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碎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2199发布日期:2021-11-25 12:1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碎屑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碎屑机,尤其涉及一种小型碎屑机。


背景技术:

2.在工作中,会有很多废装料需要碾压回收,不便于直接丢弃,碎屑装置是由一组旋转的刀刃、纸梳和驱动马达组成的,纸屑从相互咬合的刀刃中间送入,被分割成很多的细小纸片,起到保密作用,碎纸方式是指当纸张经过碎纸机处理后被碎纸刀切碎后的形状,市面上大部分碎屑装置较大型,使用起来不太方便,不便携。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携的小型碎屑机。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市面上大部分碎屑装置较大型,使用起来不太方便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携的小型碎屑机。
5.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型碎屑机,包括有外壳、塞子、第一转杆、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碾压轮、第一直齿轮、滚轮、皮带、第二转杆、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第二直齿轮、第二碾压轮、第三直齿轮和收集机构,外壳顶部滑动式设有塞子,外壳右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杆,外壳内上侧转动式设有第一传动轴,外壳内上侧转动式设有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上均设有第一碾压轮,第一碾压轮相啮合,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右侧均设有第一直齿轮,第一直齿轮相啮合,第一转杆左侧与第一传动轴右侧均设有滚轮,滚轮之间连接有皮带,外壳左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转杆,外壳内中间转动式设有第三传动轴与第四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与第四传动轴均设有第二碾压轮,第二碾压轮相啮合,第三传动轴右侧与第四传动轴右侧均设有第二直齿轮,第二转杆右侧与第三传动轴左侧上均设有第三直齿轮,第三直齿轮相啮合,外壳底部滑动式设有收集机构。
6.作为优选,收集机构包括有收集桶、下料斗和卡块,外壳底部滑动式设有收集桶,外壳内下侧设有下料斗,收集桶上滑动式设有卡块,卡块与外壳配合。
7.作为优选,第一转杆的外侧设有橡胶。
8.作为优选,第一碾压轮的材质是不锈钢。
9.作为优选,第三传动轴与第四传动轴均通过轴承与外壳连接。
10.作为优选,塞子的外观是皇冠。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人们通过转动第一转杆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碾压轮转动,便可将纸屑进行碾压;
12.2、人们通过向后侧移动卡块,使其不再与外壳配合,便可将收集桶取出清理。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1_外壳,2_塞子,3_第一转杆,4_第一传动轴,5_第二传动轴,6_第一碾压轮,7_第一直齿轮,8_滚轮,9_皮带,10_第二转杆,11_第三传动轴,12_第四传动轴,13_第二直齿轮,14_第二碾压轮,15_第三直齿轮,16_收集机构,160_收集桶,161_下料斗,162_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9.实施例1
20.一种小型碎屑机,如图1

