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式移液吸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742阅读:15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套管式移液吸球的制作方法
一种套管式移液吸球,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实验仪器。
目前化学实验的定量移液(特别是毒害性液体)操作,一般是用医用洗耳球或平口橡皮吸球来完成的。用洗耳球吸液时,由于吸气口与移液管口不易接触严密,不熟练的操作者常常需要几次才能将液体吸满。又当吸气口与移液管脱离的瞬间,液体又容易流至刻度以下,不得不重复操作。用平口吸球吸液,将移液管插入吸气口内,虽可一次吸满液体,但在调整液面时,由于手温使球内空气受热膨胀,很难准确控制,因此多被放弃不用。
很多人对移液用的吸引工具提出了许多改进的办法,有的用注射器作吸引工具;有的改变吸球的进气口的形式,使之适应不同管径的移液管;而大多数是在吸球外部附加各种配件来改善移液操作。这些办法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克服了单独用洗耳球或平口吸球进行移液操作的缺点,但也存在新的不足之处。如三岛幸藏,《化学と工業》13(8)766(1960)。由于附加了配件,使得吸液装置不紧凑,操作也不够简便,并且由于配件多由玻璃制成,不够安全可靠,也不便于普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发明一种套管式移液吸球,使得定量移液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如下。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套管式移液吸球的示意图。该套管式移液吸球由橡皮球1和套管2组成。橡皮球由弹性较好的橡胶制成,橡胶吸球的吸气口5前端制成喇叭口6,以便适应不同外径的移液管插入,并能紧密配合。橡胶吸球的套管口7须与外管8紧密配合。套管2可由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刚性材料制成。外管须高于内管92~3mm。外管与内管的结合处有小孔10,小孔可有若干个,视加工方便而定。内管下端3须与橡皮球吸气孔上半部紧密配合。吸气口中部设有沟槽4,以防止插入较粗的移液管时,内管下端处脱离接触。
使用方法将移液管插入吸气口后,用姆指和中指、无名指将吸球捏扁,用食指肚封闭外管口,将移液管下端浸入液体,放开吸球即可吸进液体。当液面上升超刻度线后,迅速移动食指,用食指尖封闭内管口,将移液管从液体中取出,再按常规移液操作调节液面,使之与刻度吻合。
本实用新型的套管式移液吸球有如下优点(1)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吸液操作一般可以一次完成。需进行第二次吸液也较方便。
(2)调整液面的操作与传统的移液操作相似,容易掌握。
(3)可适用于不同外径的移液管。
(4)结构紧凑,便于制造,容易普及。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好方式是外管8的内径为10~12mm,内管9的内径为2~3mm,内管口的深度为2~3mm。
权利要求
1.一种套管式移液吸球,其特征在于是由吸球和套管两部分组成。吸球的套管口与套管的外管口紧密配合,吸气口与套管的下端紧密配合,吸气口的前端制成喇叭口形。套管的外管高于内管,外管与内管的结合处有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套管式移液吸球,其特征在于外管的内径为8~15mm,最佳为10~12mm。内管的直径为1~10mm,最佳为2~3mm。内管口的深度为1~5mm,最佳为2~3mm。
3.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套管式移液吸球,其特征在于吸球的形状为圆型,棱柱型。
专利摘要
一种套管式移液吸球,属于化学实验仪器。是由吸球和套管组成,用于化学实验的定量移液。可适用于不同外径的移液管。结构紧凑,便于制造,容易普及,能使定量移液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吸液操作一般可一次完成。
文档编号B01L99/00GK85203922SQ85203922
公开日1986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1985年9月18日
发明者刘宗明 申请人:大连工学院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