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溶剂的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86738发布日期:2021-09-10 19: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耐溶剂的复合纳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水相溶液将胺类物质、水相添加剂和去离子水均匀混合得到水相溶液;所述水相添加剂包含羟基;制备油相溶液将多元酰氯和油相溶剂均匀混合得到油相溶液;制备初生态的复合纳滤膜将基础膜浸入水相溶液后,再将经水相溶液浸泡后的基础膜浸入油相溶液;然后对经油相溶液浸泡后的基础膜进行热处理,得到初生态的复合纳滤膜;酰亚胺化处理用酸酐、酸吸收剂和有机溶剂制得酰亚胺化溶液;将初生态的复合纳滤膜浸入所述酰亚胺化溶液中,完成酰亚胺化后,得到耐溶剂的复合纳滤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添加剂包括异丙醇、乙醇、甲醇、三苯基羟基硅烷和四羟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物质包括哌嗪、1,6

己二胺、1,4

二氨基环己烷和间苯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元酰氯包括1,2,4,5

均苯四甲酰氯、联苯四甲酰氯、环戊烷四酰氯和环己烷四酰氯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水相溶液时,胺类物质、水相添加剂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5

3):(3

10):(87

96.5);制备油相溶液时,多元酰氯和油相溶剂的质量比为(0.05

1):(99

99.9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配制油相溶液的油相溶剂包括正己烷、环己烷和庚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酸吸收剂包括三乙胺、碳酸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酸酐包括乙酸酐、马来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中的至少一种;用于配制酰亚胺化溶液的有机溶剂包括苯、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纳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亚胺化溶液由马来酸酐、三乙胺和甲苯溶剂按照质量比为(5

15):(5

15):(70

90)配制得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膜包括无纺布和多孔超滤层;所述无纺布的材质包括聚烯烃;所述多孔超滤层的材质包括聚酰亚胺、聚苯胺、聚亚苯基砜和聚丙烯腈中的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础膜在水相溶液中的浸泡时间为15

25s;在水相溶液中浸泡后的基础膜在油相溶液中的浸泡时间为10

20s;初生态的复合纳滤膜在酰亚胺化溶液中的浸泡时间为5

30min。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水相溶液浸泡后的基础膜,采用橡胶辊除去所述基础膜表面残留的水相溶液;经油相溶液浸泡后的基础膜,采用橡胶辊除去所述基础膜表面残留的油相溶液;
对经油相溶液浸泡后的基础膜进行热处理,具体是:将油相溶液浸泡后的基础膜放置在30℃

90℃烘箱中,保持1

30min。10.一种耐溶剂的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

9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纳滤膜制备方法制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溶剂的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基础膜界面上通过酰胺化反应后得到初生态的复合纳滤膜;然后对初生态的复合纳滤膜进行酰亚胺化后处理,得到耐溶剂的复合纳滤膜。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耐溶剂的复合纳滤膜在有机溶剂中浸泡后仍然对二价离子仍然具有高通量和高截留率。价离子仍然具有高通量和高截留率。


技术研发人员:喻慧 路宏伟 彭博 胡群辉 廖骞 贺攀 贺妍博 彭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澳维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1
技术公布日:2021/9/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