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式抽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00593发布日期:2021-11-25 13:5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圆盘式抽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药品无菌检测的圆盘式抽滤装置。


背景技术:

2.根据我国药典规定,药品出厂前,需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即:对于进入人体的口服药需要进行无菌检测,对于外用药/接触粘膜的制剂需要进行消毒检测。对于要求进行无菌检测的药品是不允许在受检的药品中检测出细菌;对于要求进行限度检测的药品,一般允许有一定数量内的细菌可检出;只有检测合格的药品才能出厂。
3.根据药典的规定,完成这些检测需要制备不同类型的过滤装置,一般简称过滤器。通常,这种过滤器内设置有一全封闭、与外界不相通的密闭过滤腔,在密闭的过滤腔内设有一能够截留可能存在的细菌的微孔滤膜。在无菌操作环境下,将被检测药品溶化,然后,溶化有被检测药品的药液经导管进入过滤腔内,流经微孔滤膜;如果被检测药液微中存在细菌,细菌就被微孔滤膜截留。根据微生物限度薄膜过滤法,将可能截留有细菌的微孔薄膜取下,放置在预制好的培养基平皿上,进行培养,观察;如果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有生长的菌落,则说明该批次药品检测不合格,不能出厂,反之,说明该批次药品检测合格,可以出厂。
4.对于这种根据微生物限度薄膜过滤法原理工作的过滤装置,由于需要不断地更换内置的微孔滤膜,所以,需要滤过器拆卸方便。另外,还需要保证过滤腔密封严格,因为只有过滤腔密封严格才能使被检测药液在正压或负压的情况下顺利地流过/通过微孔滤膜。
5.现有的薄膜过滤器是在一根长约1.8米的管道上,安装有5

7只滤筒,在滤筒内嵌入有微孔滤膜,滤筒通过丝扣旋转和加密封圈的方式安装固定在1.8米长的管道上。当被检测药液全部流过微孔滤膜后,旋转滤筒,将滤膜取出,贴附在培养皿上,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现有的薄膜过滤器存在的问题:(1)由于5

