端的上表面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或层析膜220的末端的下表面和吸水垫230的末端的下表面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

在该实施方式中,位于基材210的上表面的层析膜220的长度大于位于基材210的下表面的层析膜220的长度;或者,位于基材210的上表面的层析膜220的长度等于位于基材210的下表面的层析膜220的长度;或者,位于基材210的上表面的层析膜220的长度小于位于基材210的下表面的层析膜220的长度。

优选地,位于基材210的上表面的层析膜220的长度大于位于基材210的下表面的层析膜220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的第三个实施方式中,吸水垫230还设置在基材210的上表面,即吸水垫230的末端在基材210的末端向上弯折。具体地,吸水垫230的末端的上表面和层析膜220的末端的上表面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或吸水垫230的末端的下表面和层析膜220的末端的下表面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

在该实施方式中,位于基材210的上表面的吸水垫230的长度大于位于基材210的下表面的吸水垫230的长度;或者,位于基材210的上表面的吸水垫230的长度等于位于基材210的下表面的吸水垫230的长度;或者,位于基材210的上表面的吸水垫230的长度小于位于基材210的下表面的吸水垫230的长度。

优选地,位于基材210的上表面的吸水垫230的长度小于位于基材210的下表面的吸水垫230的长度。

此外,为了确保层析膜220的末端和吸水垫230的末端接触,在层析膜220的末端和吸水垫230的末端还设置有薄膜。薄膜包覆层析膜220和吸水垫230,以使层析膜220和吸水垫230保持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免疫层析试纸200的长度为2cm~4cm,优选的为2.8cm、3.0cm、3.2cm、3.5cm。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21所示,将免疫层析试纸200放入生化试纸管100的试纸固定部件112中,使免疫层析试纸200的样品溶液接收端朝上设置(即导引膜250);向生化试纸管100的溶液腔111中放入需要进行反应的溶液,并放入待检测样品;待溶液腔111中的溶液反应完成后,倾斜生化试纸管100,使反应后的溶液接触到免疫层析试纸200的样品溶液接收端,在吸水垫230的作用下溶液迅速被吸附至层析膜220进行显色。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涉及放置在实施例1~7的生化试纸管中的生化试纸。

在本实施例中,以生化试纸为免疫层析试纸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2~23所示,一种免疫层析试纸200,包括基材210、层析膜220、吸水垫230、结合垫240、导引膜250和样品垫260,其中,样品垫260、导引膜250、结合垫240、层析膜220和吸水垫230设置在基材210。

其中,基材210、层析膜220、吸水垫230和结合垫240连接关系、结构和构成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样品垫260设置在基材210的上表面,即样品垫260的下表面和基材210的上表面连接,如粘接。

其中,样品垫260由玻璃纤维、聚酯膜、纤维素滤纸、无纺布等材质制成。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样品垫260的末端和导引膜250的前端接触,样品垫260向导引膜250传递溶液。具体地,样品垫260的末端的上表面和导引膜250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样品垫260的末端的下表面和导引膜250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个实施方式中,样品垫260的前端与导引膜250的末端接触,导引膜250向样品垫260传递溶液。具体地,导引膜250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样品垫260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导引膜250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样品垫260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样品垫260的末端与结合垫240的前端接触,样品垫260向结合垫240传递溶液。具体地,样品垫260的末端的上表面和结合垫240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样品垫260的末端的下表面和结合垫240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在本实施例的第三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7~18所示,免疫层析试纸200包括两个导引膜250分别设置在样品垫260的前侧和后侧,即第一个导引膜250的末端与样品垫260的前端接触,第一个导引膜250向样品垫260传递溶液。具体地,第一个导引膜250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样品垫260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第一个导引膜250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样品垫260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样品垫260的末端与第二个导引膜250接触,样品垫260向第二个导引膜250传递溶液。样品垫260的末端的上表面和第二个导引膜250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样品垫260的末端的下表面和第二个导引膜250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其中,在导引膜250仅有一个的情况下,导引膜250可以为第一导引膜;在导引膜250为两个的情况下,靠近层析膜220的导引膜250可以为第一导引膜,远离层析膜220的导引膜250可以为第二导引膜。

在本实施例中,样品垫260的溶液层析速度大于导引膜250的溶液层析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免疫层析试纸200的长度为2cm~4cm,优选的为3.2cm、3.5cm。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同实施例5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涉及放置在实施例1~7的生化试纸管中的生化试纸。

在本实施例中,以生化试纸为免疫层析试纸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4~25所示,一种免疫层析试纸200,包括基材210、层析膜220、吸水垫230、结合垫240、导引膜250和样品限量膜270,其中,样品限量膜270、导引膜250、结合垫240、层析膜220和吸水垫230依次设置在基材210。

