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渗析纯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1798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用电渗析纯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器,具体涉及一种家用饮水处理器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饮用水的水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家用净水器作为一种饮用水处理器械,已大量进入普通家庭。目前市销的家用净水器产品中,大多是机械过滤加活性炭净化类型,其结构由机械过滤器与活性炭净化器串联构成。这种经过滤和活性炭两级净化的净水器虽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优点,但缺点是净化效果不好,无法脱除水溶性无机污染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净化效果更好、成本低且寿命长的家庭用净水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电渗析纯水器,包括机械过滤器、电渗析装置以及活性炭净水器,所述机械过滤器、电渗析装置以及活性炭净水器经管道连接成一个三级串联的净水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械过滤器、电渗析装置以及活性炭净水器依次经管道连接成一个三级串联的净水通道。这种依次连接的净水通道结构最合理且效果最佳。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还可以是机械过滤器、活性炭净水器以及电渗析装置依次经管道连接成一个三级串联的净水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渗析装置由电渗析器和水流换向阀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原水(或自来水或深井水等)分别经三级处理使水质更接近天然,其中机械过滤器作用是对被处理的原水中微粒胶体、悬浮物等杂质进行过滤,使水的色度和浊度得到改善;电渗析器是采用异相离子交换膜与电渗析技术,以直流电场的能量为驱动力,凭藉异相离子交换膜对水中透过离子的高度选择性,从而使淡水室中的无机离子透过离子交换膜向浓水室中聚集,最终脱除原水中在部分离子态杂质(即氟化物、钙、镁离子及重金属离子、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而水流换向阀的作用是与电渗析器上的淡水出口、浓水出口以及电极倒换相配合,来保证电渗析器不因电极倒换而改变淡水出口和浓水出口,从而使电渗析器上的淡水通道始终与活性炭净水器的进口相通;活性炭净水器是利用活性炭极大的比表面积所赋于的吸附作用,一方面清除原水中的余氯、有机污染物及一系列有害的致突变物,另一方面消除水中异味。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级不同净化作用的净水装置串联构成,尤其是采用电渗析装置作为其中的一级净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显然净化效果好得多,特别是脱除了现有技术无法脱除的水溶性无机离子态杂质,如氟化物、钙、镁离子及重金属离子、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对保持人体健康以及预防癌症、结石症、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效果。
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过滤器机械过滤、电渗析装置脱盐以及活性炭吸附三级不同作用的处理装置串联,因此经本实用新型所述纯水器处理后的水质,无论是感官性状、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以及细菌学指标都超过GB5749-85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一九九六年四月本装置经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结论是<1>.氯仿,四氯化碳,游离余氯净化效果显著;<2>.耗氧量,溶解性有机碳去除率高;<3>.致突变试验进水为阳性+++,经净化后可达阴性;各项受检项目均符合检验依据所规定的技术要求。检验报告编号(92)量认(沪)字(Z0152)号国质监验字003号。
3.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电渗析装置作为其中一级脱盐净化装置,故当沿海地区在枯水期,江河因海水倒灌而出现咸潮时,经本装置处理后的纯化水基本上可以去除水中咸味(如遇硬水,同样可以脱除钙、镁离子而软化),真正体现了水质提纯的功能,这也是不同于一般市销净水器的优点之一。另外,若适当降低所述纯水器的纯水流量,其原水的脱盐率可高达90%以上,如此高纯度的去离子水可作实验室及某些精密仪器或特殊要求器械用水。
4.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无噪音、无污染,随用随做,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工作可靠。
5.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故制水成本相对而言很小,仅为RO水的三分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机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械过滤器结构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渗析器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活性炭净水器结构图;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械过滤器;[2].电渗析装置;[3].活性炭净水器;[4].电渗析器;[5].水流换向阀;[6].壳体;[7].原水进口;[8].废水出口;[9].纯净水出口;[10].电流表;[11].换向阀指示灯;[12].电源按钮;[13].电源输入端;[14].筒体;[15].滤芯;[16].筒盖;[17].软管;[18].软管;[19].变压器;[20].整流桥堆;[21].直流换向器;[22].极水室;[23].淡水室;[24].浓水室;[25].边电极;[26].共电极;[27].阳膜;[28].阴膜;[29].软管;[30].筒盖;[31].软管;[32].筒体;[33].内胆;[34].网布;[35].小线架;[36].活性炭;[37].大线架;[38].网布。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
