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装置及电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30272发布日期:2022-08-23 21:1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装置及电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家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2.浴室和卫生间内部环境潮湿,有利于细菌、霉菌生长繁殖,有一些用户家卫生间没有窗户、每次洗澡整个浴室空间内都充满水蒸气。用户洗完澡之后会开启排风扇,潮湿的空气会排走一部分,整个浴室环境仍然会很潮湿,非常适合微生物繁殖。尤其到夏季,浴室内不易清洁的角落会长出霉斑。因此,需要一款合适的杀菌产品应用在浴室中。
3.目前常规的浴室杀菌产品有紫外线杀菌灯,紫外线杀菌灯可以消杀一般的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其他病原体。由于孢子、孢囊和部分病毒比自养型细菌耐受性高,紫外线对这一些微生物的消杀效果不好。紫外灯对杀死微生物有效作用距离不超过1米,紫外灯对超过1米的微生物没有消杀作用。
4.此外,紫外杀菌效果是由微生物所接受的照射剂量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紫外线的输出能量,与灯的类型,光强和使用时间有关。随着灯的老化,它将丧失30%-50%的强度。紫外照射剂量是指达到一定的细菌灭活率时,需要特定波长紫外线的量:照射剂量(j/m2)=照射时间(s)
×
uvc强度(w/m2)照射剂量越大,消毒效率越高。当照射剂量不够,有可能出现光复活现象,即病菌不能被彻底杀死,重新复活,降低了杀菌效果。
5.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用户洗完澡之后,浴室内的空气湿度大非常有利于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但此时紫外灯的杀菌效果是最差的。
6.除此之外,浴室采用紫外线杀菌还存在以下缺点:
7.(1)、当紫外线杀菌灯开始工作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而浴室一般与卫生间在同一个空间中,导致用户使用卫生间不方便。
8.(2)、对浴室空间杀菌时不易做到在整个处理空间内辐射均匀,有照射不到的地方,存在杀菌死角。
9.(3)、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使用不方便。
10.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技术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紫外灯杀菌存在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雾化装置,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1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3.一种雾化装置,包括:
14.储液瓶,其具有储液腔和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瓶口;
15.导液组件,其一端探入至所述储液腔中,另外一端从所述瓶口探出;
16.支撑组件,其与所述瓶口固定连接;
17.超声波雾化组件,其由所述支撑组件支撑,且与所述导液组件的上端相接触,用于将导液组件所传导的液体雾化,并且通过雾化出口排出。
18.进一步的,所述导液组件包括:
19.导液芯;
20.导液芯支撑件,其具有导液芯腔,所述导液芯支撑件的上端部具有与所述导液芯腔连通的插入口,所述导液芯从所述插入口插入至所述导液芯腔中,且上端部从所述插入口探出至外部,所述导液芯支撑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导液芯腔连通的进液口。
21.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口开设在所述导液芯支撑件的侧面上,且沿着所述导液芯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导液组件还包括:
22.弹簧,且设置在所述导液芯腔中,且一端与所述导液芯腔的腔底相抵接,另外一端与所述导液芯相抵接。
23.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雾化组件包括驱动电路板和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的雾化片。
2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25.底座,其与所述瓶口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一装配套筒,所述第一装配套筒的内侧形成有环形的支撑台,所述雾化片支撑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支撑台的中心具有第一通孔,所述驱动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26.上盖,其下表面形成有环形的第一压合部,所述第一压合部的中心具有第二通孔,所述上盖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压合部探入至所述第一装配套筒中,将所述雾化片压紧,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形成所述雾化出口;