其中,基材210、层析膜220、吸水垫230、结合垫240和导引膜250的连接关系、结构和构成同实施例5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样品限量膜270设置在基材210的上表面,即样品限量膜270的下表面与基材210的上表面连接,如粘接。样品限量膜270的末端与导引膜250的前端接触,样品限量膜270向导引膜250传递溶液。具体地,样品限量膜270的末端的上表面与导引膜250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样品限量膜270的末端的下表面与导引膜250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其中,样品限量膜270的吸液饱和容积为2~20μl,能够吸收微量样品。

其中,样品限量膜270由玻璃纤维、聚酯膜、纤维素滤纸等材质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免疫层析试纸200的长度为2cm~4cm,优选的为3.3cm、3.5cm、3.7cm。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涉及放置在实施例1~7的生化试纸管中的生化试纸。

在本实施例中,以生化试纸为免疫层析试纸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6~27所示,一种免疫层析试纸200,包括基材210、层析膜220、吸水垫230、结合垫240、导引膜250、样品垫260和样品限量膜270,其中,样品限量膜270、导引膜250、样品垫260、结合垫240、层析膜220和吸水垫230设置在基材210。

其中,基材210、层析膜220、吸水垫230、结合垫240、导引膜250和样品垫260的连接关系、结构和构成同实施例6的第二个实施方式、第三个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样品限量膜270设置在基材210的上表面,即样品限量膜270的下表面与基材210的上表面连接,如粘接。样品限量膜270的末端与导引膜250的前端接触,样品限量膜270向导引膜250传递溶液。具体地,样品限量膜270的末端的上表面与导引膜250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样品限量膜270的末端的下表面与导引膜250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其中,样品限量膜270的吸液饱和容积为2~20μl,能够吸收微量样品。

其中,样品限量膜270由玻璃纤维、聚酯膜、纤维素滤纸等材质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免疫层析试纸200的长度为2cm~4cm,优选的为3.6cm、3.8cm。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涉及放置在实施例1~7的生化试纸管中的生化试纸。

在本实施例中,以生化试纸为免疫层析试纸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8所示,一种免疫层析试纸200,包括基材210、层析膜220、吸水垫230、结合垫240、导引膜250和透明保护膜280,其中,导引膜250、结合垫240、层析膜220和吸水垫230依次设置在基材210。

其中,基材210、层析膜220、吸水垫230、结合垫240和导引膜250的连接关系、结构和构成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透明保护膜280的下表面至少覆盖结合垫240和层析膜220。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透明保护膜280可以避免结合垫240和层析膜220的接触外源性含水混合物,提高层析试纸的检测结果的正确率。

此外,透明保护膜280还可以应用在实施例8~实施例11的免疫层析试纸。

实施例13

如图29所示,免疫层析试纸200还包括透明中空管300,透明中空管300包裹免疫层析试纸200于透明中空管300的内部,即免疫层析试纸200设置于透明中空管300的内部。

透明中空管300的内表面为疏水表面。

透明中空管300的第一端为封闭端,其第二端为开口端,设置开口端的目的是便于将免疫层析试纸200从开口向透明中空管300的内部移动。

此外,免疫层析试纸200的样品溶液接收端位于透明中空管300的开口端。

其中,透明中空管300由透明材料制成,如塑料、热塑性树脂,便于观察免疫层析试纸200的检测或诊断结果。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0所示,透明中空管300的开口端的第二端的横截面的宽度大于开口端的第一端的横截面的内径。优选地,透明中空管300的开口端的横截面的宽度由开口端的第二端向开口端的第一端递减。

如图31所示,将套设有透明中空管300的免疫层析试纸200放入生化试纸管100的试纸固定部件112,避免免疫层析试纸200在试纸固定部件112内移动。

此外,使用透明中空管300可以避免免疫层析试纸200直接与试纸固定部件112的内表面接触,防止试纸固定部件112的内表面的表面张力影响免疫层析试纸200的吸附速率。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为涉及实施例1~7的生化试纸管中的试纸固定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以试纸固定部件为试纸卡盒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2~33所示,一种试纸卡盒400,包括底卡410、以及第一密封部件420。其中,第一密封部件420覆盖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一端面,用于对位于底卡410内的生化试纸进行密封。

如图34所示,底卡410包括生化试纸槽411以及第一密封面412。其中,生化试纸槽411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一端面,用于放置生化试纸;第一密封面412设置于生化试纸槽411的四周,用于粘合第一密封部件420。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观察检测过程,底卡410由透明材质制成,如塑料。