图1~附图6,一种家用电渗析纯水器,包括壳体[6]、机械过滤器[1]、电渗析装置[2]以及活性炭净水器[3],所述机械过滤器[1]、电渗析装置[2]以及活性炭净水器[3]依次经软管连接成一个三级串联的净水通道,所述机械过滤[1]、电渗析装置[2]以及活性炭净水器[3]安置在壳体[6]内,其原水进口[7]、废水出口[8]以及纯净水出口[9]从壳体[6]内伸出。所述机械过滤器[1]为蜂房过滤器,由筒体[14]、筒盖[16]和滤芯[15]组成,软管[18]将原水进口[7]与过滤器进水口连通,软管[17]将过滤器出水口与电渗析装置[2]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电渗析装置[2]由电渗析器[4]和水流换向阀[5]组成,电渗析器[4]由若干异相离子交换膜组装成的水流通道和作用在水流通道上的直流电场两部份组成,所述异相离子交换膜由阳膜[27]和阴膜[28]组成,所述水流通道由一个进水口、极水室[22]、浓水室[24]、淡水室[23]、极水排放口、淡水出口以及浓水出口构成,所述直流电场由电源按钮[12]、变压器[19]、整流桥堆[20]、电流表[10]、直流换向器[21]、两个边电极[25]以及一个共电极[26]构成,电渗析器是利用溶液中的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通过离子交换膜进行迁移这种电渗析现象,使原水在电渗析器的隔室中发生离子迁移,原水中阴阳离子分别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而达到淡化和浓缩的目的。所述水流换向阀[5]是一种专用于将阀上的两个进水口与两个出水口之间的两路通道的一端进行交换的装置,本实施例所述水流换向阀[5]的结构已申请专利并授权,专利号为ZL95244678.2,申请日95年9月5日,名称为电渗析水流换向阀,在此不详述。电渗析器长时间工作时,如果不倒换电极极性,离子交换膜上因结垢而导致″极化″失效,为了消除电极沉淀,提高离子交换膜的使用寿命,电渗析器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必须倒换电极极性,而电极倒换后,原来的淡水流变成现在的浓水流,原来的浓水流变成现在的淡水流,因此必须将原来的淡水口与原来的浓水口进行交换,这样操作不仅不方便,往往还会带来失误。为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将水流换向阀[5]与直流换向器[21]组合在一起,采用联动倒极方式对电渗析器进行电极极性倒换,在水流换向阀[5]的作用下,电极极性倒换后,水流换向阀[5]上的淡水流和浓水流的出口保持不变。所述活性炭净水器[3]由筒体[32]、筒盖[30]、内胆[33]、活性炭[36]、小线架[35]、大线架[37]、网布[34]以及网布[38]组成,活性炭净水器[3]进水口经软管[31]与电渗析装置[2]中水流换向阀[5]的淡水出口连通,活性炭净水器[3]出水口经软管[29]与纯净水出口[9]连通,所述电渗析装置[2]上的极水排放口和浓水出口并联后与废水出口[8]连通。所述壳体[6]上还设有两个换向阀指示灯[11],以指示电渗析装置[2]的换向状态,电渗析装置[2]使用的电源从电源输入端[13]输入。
实施例二参见附图3~附图7,一种家用电渗析纯水器,包括机械过滤器[1]、电渗析装置[2]以及活性炭净水器[3],所述机械过滤器[1]、活性炭净水器[3]以及电渗析装置[2]依次经管道连接成一个三级串联的净水通道。其它同实施例一。
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电渗析纯水器,包括机械过滤器[1]以及活性炭净水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渗析装置[2],所述机械过滤器[1]、电渗析装置[2]以及活性炭净水器[3]经管道连接成一个三级串联的净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过滤器[1]、电渗析装置[2]以及活性炭净水器[3]依次经管道连接成一个三级串联的净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过滤器[1]、活性炭净水器[3]以及电渗析装置[2]依次经管道连接成一个三级串联的净水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纯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渗析装置[2]由电渗析器[4]和水流换向阀[5]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家用电渗析纯水器,包括机械过滤器[1]以及活性炭净水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渗析装置[2],所述机械过滤器[1]、电渗析装置[2]以及活性炭净水器[3]经管道连接成一个三级串联的净水通道。其特点:<1>.采用了三级不同净化作用的净水装置,特别是采用电渗析装置,使原水得到充分净化、软化、纯化;<2>.特别是本实用新型脱除了现有技术无法脱除的水溶性无机离子态杂质,如氟化物、钙、镁离子及重金属离子、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3>.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制水成本低,仅为RO水的三分之一且无噪音、无污染,可随用随做。
文档编号B01D61/46GK2294102SQ9723467
公开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8日
发明者马力仁 申请人:马力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