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生混合射流的方法及其引流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18794阅读:来源:国知局
水幕刀”形态。
[0029]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结构包括一个喷头主体,在喷头主体的尾部设置了两个平行的连接管,同时与两个连接管连接的分别为设置在喷头主体内部的气流介质导流管道以及液流介质导流管道,其中液流介质导流管道位于气流介质导流管道的上部,在气流介质导流管道以及液流介质导流管道的下部还设置有一个主体流道;
主体流道由两个弧形面C间隔而成,在两个弧形面C之间为主体导流通道,主体导流通道主要包括引流段和汇流段,其中气流介质导流管和液流介质导流管的出口位于引流段上,气流介质导流管和液流介质导流管所喷出的高压流体在汇流段汇流,其中汇流段的宽度远大于引流段;
液流介质导流管由两个弧形面A组成,两个弧形面A的之间间隙即为液流导流通道,液流导流通道包括引导段A,其中引导段A的宽度为d,与引导段A连接的为渐缩段A,渐缩段A的射流喷口 A的宽度小于d,射流喷口 A的轴线与主体流道引流段的弧面相切;
气流介质导流管由两个弧形面B组成,两个弧形面B的之间间隙即为气流导流通道,液流导流通道包括引导段B,其中引导段B的宽度为D,与引导段B连接的为渐缩段B,渐缩段B的射流喷口 B的宽度小于d,射流喷口 B的轴线与主体流道引流段的弧面相切;
在汇流段的其中一端设置有主喷口,其中射流喷口 A到主喷口的弧长为1,射流喷口 B到主喷口的弧长为L,为了保证气液的先后性,I小于L ;
在使用时,如果气流、液流同时供给,气流在薄形的气流介质导流管内改变流态、变成薄面状,经由射流喷口 B喷出,射流喷口 B的方向与引流段弧面相切,所述经过射流喷口 B所喷出的薄面状气流沿引流段移动,随后气流与经过射流喷口 A所喷出的薄面液体相会,从而使得气流与液流这两个流体在汇流段的弧面上发生相切,使得液流破碎为多种尺寸的液滴,随后气流和液流沿着汇流段的弧面进行运动,由于液体的比重大约是气体的一千倍,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流会紧贴弧面,而气流无法贴近弧面,但可将动量通过界面传递给液体;当高速气体带着液体离开弧面时,在一定的距离之内仍能保持二维“水幕刀”形态;通过高压高流速的薄面水幕刀给重力较大的液体一定的动能,使得液流在喷出后可以长生较好的洗消效果,同时高速的气流可以降低流体的初始压力和流量,节省液体资源;
同时在野外状态下,可以动态的调整两种流体的配比,实现不同的需求,当遇到水资源比较丰富、脏物的粘结性能较低、需要对脏物进行大量稀释这三种情况时,可以只对上部的液流介质导流管注入液体,液体还是可以以一定的薄面喷出,虽动能较差,但流量可以控制,在洗消完毕后,可以切换到纯气模式,进行吹干和去尘;在水资源不够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气体的压力和流量,减小液体的使用,依旧可以保证良好的洗消效果。
[0030]实施例3
通过改变气体介质流体和液体介质流体驱动泵的工作负载,改变气体介质流体和液体介质流体的流速;
通过调节气体介质流体的流速为A,其中因为气流喷口的直径是恒定的,所以流量和流速之间成线性关系;
通过调节液体介质流体是流速为B,其中因为液流喷口的直径也是恒定的,所以流量和流速之间成线性关系;
此时调整A和B的混合关系可以获得不同状态的混合射流。
[0031]1、将A调整到A大于0,B调整到等于0,同时A要满足可以克服汇流弧面的表面沿程阻力,此时将获得纯气的薄面状气体流体,主要可以进行洗消后,表面灰尘、液体的吹散和待洗消物体表面的风干;
2、将A调整到A等于0,B调整到大于0,同时B要满足可以克服汇流弧面的表面沿程阻力,此时将获得纯液的薄面状液体流体,主要用于在水资源充足时,对洗消表面的一些液体进行稀释,或者对一些脏物进行冲刷;
3、在保证A和B都大于O的情况下,通过调整A和B,使得气体介质流体的流量为两倍的液体介质流体,此时获得以气体为主,液体为辅的混合流体,在水资源不够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气体的压力和流量,减小液体的使用,依旧可以保证良好的洗消效果。
[0032]4、在保证A和B都大于O的情况下,通过调整A和B,使得液体介质流体的流量为两倍的气体介质流体,此时获得以液体为主,气体只作一定的驱动辅助,液体还是可以以一定的薄面喷出,虽动能较差,但流量可以控制。
[0033]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产生混合射流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气体介质流体和液体介质流体分别以两个不同的初速度射出; 随后,使射出的气体介质流体和液体介质流体汇流和混合; 之后,让汇流和混合的气体介质流体和液体介质流体作弧形的离心运动; 通过离心运动使得液体介质流体和气体介质流体因为比重不同而发生分离,气体介质流体比重较低,在液体介质流体表面移动,气体介质流体将动量传递给液体介质流体; 