第一密封部件420粘合于第一密封面412,用于使生化试纸槽411形成密封空间。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部件420为第一密封膜,其至少包括铝箔膜。

在本实施例中,以生化试纸为免疫层析试纸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5所示,免疫层析试纸200放置于生化试纸槽411的内部,且免疫层析试纸200的长度小于生化试纸槽411的长度。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将第一密封部件420沿着一端撕开,将样品溶液添加到位于生化试纸槽411内的免疫层析试纸200的样品溶液接收端,然后等待观察即可。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4的一个变形实施例,如图36~37所示,一种试纸卡盒400,包括底卡410、第一密封部件420以及第二密封部件430。其中,第一密封部件420覆盖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一端面,第二密封部件430覆盖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二端面,第一密封部件420与第二密封部件430用于使设置于底卡410内的生化试纸处于一个密闭空间的内部,从而保持干燥。

其中,第一密封部件420的结构、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4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8~39所示,底卡410包括生化试纸槽411、第一密封面412、样品溶液添加孔413以及第二密封面414。其中,生化试纸槽411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一端面,用于放置生化试纸;第一密封面412设置于生化试纸槽411的四周,用于粘合第一密封部件420;样品溶液添加孔413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二端面(第二端面与第一端面相对设置,即第一端面为上侧面,则第二端面为下侧面),并与生化试纸槽411连通,用于通过样品溶液添加孔413向生化试纸槽411内的生化试纸添加样品溶液;第二密封面414设置于样品溶液添加孔413的四周,用于粘合第二密封部件430。

其中,样品溶液添加孔413的长度小于生化试纸槽411的长度,且样品溶液添加孔413与生化试纸槽411错位设置,即样品溶液添加孔413的下部与生化试纸槽411的上部连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样品溶液添加孔413的宽度小于生化试纸槽411的宽度。

第二密封部件430粘合于第二密封面414,用于封闭样品溶液添加孔413,使底卡410的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空间,使位于生化试纸槽411内的生化试纸处于一个干燥的环境中。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部件430为第二密封膜,其至少包括铝箔膜。

在本实施例中,以生化试纸为免疫层析试纸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40~41所示,免疫层析试纸200放置于生化试纸槽411的内部,并且,免疫层析试纸200的样品溶液接收端位于样品溶液添加孔413与生化试纸槽411的连通处,从而使样品溶液直接接触到免疫层析试纸200。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移除第二密封部件430,将样品溶液通过样品溶液添加孔413添加到位于生化试纸槽411内的免疫层析试纸200,然后等待观察即可。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5的一个变形实施例,如图42~43所示,一种试纸卡盒400,包括底卡410、第一密封部件420以及第二密封部件430。其中,第一密封部件420覆盖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一端面,第二密封部件430覆盖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二端面,第一密封部件420与第二密封部件430用于使设置于底卡410内的生化试纸处于一个密闭空间的内部,从而保持干燥。

在本实施例中,以生化试纸为免疫层析试纸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第一密封部件420、第二密封部件430的结构、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5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4~47所示,底卡410包括生化试纸槽411、第一密封面412、样品溶液添加孔413、第二密封面414以及第一折痕部件415。

其中,生化试纸槽411、第一密封面412、样品溶液添加孔413、第二密封面414的结构、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5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折痕部件415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二端面,并靠近样品溶液添加孔413设置,用于在第一折痕部件415处将底卡410弯折,以使位于底卡410内的免疫层析试纸200的样品溶液接收端暴露在第一折痕部件415的弯折截面。

其中,第一折痕部件415包括第一折痕元件4151以及第二折痕元件4152。其中,第一折痕元件4151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二端面,并靠近样品溶液添加孔413设置;第二折痕元件4152对称地设置于第一折痕元件4151的两端(即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三端面(左侧面)、第四端面(右侧面)),并与第一折痕元件4151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折痕元件4151为横向折痕,第二折痕元件4152为竖向折痕,使底卡410的一端能够在第一折痕部件415处快速弯折。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将底卡410沿第一折痕部件415弯折后,设置于生化试纸槽411的免疫层析试纸200的样品溶液接收端延伸在生化试纸槽411的外部的长度大于0.5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于生化试纸槽411的免疫层析试纸200处于第一折痕部件415与免疫层析试纸200的相交点的外端设置有腔体,避免底卡410在弯折时,免疫层析试纸200被弯折。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腔体的高度与免疫层析试纸200的外端的长度的比值大于70%。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6的一个变形实施例,如图48~49所示,一种试纸卡盒400,包括底卡410、第一密封部件420以及第二密封部件430。其中,第一密封部件420覆盖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一端面,第二密封部件430覆盖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二端面,第一密封部件420与第二密封部件430用于使设置于底卡410内的生化试纸处于一个密闭空间的内部,从而保持干燥。

