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套管单向排气排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251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套管单向排气排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的引流装置。
目前在临床医学上广泛采用的气胸引流装置是插肋间引导管接水封瓶闭式引流,其目的是排出胸腔内气体,又不使空气逸入胸腔。但是,传统的水封瓶在治疗方法上还存在许多缺陷1、病人转身起床、尤其是夜间睡眠时不留意牵拉引流装置,容易导致引流管脱出胸腔或水封瓶离开水面致使空气逸入胸腔。2、需较长的引流管,引流管的胸外段易受病人肢体、被褥等压迫或因病人转身而扭曲、褶折。3、液气胸治疗须用二瓶式水封瓶引流,病人活动更为不便。4、肋间插管需切开皮肤,创口大,加重病人痛苦。胸腔积液的治疗采用胸腔穿刺排液,其不足之处是1、有刺破肺脏的可能,况且多需反复多次胸穿排液,更加剧了损伤的危险,也加重了病人的痛苦和感染的发生。2、针刺胸穿排液时穿刺针易晃动,且抽吸力量不均,抽吸时负压较大,易出现胸膜反应。3、1次排液量较大时有发生复张性肺水肿可能。4、排液不充分,积液的排除须较长时间,易出现胸膜增厚和包裹性积液。
最近,有文献报导,采用双笛膜式单向排气阀治疗气胸,解防军第八六医院使用自制膜式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治疗气胸,这两种装置比较,现在普遍使用的插肋间导管接水封瓶闭式引流的方法有许多优点,但对于液气胸的治疗,很容易使装置失灵,甚至带来倒流的恶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套管单向排气排液装置,该装置可使得排气排液同时进行,互不干扰,胸腔穿刺只需进行一次,且创口小,排液速度可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采用胸腔穿刺套管针留置引流套管,以T型管接贮液袋和单向排气阀,在接贮液袋的导管上置一个调节液流速度调速器。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小套管单向排气排液装置结构图。
图2是穿刺套管针示意图。
图3是单向排气阀结构示意图。
包括套管(1)、单向排气阀(2)、T形管(3)、贮液袋(4)、调速器(5)。
T形管(3)的一端接单向排气阀(2),相对的另一端接贮液袋(4),第三端接套管(1),使用时,将套管针(图2)接注射器,进针有落空感,抽到气(液)体后,用右手固定针芯于同一深度,左手持套管(1)向内送入2-5cm,拔除针芯,留置套管(1),将套管(1)与T形管(3)接上,此时单向阀(2)和贮液袋(4)已事先与T形管(3)连结好,用调速器(5)调整液体引流的速度,固定单向阀(2)和贮液袋(4)。此时患者的积液流向贮液袋(4),排出的气体经单向阀(2)排向空中。当患者平卧休息或睡眠时可暂时拆除贮液袋(4)或关闭调速器(5)。贮液袋(4)上有一个用于排液的塞子,塞住防液口,当贮液袋(4)的液体贮到一定的时候即打开塞子放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1、采用套管针留置引流套管,创口小,操作简便。
2、采用单向排气阀,能有效地排出胸腔内气体,又能防止外界空气逸入胸腔,并可行负压吸引。
3、因取代了水封瓶,因此就避免了引流管脱出、水封管脱离水面及引流管扭曲所致的引流障碍。
4、一个装置多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治疗气胸、液(血)气胸、胸腔积液,去除单向阀也可用于治疗心包积液和腹水。
权利要求1.小套管单向排气排液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套管(1)与T形管(3)的一端连结,T形管(3)相对的两端分别与贮液袋(4)和单向排气阀(2)连结。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贮液袋(4)导管上有调速器(5)。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贮液袋(4)上有一个塞住放液口的塞子。
专利摘要小套管排气排液装置,本实用新型由套管(1)、单向阀(2)、T形管(3)、贮液袋(4)、调速器(5)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使患者减少痛苦和不方便之处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M1/00GK2186078SQ9423704
公开日1994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7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7日
发明者刘志光 申请人:刘志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