27.所述导液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雾化片相抵接。
2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
29.密封垫,其设置在所述雾化片与所述支撑台之间;
30.保护套,其具有上下两层护片以及位于两层护片之间的夹持缝,所述雾化片夹持在所述夹持缝中。
3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形成有围成一周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装配套筒的外周,所述驱动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装配套筒之间的空间中,所述第一装配套筒上开设有缺口,导线一端与所述驱动电路板连接,另外一端穿过所述缺口与所述雾化片连接;
32.所述上盖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二压合部,所述第二压合部位于所述第一压合部的外侧,且与所述挡板相抵接。
3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二装配套筒,所述瓶口的外侧表面形成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装配套筒的内侧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装配套筒与所述瓶口通过螺纹连接。
34.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三套筒,其自所述第一通孔向下延伸,所述导液芯支撑件的上端部具有扩口,所述第三套筒插入至所述扩口中。
35.进一步的,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具有推弹卡扣,所述上盖
的上表面具有导电卡爪,所述导电卡爪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导电卡爪与所述推弹卡扣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组件上具有与控制模块连接的导电触点,所述导电卡爪与所述推弹卡扣连接时,所述导电卡爪导电触点相接触。
36.本实用新型同时提出了一种电器设备,所述电器设备包括前面任一条所记载的雾化装置,所述电器设备还包括:
37.壳体,其底部具有开口,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空间以及隔档形成有气体流道,所述气体流道具有流道进口和流道出口;
38.第一风机,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第一风机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流道进口相连接;
39.所述雾化装置的雾化出口与所述气体流道连通。
40.进一步的,所述电器设备为暖风机,所述流道出口处固定有导风格栅,所述气体流道中设置有电加热模块。
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42.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雾化组件,其能够用于将杀菌液或者抑菌液雾化,并释放至待除菌空间中。雾化液可随着空气扩散至任意角落,解决了紫外杀菌因遮挡、水蒸气等原因存在除菌死角、除菌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43.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4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5.图1 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雾化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6.图2是图1的分解图;
47.图3是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8.图4是图1的剖视图;
49.图5是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50.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器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51.图7是图6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5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
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4.实施例一
55.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雾化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储液瓶11、导液组件12、支撑组件13以及超声波雾化组件14。