其中,第一密封部件420、第二密封部件430的结构、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6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0~53所示,底卡410包括生化试纸槽411、第一密封面412、样品溶液添加孔413、第二密封面414以及第一折痕部件415。

其中,第一密封面412、样品溶液添加孔413、第二密封面414、第一折痕部件415的结构、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6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生化试纸槽411为两个,并列设置,两个生化试纸槽411之间间隔开,使分别位于两个生化试纸槽411内的免疫层析试纸200互相不接触。两个生化试纸槽411分别与样品溶液添加孔413连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生化试纸槽411的数量可以多于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生化试纸槽411的目的是可以同时进行不同的检测项目。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7的一个变形实施例,如图54所示,一种试纸卡盒400,包括底卡410、第一密封部件420以及第二密封部件430。其中,第一密封部件420覆盖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一端面,第二密封部件430覆盖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二端面,第一密封部件420与第二密封部件430用于使设置于底卡410内的生化试纸处于一个密闭空间的内部,从而保持干燥。

其中,第一密封部件420、第二密封部件430的结构、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7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5~57所示,底卡410包括生化试纸槽411、第一密封面412、样品溶液添加孔413、第二密封面414、第一折痕部件415以及第二折痕部件416。

其中,生化试纸槽411、第一密封面412、样品溶液添加孔413、第二密封面414、第一折痕部件415的结构、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7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折痕部件416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一端面,位于生化试纸槽411的内部,并与第一折痕部件415相对应,从而快速地对底卡410进行弯折。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折痕部件416为横向折痕。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8的一个变形实施例,如图58~60所示,一种试纸卡盒400,包括底卡410、第一密封部件420、第二密封部件430以及滑动部件440。其中,第一密封部件420覆盖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一端面,第二密封部件430覆盖设置于底卡410的第二端面,第一密封部件420与第二密封部件430用于使设置于底卡410内的生化试纸处于一个密闭空间的内部,从而保持干燥;滑动部件440滑动地设置于底卡410,用于在特定情况下对底卡410进行封闭。

其中,第一密封部件420、第二密封部件430的结构、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8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底卡410包括生化试纸槽411、第一密封面412、样品溶液添加孔413、第二密封面414、第一折痕部件415、第二折痕部件416、滑轨部件417以及防脱部件418。

其中,生化试纸槽411、第一密封面412、样品溶液添加孔413、第二密封面414、第一折痕部件415、第二折痕部件416的结构、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8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滑轨部件417对称地设置于底卡410的左侧和右侧,用于与滑动部件440滑动连接,使滑动部件440沿着滑轨部件417进行往复运动。

其中,滑轨部件417横跨第一折痕部件415设置。具体地,将底卡410在第一折痕部件415处弯折后,底卡410被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底卡410的第一部分与底卡410的第二部分不分离,且底卡410的第一部分与底卡410的第二部分弯折;底卡410的第一部分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滑轨部件417,底卡410的第二部分的左侧和右侧也均设置有滑轨部件417,此时,滑动部件440位于底卡410的第一部分;在底卡410的第二部分复位之后,底卡410的第二部分与底卡410的第一部分呈水平状态,此时滑动部件440沿滑轨部件417进行滑动,滑动部件440的一部分与底卡410的第一部分的滑轨部件417滑动连接,滑动部件440的另一部分与底卡410的第二部分的滑轨部件417滑动连接,并且遮挡样品溶液添加孔413,以对底卡410进行密闭。

其中,滑轨部件417的第一端位于底卡410的第一端(即处于样品溶液添加孔413附近),滑轨部件417的第二端位于底卡410的中间位置,减少滑动部件440的滑动距离。

防脱部件418设置于滑轨部件417的两端,用于防止滑动部件440脱落。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防脱部件418为限位挡板或限位凸起。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将底卡410在第一折痕部件415和第二折痕部件416的位置进行弯折以形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露出预先设置于底卡410的生化试纸槽411中的免疫层析试纸200,使免疫层析试纸200的样品溶液接收端接触样品溶液;然后将底卡410的第二部分复位,使底卡410再次呈水平状态,将滑动部件440沿滑轨部件417滑动,并使滑动部件440的一部分与底卡410的第一部分的滑轨部件417滑动连接,滑动部件440的另一部分与底卡410的第二部分的滑轨部件417滑动连接,并且遮挡样品溶液添加孔413,以对底卡410进行密闭,从而形成短暂的密闭状态,避免外界水汽接触免疫层析试纸2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