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高效二氧化碳吸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7659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高效二氧化碳吸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人体不适于在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较密闭的空间内长期居住,如长时间呆在透气性不好的汽车内,空间内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人体不易察觉,容易引起严重的身体损害。
[0003]常见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多为碱性的无机物,其腐蚀性较强,不适于在汽车内部使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很强、无毒害、不对环境产生腐蚀作用的有机二氧化碳吸收剂,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车用高效二氧化碳吸收剂,其由以下组分合成:丙烯酰胺、丙烯酸、2-羟基乙胺、碳酸氢铵。
[0005]优选的是:所述吸收剂由以下组分合成:5?10份丙烯酰胺,25?35份丙烯酸,16?19份2-羟基乙胺,1?3份碳酸氢铵。
[0006]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吸收剂由以下组分合成:8份丙烯酰胺,26份丙烯酸,17份2-羟基乙胺,2份碳酸氢铵。
[0007]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实施方案实现:
1)将丙烯酰胺与第一部分丙烯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向其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搅拌后得到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60?80°C的水浴中,于氮气氛围下加热回流卜2h,其后冷却至常温并进行抽滤,得到第一试剂;
2)将第一试剂加入剩余的丙烯酸与2-羟基乙胺中,并加入四氢呋喃,搅拌后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30?40°C的水浴中,于氮气氛围下加热回流12?24h,其后将碳酸氢铵加入混合溶液中,维持温度加热30?60min,其后冷却至常温进行抽滤,将抽滤得到的固体粉末进行洗涤干燥,即得到所述的车用高效二氧化碳吸收剂。
[0008]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吸收剂能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碳,无毒无害,对其它物品无腐蚀作用,适于车内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
1)按质量份计,将5份丙烯酰胺与10份丙烯酸溶于60份去离子水中,向其中加入0.5份碳酸氢钠粉末,搅拌后得到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60°C的水浴中,于氮气氛围下加热回流2h,其后冷却至常温并进行抽滤,得到10份第一试剂;
2)将10份第一试剂加入剩余的15份丙烯酸与16份2-羟基乙胺中,并加入32份四氢呋喃,搅拌后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30°C的水浴中,于氮气氛围下加热回流24h,维持30°C,向混合溶液中加入1份碳酸氢铵粉末,继续加热60min,其后将溶液冷却至常温进行抽滤,将抽滤得到的固体粉末进行洗涤干燥,即得到29份所述车用高效二氧化碳吸收剂。
[0010]实施例2
1)按质量份计,将10份丙烯酰胺与20份丙烯酸溶于90份去离子水中,向其中加入1份碳酸氢钠粉末,搅拌后得到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80°C的水浴中,于氮气氛围下加热回流lh,其后冷却至常温并进行抽滤,得到22份第一试剂;
2)将22份第一试剂加入剩余的15份丙烯酸与19份2-羟基乙胺中,并加入40份四氢呋喃,搅拌后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C的水浴中,于氮气氛围下加热回流12h,维持40°C,向混合溶液中加入3份碳酸氢铵粉末,继续加热30min,其后将冷却至常温进行抽滤,将抽滤得到的固体粉末进行洗涤干燥,即得50份所述车用高效二氧化碳吸收剂。
[0011]实施例3
1)按质量份计,将8份丙烯酰胺与16份丙烯酸溶于70份去离子水中,向其中加入0.6份碳酸氢钠粉末,搅拌后得到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80°C的水浴中,于氮气氛围下加热回流2h,其后冷却至常温并进行抽滤,得到20份第一试剂;
2)将20份第一试剂加入剩余的10份丙烯酸与17份2-羟基乙胺中,并加入80份四氢呋喃,搅拌后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在40°C的水浴中,于氮气氛围下加热回流24h,向混合溶液中加入2份碳酸氢铵粉末,维持40°C,加热30min,其后将溶液冷却至常温进行抽滤,将抽滤得到的固体粉末进行洗涤干燥,即得53份所述车用高效二氧化碳吸收剂。
【主权项】
1.一种车用高效二氧化碳吸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剂由以下组分合成:丙烯酰胺、丙烯酸、2-羟基乙胺、碳酸氢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高效二氧化碳吸收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算,所述吸收剂由以下组分合成:5?10份丙烯酰胺,25?35份丙烯酸,16?19份2-羟基乙胺,1?3份碳酸氢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高效二氧化碳吸收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算,所述吸收剂由以下组分合成:8份丙烯酰胺,26份丙烯酸,17份2-羟基乙胺,2份碳酸氢铵。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高效二氧化碳吸收剂,所述吸收剂由丙烯酰胺、丙烯酸、2-羟基乙胺、碳酸氢铵合成,能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无毒无害,不对环境中的其它物品产生腐蚀作用。
【IPC分类】B01D53/00
【公开号】CN105435576
【申请号】CN201510850374
【发明人】蒋廷伟, 袁中杨, 李平
【申请人】成都三壹八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