最后,分离后的液体介质流体在气体介质流体驱动下,产生薄面状的混合射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生混合射流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气体介质流体和液体介质流体中的气体介质流体流速调节到O,产生纯液体的射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生混合射流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气体介质流体和液体介质流体中的液体介质流体初流速调节到O,产生纯气体的射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生混合射流的方法,其特征是:调节液体介质流体的流量为气体介质流体流速的两倍以上,产生以液体介质为主,主要进行清洗的混合射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生混合射流的方法,其特征是:调节气体介质流体的流量为所有液体介质流体流速的两倍以上,产生以气体介质为主的混合射流。
6.一种产生混合射流的引流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气体介质导流件、液体介质导流件和汇流弧面; 所述气体介质导流件和液体介质导流件的射流轴线分别与汇流弧面相切; 在所述汇流弧面的末端设置有射流端,所述气体介质导流件和液体介质导流件均包括一个射流口,所述气体介质导流件和液体介质导流件的射流口均位于汇流弧面的延伸面上; 所述A介质导流件的射流方向沿汇流弧面运动的方向与洗消液喷口沿汇流弧面运动的方向相同,均为从延伸面到射流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合射流引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气体介质导流件包括一个导流弧面A,所述导流弧面A的其中一个端部的切线与气体介质导流件射流口处汇流弧面的切线共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合射流引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液体介质导流件包括一个导流弧面B,所述导流弧面B的其中一个端部的切线与液体介质导流件射流口处汇流弧面的切线共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合射流引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气体介质导流件还包引导段A,所述引导段A包括两个引导面A,所述两个引导面A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其中一个引导面A与导流弧面A连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混合射流引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液体介质导流件还包引导段B,所述引导段包括两个引导面B,所述两个引导面B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其中一个引导面B与导流弧面B连续。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混合射流引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引导段A靠近导流弧面A的位置设置有渐缩段A,气体介质导流件内的气体流体经过渐缩段,流速提高。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混合射流引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引导段B靠近导流弧面B的位置设置有渐缩段B,液体介质导流件内的液体流体经过渐缩段,流速提高。
13.如权利要6所述的一种混合射流引流结构,其特征是:液体介质导流件射流口的口径小于气体介质导流件射流口的口径。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合射流引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汇流弧面的弧度小于90。。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生混合射流的方法及其引流结构,所述结构包括A介质导流件和B介质导流件和汇流弧面;A介质导流件和B介质导流件的射流轴线与汇流弧面相切;在汇流弧面的末端设置有射流端,从射流端到A介质导流件射流口弧面总长度为l,从射流端到B介质导流件射流口的弧面总长度为L,其中L大于l;方法包括:A介质导流件的射流方向沿汇流弧面运动的方向与洗消液喷口沿汇流弧面运动的方向相,洗消液在高速气流带动下,沿优化后形面喷出,形成薄层水幕或幕状水滴,同时通过调整气液的混合比例可以达到不同的洗消效果,泛用度比较高。
【IPC分类】B01F5-20, B01F3-04
【公开号】CN104841297
【申请号】CN201510186316
【发明人】汪勇, 闵晓
【申请人】汪勇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