4所示,包括有外壳1、塞子2、第一转杆3、第一传动轴4、第二传动轴5、第一碾压轮6、第一直齿轮7、滚轮8、皮带9、第二转杆10、第三传动轴11、第四传动轴12、第二直齿轮13、第二碾压轮14、第三直齿轮15和收集机构16,外壳1顶部滑动式设有塞子2,外壳1右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杆3,外壳1内上侧转动式设有第一传动轴4,外壳1内上侧设有转动式第二传动轴5,第一传动轴4与第二传动轴5上均设有第一碾压轮6,第一碾压轮6相啮合,第一传动轴4与第二传动轴5右侧均设有第一直齿轮7,第一直齿轮7相啮合,第一转杆3左侧与第一传动轴4右侧均设有滚轮8,滚轮8之间连接有皮带9,外壳1左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转杆10,外壳1内中间转动式设有第三传动轴11与第四传动轴12,第三传动轴11与第四传动轴12均设有第二碾压轮14,第二碾压轮14相啮合,第三传动轴11右侧与第四传动轴12右侧均设有第二直齿轮13,第二转杆10右侧与第三传动轴11左侧上均设有第三直齿轮15,第三直齿轮15相啮合,外壳1底部滑动式设有收集机构16。
21.当人们需要将纸屑进行碾碎时,人们可先向上移动塞子2打开,随后将废纸放置在外壳1顶部的下料口,废纸通过下料口掉落在第一碾压轮6上,随后人们转动第一转杆3带动滚轮8和皮带9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轴4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直齿轮7转动,第一直齿轮7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轴5和第一碾压轮6转动,第一碾压轮6转动便可将纸屑进行碾压,碾压好的碎屑将掉落至第二碾压轮14上,这时人们转动第二转杆10带动第三直齿轮15转动,进而带动第三传动轴11和第二直齿轮13转动,第二直齿轮13转动带动第四传动轴12和第二碾压轮14转动,第二碾压轮14转动便可将碎屑再次进行碾压,碾压完毕的碎屑将掉落至收集机构16上。
22.收集机构16包括有收集桶160、下料斗161和卡块162,外壳1底部滑动式设有收集桶160,外壳1内下侧设有下料斗161,收集桶160上滑动式设有卡块162,卡块162与外壳1配合。
23.碾压完毕的碎屑将掉落至下料斗161上,碎屑通过下料斗161掉落至收集桶160内,当人们需要将碎屑进行清理时,人们向后侧移动卡块162,使卡块162不再与外壳1配合,将卡块162取出,人们便可将收集桶160取出进行清理。
24.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型碎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1)、塞子(2)、第一转杆(3)、第一传动轴(4)、第二传动轴(5)、第一碾压轮(6)、第一直齿轮(7)、滚轮(8)、皮带(9)、第二转杆(10)、第三传动轴(11)、第四传动轴(12)、第二直齿轮(13)、第二碾压轮(14)、第三直齿轮(15)和收集机构(16),外壳(1)顶部滑动式设有塞子(2),外壳(1)右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杆(3),外壳(1)内上侧转动式设有第一传动轴(4),外壳(1)内上侧转动式设有第二传动轴(5),第一传动轴(4)与第二传动轴(5)上均设有第一碾压轮(6),第一碾压轮(6)相啮合,第一传动轴(4)与第二传动轴(5)右侧均设有第一直齿轮(7),第一直齿轮(7)相啮合,第一转杆(3)左侧与第一传动轴(4)右侧均设有滚轮(8),滚轮(8)之间连接有皮带(9),外壳(1)左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转杆(10),外壳(1)内中间转动式设有第三传动轴(11)与第四传动轴(12),第三传动轴(11)与第四传动轴(12)均设有第二碾压轮(14),第二碾压轮(14)相啮合,第三传动轴(11)右侧与第四传动轴(12)右侧均设有第二直齿轮(13),第二转杆(10)右侧与第三传动轴(11)左侧上均设有第三直齿轮(15),第三直齿轮(15)相啮合,外壳(1)底部滑动式设有收集机构(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碎屑机,其特征在于:收集机构(16)包括有收集桶(160)、下料斗(161)和卡块(162),外壳(1)底部滑动式设有收集桶(160),外壳(1)内下侧设有下料斗(161),收集桶(160)上滑动式设有卡块(162),卡块(162)与外壳(1)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碎屑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转杆(3)的外侧设有橡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碎屑机,其特征在于:第一碾压轮(6)的材质是不锈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碎屑机,其特征在于:第三传动轴(11)与第四传动轴(12)均通过轴承与外壳(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碎屑机,其特征在于:塞子(2)的外观是皇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碎屑机,尤其涉及一种小型碎屑机。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携的小型碎屑机。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型碎屑机,包括有外壳、塞子、第一转杆、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碾压轮、第一直齿轮、滚轮、皮带、第二转杆、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第二直齿轮、第二碾压轮、第三直齿轮和收集机构,外壳顶部滑动式设有塞子,外壳右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杆。有益效果:人们通过转动第一转杆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碾压轮转动,便可将纸屑进行碾压;人们通过向后侧移动卡块,使其不再与外壳配合,便可将收集桶取出清理。出清理。出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熊云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熊云香
技术研发日:2021.04.06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