7只滤筒安装固定在一根长1.8米的管道上,不同位置的滤筒距离进气口的距离不筒,受到的抽滤压力不同,导致截留的细菌不能完全贴附在微孔滤膜上,随着滤筒残留的液体有丢失的可能,可能出现假阴性的检测结果;(2)构成过滤装置的滤筒采用螺旋口加密封圈的安装方式,存在着拆卸操作时间长,漏液的情况;更严重的后果是存在污染的可能性,取膜时造成滤膜皱褶,检测实验失败;(3)更换新的微孔滤膜、重新安装滤筒同样存在操作时间长,有时需要重复或多次安装才能成功,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4)现有的过滤器一般采用的滤膜直径5cm以下,随着滤膜直径的加大、滤筒的直径加大,使其安装和拆卸更加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滤压力均衡、滤筒拆卸安装快捷方便的圆盘式抽滤装置。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盘式抽滤装置,它包括圆柱形壳体、内置在壳体内的储液箱、抽液泵和安装固定在所述圆柱形壳体顶面的若干个滤
筒;
8.所述滤筒包括底座、罐体、微孔滤膜、密封垫圈和卡箍;
9.所述底座安装固定在所述壳体的顶面上,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通孔,通过管路、所述抽液泵与所述储液箱相通;
10.所述罐体倒置插入所述底座内,并通过所述卡箍与所述底座卡固;
11.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罐体之间设有密封垫圈;在所述底座内,嵌有所述微孔滤膜。
12.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滤筒间隔地安装固定在所述圆柱形壳体顶面同一圆周上。
13.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箍为一完整的圆圈,其套设在倒置的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卡箍上间隔地设有若干个第一凸耳;在所述底座上间隔地设有若干个第二凸耳;在所述第一凸耳与所述第二凸耳接触的面上内嵌有若干块n极磁铁或s极磁铁;在所述第二凸耳与所述第一凸耳接触的面上内嵌有若干块s极磁铁或n极磁铁;所述卡箍与所述底座通过 n、s极磁铁相吸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箍为铰链式卡箍,其由左半圆弧卡圈和右半圆弧卡圈组合而成,所述左半圆弧卡圈和所述右半圆弧卡圈的一端铰接,另一端分别设有n极磁铁和s磁铁,通过n、s磁铁相吸连接。
15.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箍由左半圆弧卡圈和右半圆弧卡圈组合而成,所述左半圆弧卡圈和所述右半圆弧卡圈的两端分别设有n极磁铁和s磁铁,所述左半圆弧卡圈和所述右半圆弧卡圈通过n、s磁铁相吸连接。
16.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箍为一完整的圆圈,在所述卡箍与所述底座接触的一面上间隔地内嵌有一圈n极磁铁或s极磁铁;在所述底座与所述卡箍接触的一面上间隔地内嵌有一圈s极磁铁或n极磁铁;所述卡箍与所述底座通过n、s极磁铁相吸紧密相连。
17.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罐体为一次性塑料滤罐。
18.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罐体为不锈钢滤罐。
19.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与所述储液箱相连的管路上还安装有一球阀。
20.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管路上还安装有计量装置。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盘式抽滤装置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盘式抽滤装置实施例1另一种结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盘式抽滤装置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另一种结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又一种结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再一种结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另一种结构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又一种结构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再一种结构结构示意图;
31.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32.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另一种结构结构示意图;
33.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又一种结构结构示意图;
34.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再一种结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及特征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不应该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其目的是使本发明的特征显而易见。
36.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圆盘式抽滤装置包括圆柱形壳体1、内置在壳体内的储液箱2、抽液泵3和安装固定在壳体顶面的若干个滤筒4。
37.所述滤筒4包括底座41、罐体42、微孔滤膜43、密封垫圈44、卡箍45。底座41安装固定在壳体1的顶面上,底座41的底部设有通孔,通过管路、抽液泵3与壳体1内的储液箱2密封相通。罐体42的外径略小于底座41的内径,罐体42倒置插入底座41内。在底座 41与罐体42之间设有密封垫圈44,在罐体42的底部套设有一卡箍45,罐体42通过卡箍 45卡固在底座41上,使罐体42与底座41紧密连接。
38.在底座41内,嵌有微孔滤膜43。在圆盘式抽滤装置工作时,启动抽液泵3,使滤筒4 内呈正压或负压状态,从而使罐体42内的药液流经微孔滤膜43流入储液箱2内。
39.在药品检测前,在无菌操作的环境下,先将滤筒4安装固定在圆柱形壳体1的顶面上;然后,将溶化有被检测药品的药液灌入罐体42内;启动抽液泵3,使滤筒4内形成负压或正压,罐体42内的药液经微孔滤膜43、底座41底部的通孔、经管路流下,流入壳体内的储液箱2内。待罐体42内的药液流完,拆卸卡箍45,取下罐体42,取出底座41内的微孔滤膜43,放置在预制好的培养基平皿中,进行培养,观察是否有生长出的菌群,进而判断被检测的药品是否合格。
40.检测完毕后,清洗罐体、底座,更好新的微孔滤膜、密封垫圈,将滤筒4重新安装固定在壳体顶面上,准备下次实验使用。
41.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两种结构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滤筒4间隔地安装固定在壳体1顶面同一圆周上,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当启动抽液泵抽取滤筒4内的被检测液体时,位于壳体1顶面、与壳体1相通的各滤筒4所受负压或正压的压力相同,各滤筒内被微孔滤膜截留的细菌(如果被检测的药液中存在)均能够完全贴附在微孔滤膜上,从而克服传统长条状过滤装置上各滤筒距离进气口距离不同,存在截留的细菌不能完全贴附在微孔滤膜上,随着残留的液体丢失的弊端!
4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卡箍45与底座41通过磁吸相连。如图所示,卡箍45 为一完整的圆圈,在卡箍45与底座41接触面上内嵌有若干块n极或s极磁铁,相应地,在底座41对应处内嵌有若干块s极或n极磁铁,通过卡箍45上的磁铁与底座41上的磁铁的相互作用,使两者紧密相连。
43.如图所示,为快速地安装/拆卸罐体4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卡箍45和底座41上间隔地设有若干个凸耳46,所述磁铁47内嵌在凸耳46处,安装时可以借助凸耳46 快速定位,通过磁吸将卡箍45和底座41紧密连接在一起。
4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在所述底座41与壳体1相连的管路上还安装有球阀48,控制连接管路的导通和关断。在管路上还可以安装一计量装置,达到定量采集被测液体的目的,以扩大其功能。
45.在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罐体42为一次性塑料滤罐,一次性塑料滤罐的顶部自带有滤液入口421,被检测药液可通过导液管、该滤液入口注入到罐体内。
46.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罐体42的直径可以是50mm或60mm或75mm等不同规格,75mm直径的罐体较为适合收集霉菌菌群。
47.在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罐体42为不锈钢滤罐,其顶部为一可旋转的盖子422,拧下该盖子,即可将被检测药液倒入罐体内。不锈钢滤罐的优点是可重复使用,节约试验成本。
48.图3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卡箍45的结构不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卡箍45为铰链式卡箍,卡箍45由左半圆弧、右半圆弧组装而成,左半圆弧、右半圆弧的一端铰接,另一端分别设有 n极磁铁和s磁铁47,通过n、s磁铁相吸连接。
49.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壳体内还增设有一第二储液箱50,第一储液箱2 和第二储液箱50交替工作,其目的是使抽液泵3持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5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罐体42为一次性滤罐,图3所示实施例设有一个储液箱,图3所示实施例设有两个储液箱。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罐体42为不锈钢罐体,图5所示实施例设有一个储液箱,图6所示实施例设有两个储液箱。
51.图7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实施例3与实施例1、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实施例3中的卡箍45由左半圆弧、右半圆弧组装而成,左半圆弧和右半圆弧的两端分别设有n极磁铁和s磁铁47,左半圆弧、右半圆弧通过n、s磁铁相吸连接。
5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罐体42为一次性滤罐,图7所示实施例设有一个储液箱,图8所示实施例设有两个储液箱。图9和图10所示实施例罐体42为不锈钢罐体,图9所示实施例设有一个储液箱,图10所示实施例设有两个储液箱。
53.图11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实施例4与实施例1