56.其中,储液瓶11内具有储液腔,储液瓶11还包括与储液腔连通的瓶口111,导液组件12的一端探入至储液腔中,另外一端从瓶口111探出。支撑组件13与瓶口111固定连接。超声波雾化组件14支撑在支撑组件13上,且超声波雾化组件14与导液组件12的上端相接触,导液组件12能够将储液腔11中的杀菌液或者抑菌液向上传导,至导液组件12的上端部,超声波雾化组件14用于将导液组件12所传导的液体雾化,并且通过雾化出口排出。
57.储液腔11中可盛放杀菌液或者抑菌液,通过设置超声波雾化组件14,能够用于将杀菌液或者抑菌液雾化,并释放至待除菌空间中。雾化液可随着空气扩散至任意角落,解决了紫外杀菌因遮挡、水蒸气等原因存在除菌死角、除菌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58.本实施例中优选往储液腔11中盛放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液。枯草芽孢杆菌菌体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枯草芽孢杆菌对人体无害。本专利将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喷雾的方法释放在空气中,如可释放在浴室、卫生间的整个空间。益生菌孢子释放之后,在浴室、卫生间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快速活化繁殖,理想状态下每40分钟数量会增加一倍。通过补充室内有益菌,恢复室内环境生态平衡。益生菌覆盖在物体表面之后,消耗有机物质(霉菌、螨虫等)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净化物体表面及深层,同时生成益生菌保护层。
59.由于枯草芽孢杆菌对人体无害,当用户在现场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工作。益生菌孢子可以消杀孢子、孢囊和病毒这类难杀死的微生物。尤其对于洗衣机底座下面、马桶后面以及洗手盆后面这种比较隐僻的角落因常年见不到阳光、且紫外线照射不到的地方,均可扩散到益生菌。这些角落中存在大量细菌、霉菌得到有效抑制和消杀。
60.本方案能够克服紫外线杀菌的缺点,益生菌释放量根据模块化的程序实现有效地控制。还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使用场景,开启不同的释放模式。北方的用户冬季卫生间会有地暖或暖气片,卫生间和浴室内环境会相对比较干燥,不利于细菌、霉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生存。此时会开启冬季供暖模式控制益生菌孢子的释放。通过不用的使用场景,匹配不同的工作模式,既可以满足杀菌净化的需求,又可以延长益生菌的使用时间。
61.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导液组件12包括导液芯121和导液芯支撑件122,导液芯支撑件122从瓶口111插入至储液腔中,导液芯支撑件122中具有导液芯腔,导液芯支撑件122的上端部具有与导液芯腔连通的插入口123,导液芯121从插入口123插入至导液芯腔中,且导液芯121的上端部从插入口123探出至导液芯腔的外部,导液芯支撑件122上开设有与导液芯腔连通的进液口124。
62.储液腔中的杀菌液或者抑菌液通过进液口124进入导液芯腔,然后进入导液芯121,并由其导引至导液芯121的上端。导液芯121的上端与超声波雾化组件14相抵接,进而由超声波雾化组件14进行雾化,形成雾化液排放。
63.导液芯121优选采用对液体传导性好的材质实现,例如可采用但不限于的棉芯、海
绵芯等。
64.如图所示,为了提高导液芯121的传导效率,优选进液口124开设在导液芯支撑件122的侧面上,且沿着导液芯支撑件122的长度方向开设。
65.本实施例的导液组件12还包括弹簧125,弹簧125设置在导液芯腔中,且弹簧125的一端与导液芯腔的腔底相抵接,另外一端与导液芯121相抵接。当导液芯121装配至导液芯腔中时,其底部挤压弹簧125,由弹簧125对其支撑,可以起到对导液芯121进行缓冲的作用,防止刚性接触导致导液芯121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变形。
66.超声波雾化组件14包括驱动电路板141和与驱动电路板141电连接的雾化片142。驱动电路板141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其接受控制模块的控制,生成驱动信号驱动雾化片142工作。
67.支撑组件13用于支撑超声波雾化组件14等结构,如图2-图4所示,其包括底座131和上盖132,其中,底座131与瓶口111可拆卸连接,底座131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一装配套筒1311,第一装配套筒1311的内侧形成有环形的支撑台1312,雾化片142沉入至第一装配套筒1311中,且支撑在支撑台1312上,支撑台1312的中心具有第一通孔1313,驱动电路板141固定在底座131上,且驱动电路板141通过导线与雾化片142连接。
68.上盖132的下表面形成有环形的第一压合部1321,第一压合部1321的中心具有第二通孔1322,上盖132固定在底座131上,第一压合部1321探入至第一装配套筒1311中,将雾化片142压紧,第二通孔1322与第一通孔1313同轴设置,形成雾化出口。雾化片142产生的雾化液穿过第二通孔1322,扩散至储液瓶11的外部。
69.导液芯121的上端部穿过第一通孔1313与雾化片142相抵接,进而雾化片142可将导液芯121传导的液体进行雾化。
70.雾化片142可以是圆片状或者为具有中孔的环形片状,当雾化片142为环形片状时,其中孔的孔径应当小于第一通孔1313的孔径。进而保证导液芯121的上端部穿过第一通孔1313后能够与雾化片142接触。
71.为了保护雾化片142,防止其工作时因震动对本体造成损伤,支撑组件13还包括保护套134。
