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79088发布日期:2022-09-21 00:1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文件涉及沉淀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减少用地面积,多采用蜂窝斜管异向流沉淀池、加速澄清池、脉冲澄清池等。
3.现有的沉淀池无法对溢流管,进行支撑,功能不够完善,且溢流管不易拆卸、清洗麻烦,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申请文件提出的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对溢流管,进行支撑,功能不够完善,且溢流管不易拆卸、清洗麻烦,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文件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第一池体的上方外壁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连接有上溢水管,所述上溢水管末端连接有下溢水管,所述上溢水管的外壁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第一池体内壁上,所述支撑杆连接有上锁扣,所述上锁扣对应设置有下锁扣,所述上锁扣和下锁扣内壁分别设有防滑圈,所述下溢水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上溢水管外壁上,所述过滤组件内部设有过滤网,且过滤网设置有两个,所述过滤网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溢水管上方开设有出水口。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池体一侧开设有出口。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溢水管和下溢水管之间通过管接口连接。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组件底部连接有下水管。
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池体上方外壁连接有排水管。
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锁扣和下锁扣之间通过固定螺杆固定连接。
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溢水管底部开设有下料口,且下料口外表面安装阀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装置通过设置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通过支撑杆固定在第一池体内壁上,
再利用支撑杆连接有上锁扣且对应设置有下锁扣,且上锁扣和下锁扣之间通过固定螺杆固定连接,在上锁扣和下锁扣内壁分别设有防滑圈,可对上溢水管进行支撑,防滑圈可增加对上溢水管的摩擦力,再通过固定螺杆对上锁扣和下锁扣进行固定,可将上溢水管牢牢紧固住。
17.2、该装置通过第一池体一侧开设的出口,解开管接口,可让上溢水管和下溢水管进行分离,再利用旋转杆固定连接下溢水管,可转出下溢水管,通过下溢水管底部开设的下料口,开开阀门,可对沉淀的物质进行排放,方便拆卸,也方便进行对下溢水管的清洗。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申请文件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19.图2为本申请文件的平面结构的示意图;
20.图3为本申请文件的支撑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1.图4为本申请文件的过滤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第一池体;2、第二池体;3、进水管;4、上溢水管;5、下溢水管;6、支撑结构;61、支撑杆;62、上锁扣;63、下锁扣;64、固定螺杆;65、防滑圈;7、管接口;8、出口;9、下料口;10、旋转杆;11、出水口;12、下水管;13、过滤组件;131、固定块;132、过滤网;133、连接杆;14、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文件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文件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文件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参照图1至图3,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池体1和第二池体2,在第一池体1的上方外壁连接有进水管3,方便污水通过进水管3进行排放,且进水管3连接有上溢水管4,上溢水管4末端连接有下溢水管5,通过进水管3进行排放至上溢水管 4和下溢水管5中,通过上溢水管4的外壁设的支撑结构6,且支撑结构6包括支撑杆61,通过支撑杆61固定在第一池体1内壁上,可稳固支撑,而在支撑杆61连接有上锁扣62,上锁扣62对应设置有下锁扣63,而上锁扣62和下锁扣63之间通过固定螺杆64固定连接,通过上锁扣62和下锁扣63内壁分别设有防滑圈65,可增加对下溢水管的摩擦力,利用固定螺杆64对上锁扣62和下锁扣63进行紧固,方可对上溢水管4进行稳固支撑,而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0。
26.参照图1至图4,过滤组件13包括固定块131,而固定块131固定在上溢水管4外壁上,稳固了过滤组件13内部设有的过滤网132,且过滤网132设置有两个,能够细致过滤污水,避免环境污染,而过滤网132之间通过连接杆133固定连接,通过沉淀物会沉淀在下溢水管5内,其他污水和杂质会随着上升,水会通过上溢水管4上方开设有出水口11,流入过滤网132内,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在通过滤组件13底部连接的下水管12,流入第二池体2内,水满之后,会通过第二池体2上方外壁连接有排水管14排出。
2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池体1一侧开设有出口8。
2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溢水管4和下溢水管5之间通过管接口7连接。
2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下溢水管5底部开设有下料口9,且下料口9外表面安装阀门。
30.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利用固定螺杆64对上锁扣62 和下锁扣63进行紧固,方可对上溢水管4进行稳固支撑,安装好支撑结构后,通过第一池体1一侧开设的出口8,对上溢水管4和下溢水管5利用管接口7进行卡接连接,同时使旋转杆10至于出口8外,其次通过进水管3进行排放至上溢水管4和下溢水管5中,通过沉淀物会沉淀在下溢水管5内,其他污水和杂质会随着上升,水会通过上溢水管4上方开设有出水口11,流入过滤网132内,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在通过滤组件13底部连接的下水管12,流入第二池体2内,水满之后,会通过第二池体2上方外壁连接有排水管14排出,最后利用出口8通过旋转下溢水管5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0,对下溢水管的沉淀物移至出口8外,利用下溢水管5底部开设有下料口9,且下料口9外表面安装的阀门对沉淀物进行排放,也方便对下溢水管的清洗。
31.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文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文件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文件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申请文件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申请文件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池体(1)、第二池体(2)和过滤组件(13),所述第一池体(1)的上方外壁连接有进水管(3),且进水管(3)连接有上溢水管(4),上溢水管(4)末端连接有下溢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溢水管(4)的外壁设有支撑结构(6),支撑结构(6)包括支撑杆(61),所述支撑杆(61)固定在第一池体(1)内壁上,且支撑杆(61)连接有上锁扣(62),所述上锁扣(62)对应设置有下锁扣(63),所述上锁扣(62)和下锁扣(63)内壁分别设有防滑圈(65),所述下溢水管(5)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13)包括固定块(131),固定块(131)固定在上溢水管(4)外壁上,所述过滤组件(13)内部设有过滤网(132),且过滤网(132)设置有两个,所述过滤网(132)之间通过连接杆(13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溢水管(4)上方开设有出水口(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体(1)一侧开设有出口(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溢水管(4)和下溢水管(5)之间通过管接口(7)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13)底部连接有下水管(1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池体(2)上方外壁连接有排水管(1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扣(62)和下锁扣(63)之间通过固定螺杆(64)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溢水管(5)底部开设有下料口(9),且下料口(9)外表面安装阀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扣(62)通过下锁扣(63)与防滑圈(65)配合使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沉淀池溢流管改造用管道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第一池体的上方外壁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连接有上溢水管,所述上溢水管末端连接有下溢水管,所述上溢水管的外壁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第一池体内壁上,所述支撑杆连接有上锁扣,所述上锁扣对应设置有下锁扣,所述上锁扣和下锁扣内壁分别设有防滑圈,通过设置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通过支撑杆固定在第一池体内壁上,再利用支撑杆连接有上锁扣且对应设置有下锁扣,且上锁扣和下锁扣之间通过固定螺杆固定连接,在上锁扣和下锁扣内壁分别设有防滑圈,可对上溢水管进行固定支撑。管进行固定支撑。管进行固定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邹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瑞力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9
技术公布日:2022/9/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