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浓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3164阅读:1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提取浓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药机械中提取罐一类。
常用药机提取罐设计适用于中草药原料和溶剂分别投入到提取罐中,经夹套蒸汽加热蒸煮一定时间,待原料的有效成份溶解到溶剂中后,将药液回收到贮罐中保存再送至浓缩设备中浓缩达到所要求的浓度。因此在提取罐的上端面设计了溶剂蒸汽出口,以维持罐内正常压力。此种设计由于在蒸煮过程中,溶剂不断挥发,在对于需较长时间蒸煮药物来说,还要在提取过程中添加溶剂,这样溶剂耗量与能耗会增加,无形中提高了提取成本;而且在经过一次性蒸煮后,药渣中还含有相当高比例的药物有效成份,提取率低,在蒸发出罐外的溶剂,对外造成污染,若溶剂是可燃性,则易爆。
本实用新型目的为提供在蒸煮过程中能将蒸发出的溶剂蒸汽回收至提取罐,并为全封闭连续动态提取浓缩机组提供接口的中药提取浓缩机。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中药提取浓缩机由罐体壁,罐体夹套壁,渣料出口盖构成,罐体上端面有物料进口、溶剂进口和排气口,罐体夹套壁位于罐体壁中下部,形状与罐体壁中下部相同,环绕包围罐体壁中下部,两壁之间相隔一定间距,罐体夹套壁上下边缘处与罐体壁焊接,在罐体夹套壁上分别有一蒸汽入口与蒸汽冷凝水出口,渣料出口盖位于罐体底端面,其特征在于罐体上端面有一溶剂回流口,并与外设备冷凝器上的回流溶剂出口管相通,排气口与外设备冷凝器上的回流溶剂进口管相通,在罐体壁下部,渣料出口盖之上有一药液出口,药液出口与外设备浓缩蒸发器的药液进口管相通。
采用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溶剂回流口并可为外设备冷凝器接口,在蒸煮过程中能将中药提取浓取机中的溶剂蒸汽冷凝成具有相当温度的溶剂液并将其回流到机内,即降低了溶剂耗量,也降低了能耗,另外药液出口设置在罐体下部并与外设备浓缩蒸发器的药液进口管相通,为连续动态提取提供了接口,舍弃了以往的中间贮罐设备,热药液可直接进入浓缩蒸发器浓缩,便实现连续提取,连续浓缩的动态提取过程,加之回流溶剂不断补充,比起一次性蒸煮提取率大大提高,而且节能。如果全局整体机组中的浓缩蒸发器的排气口的蒸汽也回流至回流溶剂进口管,就实现了全封闭动态提取,浓缩,更利于节能,防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实施例。
图1中罐体壁1,罐体夹套壁2,药液出口3,蒸汽冷凝水出口4,渣料出口盖5,蒸汽入口6,物料进口7,溶剂进口8,溶剂回流口9,排气口10。中药提取浓缩机由罐体壁1,罐体夹套壁2,渣料出口盖5构成。一定比例中草药与溶剂分别从物料进口7与溶剂进口8进入中药提取浓缩机内,加热蒸气由蒸汽入口6进入罐体夹套壁2之内,对机内物料进行蒸汽夹套加热,加热蒸汽由蒸汽冷凝水出口4排出。加热一段时间后中草药有效成份不断溶入到溶剂中,此时溶剂受热后也不断地蒸发,溶剂蒸汽由排气口10向外设备冷凝器排气,以维持机内正常的压力,同时溶剂蒸汽经冷凝器冷凝后带有一定温度不必经过降温可通过溶剂回流口9,回流到机内,可大大降低能耗与溶剂耗量,同时避免将有毒或易爆的溶剂蒸汽排放至空中。当机内药液含有相当比例的中草药有效成份时,热药液通过药液出口3直接流入到外设备浓缩蒸发器,而不必经过传统的中间贮罐,以降低能耗。而外设备浓缩蒸发器在浓缩过程中蒸发的溶剂蒸汽也通过上述的冷凝器和溶剂回流口9回流补充到机体内,这样机体可不断的加热,对中草药有效成份进行不断地提取,药液可不断送至外设备浓缩蒸发器进行浓缩,实现了连续全封闭动态的提取浓缩过程,不但降低了能耗与溶剂耗量,而且纠正了传统提取罐一次性蒸煮造成药渣中残留相当高比例有效成份的弊端,提高了提取率。最后将经连续提取后的药渣由渣料出口盖5排出机外。
权利要求1.一种中药提取浓缩机由罐体壁(1),罐体夹套壁(2),渣料出口盖(5)构成,罐体上端面有物料进口(7)、溶剂进口(8)和排气口(10),罐体夹套壁位于罐体壁中下部,形状与罐体壁中下部相同,环绕包围罐体壁中下部,两壁之间相隔一定间距,罐体夹套壁上下边缘处与罐体壁焊接,在罐体夹套壁上分别有一蒸汽入口(6)与蒸汽冷凝水出口(4),渣料出口盖(5)位于罐体底端面,其特征在于罐体上端面有一溶剂回流口(9),并与外设备冷凝器上的回流溶剂出口管相通,罐体排气口(10)与外设备冷凝器上的回流溶剂进口管相通,在罐体壁下部,渣料出口盖之上有一药液出口(3),药液出口与外设备浓缩蒸发器的药液进口管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医药机械中提取罐一类。它解决了以往提取罐对药物进行一次性蒸煮而造成提取率低,具有高提取率,节约能耗与溶剂耗量,防爆等特点。其特征在于在罐体上端面有一溶剂回流口,并与外设备冷凝器上的回流溶剂出口管相通,罐体排气口与外设备冷凝器上的回流溶剂进口管相通,在罐体壁下部,渣料出口盖之上有一药液出口,药液出口与外设备浓缩蒸发器的药液进口管相通。此机能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取行业。
文档编号B01D11/02GK2362563SQ98249610
公开日2000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9日
发明者丁瑞洪, 陈贤进, 唐书博 申请人:瑞安市制药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