72.本实施例中优选保护套134具有上下两层护片以及位于两层护片之间的夹持缝,雾化片142夹持在夹持缝中。保护套134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同时保护雾化片142的上下两面。保护套134可采用硅胶、乳胶等柔性材质制作。
73.为了防止当储液瓶11发生倾斜时导致内部的除菌液通过底座131与上盖132之间的缝隙泄漏,支撑组件13还包括密封垫136,其设置在雾化片142与支撑台1312之间,提高底座131与上盖132的密封性。
74.为了保护驱动电路板141,防止其与雾化液接触被腐蚀,底座131的上表面形成有围成一周的挡板1314,挡板1314位于第一装配套筒1311的外周,驱动电路板141固定在挡板1314与第一装配套筒1311之间的空间中,第一装配套筒1311上开设有缺口1315,导线一端与驱动电路板141连接,另外一端穿过缺口1315与位于第一装配套筒1311内的雾化片142连接。
75.上盖132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二压合部1323,第二压合部1323位于第一压合部1321的外侧,且与挡板1314相抵接。同时第一装配套筒1311与上盖132的下表面相抵接,使得挡
板1314与第一装配套筒1311之间形成密封的空间13a,驱动电路板141即固定在该空间13a中。
76.由于除菌液为易耗品,支撑组件13与储液瓶11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在除菌液消耗完毕时,通过更换储液瓶11或者为储液瓶11补充除菌液,可重复利用支撑组件13,以降低产品成本。
77.如图3所示,底座131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二装配套筒1316,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二装配套筒1316与瓶口111通过螺纹连接,瓶口111的外侧表面形成有外螺纹,第二装配套筒1316的内侧形成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方便两者拆卸,同时可提高密封性能。
78.底座131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三套筒1317,其自第一通孔1313向下延伸,导液芯支撑件122的上端部具有扩口1221,第三套筒1317插入至扩口1221中。优选第三套筒1317与扩口1221过盈配合,可将支撑组件13与导液组件12连接。
79.为了方便将该雾化装置与电器设备固定,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雾化装置还包括固定组件15,固定组件15具有推弹卡扣151,上盖132的上表面具有导电卡爪135,导电卡爪135与驱动电路板141电连接,导电卡爪135与推弹卡扣151可拆卸连接,固定组件15上具有与控制模块连接的导电触点152,导电卡爪135与推弹卡扣151连接时,导电卡爪135与导电触点152相接触。控制模块可为电器设备的总控模块即可,或者单独的控制模块,集成在电器设备的控制电路板上。
80.推弹卡扣151的至少一侧形成有侧翼153,侧翼153上开设有螺钉孔154,可将螺钉穿过螺钉孔154将推弹卡扣151固定在电器设备上。
81.为了能够在除菌液耗尽时及时提醒更换或者补液,本实施例的雾化装置还包括液位检测探针16,其穿过第二通孔1322、第一通孔1313探入至储液腔中,用于检测储液腔中的液位。
82.实施例二
83.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器设备,如图6、图7所示,该电器设备包括壳体2、第一风机3以及雾化装置1,壳体2具有容纳腔20,壳体2内隔档形成有气体流道21,第一风机3设置在容纳腔20中,气体流道21具有流道进口和流道出口。第一风机3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与流道进口相连接。第一风机吸入气流排入至气体流道21,雾化装置1的雾化出口与气体流道21连通。
84.第一风机3开启,从进风口吸入气流,并排至气体流道21中,雾化装置1用于将杀菌液或者抑菌液雾化,并将雾化液排至气体流道21中,雾化液与气体流道21中的气流混合,通过气体流道21的排风口排出至待除菌空间中。
85.如图1-图5所示,雾化装置1包括储液瓶11、导液组件12、支撑组件13以及超声波雾化组件14。
86.其中,储液瓶11内具有储液腔,储液瓶11还包括与储液腔连通的瓶口111,导液组件12的一端探入至储液腔中,另外一端从瓶口111探出。支撑组件13与瓶口111固定连接。超声波雾化组件14支撑在支撑组件13上,且超声波雾化组件14与导液组件12的上端相接触,导液组件12能够将储液腔11中的杀菌液或者抑菌液向上传导,至导液组件12的上端部,超声波雾化组件14用于将导液组件12所传导的液体雾化,并且通过雾化出口排出。
87.储液腔11中可盛放杀菌液或者抑菌液,通过设置超声波雾化组件14,能够用于将
杀菌液或者抑菌液雾化,并释放至待除菌空间中。雾化液可随着空气扩散至任意角落,解决了紫外杀菌因遮挡、水蒸气等原因存在除菌死角、除菌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88.雾化装置1的其他结构可参见实施例一中记载,在此不做赘述。
89.本实施例中电器设备可以为空调、风扇、暖风机等带有风机的电器,雾化装置可共用该类电器设备的风机。
90.本实施例中的电器设备以暖风机为例进行说明,在流道出口处固定有导风格栅4,用于将气流朝向多个方向导向,提高气流扩散的均匀性。
91.气体流道21中设置有电加热模块5,用于加热空气,给周围环境中提供暖风。
9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