3的区别在于:所述卡箍45为一完整的圆圈,在卡箍45与底座41接触面上间隔地内嵌有一圈n极磁铁或 s极磁铁47;在底座41与卡箍45接触面上也间隔地内嵌有一圈s极磁铁或n极磁铁。卡箍 45与底座41之间通过n、s极磁铁相吸紧密相连。
54.组装时,先将卡箍45套在罐体42上,然后,将罐体42倒置插入底座41内,再将卡箍上的n极磁铁或s极磁铁与底座上的s极磁铁或n极磁铁相吸,将罐体与底座卡固在一起。
55.拆卸罐体时,向上拉拔卡箍,使其与底座分离,再将罐体拔出,进而取出底座内的微孔滤膜。
5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图11和图12所示实施例罐体42为一次性滤罐,图11所示实施例设有一个储液箱,图12所示实施例设有两个储液箱。图13和图14所示实施例罐体 42为不锈钢罐体,图13所示实施例设有一个储液箱,图14所示实施例设有两个储液箱。
5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58.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为圆柱状,各滤筒固定在圆柱状壳体的顶面,当启动抽液泵,抽取滤筒内液体时,位于壳体顶面、与储液箱相通的各滤筒所受负压相同,各滤筒内
被微孔滤膜截留的细菌均能够完全贴附在微孔滤膜上,从而克服传统长条状过滤装置上各滤筒距离进气口距离不同,存在截留的细菌不能完全贴附在微孔滤膜上,随着残留的液体丢失的弊端。
59.另外,这种中央型均匀抽滤结构,还可以减少抽气时的压力,减少可能过大抽力出现死菌的情况。
60.另外,这种圆盘式设计,还可以减少占地空间,便于操作。
61.2、本实用新型通过卡箍将罐体与底座卡固在一起,操作简单、方便、快速。
62.3、由于本实用新型罐体与底座组装、拆卸简单、快捷,故,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内嵌有较大直径(7.5cm)微孔滤膜的过滤装置。因为真菌的体积较大且容易叠加,故较大直径的滤膜特别适合过滤截留可能含有真菌的药液。
6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