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4492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废气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空气污染问题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如何进行空气治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空气治理的主要方法主要是采用高能离子和光催化作用进行污染气体治理,存在功耗大与设备寿命短等问题,尤其是温度偏高的气体无法处理。
[0003]而本装置在处理器内部无处理灯管等材料,既能代替传统的处理方法使用,也适合在温度偏高等传统处理设备无法处理的行业使用。同时具有能耗低与设备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处理效率高、耗能低、适用范围广的废气处理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顶部的进气管,以及安装于壳体底部的臭氧水进水管和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均匀布气器、由电气石软墙布制成的气雾接触内胆和雾化喷头,其中均匀布气器进气端与进气管连通,出气端朝向气雾接触内胆,雾化喷头进水端与进水管连通,出水端朝向气雾接触内胆;所述气雾接触内胆内部填充有填料,并在两端设有用于防止填料从内胆内溢出的钢丝网。
[0006]所述气雾接触内胆包括至少两块呈圆柱形或方形且同轴布置的电气石软墙布,以及连接于各电气石软墙布之间、用于相互之间固定的固定条;所述填料填充于相邻两电气石软墙布之间。
[0007]所述气雾接触内胆包括电气石软墙布制成的外壁、布置于该外壁内将其内部空腔分隔开来且用电气石软墙布制成的若干隔层,以及连接外壁和各隔层以实现相互固定的连接条;所述填料填充于相邻两隔层及外壁与隔层之间。
[0008]所述电气石软墙布采用加利弗空气能健康软墙布材料制成。
[0009]所述壳体包括气雾接触层罐体、通过法兰盘连接于气雾接触层罐体顶部的布气层罐体,以及通过法兰盘连接于气雾接触层罐体底部的排气层罐体;所述进气管安装于布气层罐体顶部,均匀布气器位于布气层罐体内;气雾接触内胆位于气雾接触层罐体内,钢丝网布置于气雾接触层罐体两端;进水管和排气管安装于排气层罐体底部,雾化喷头位于排气层罐体内。
[0010]所述布气层罐体顶部设有臭氧气体消解器。
[0011]所述排气层罐体内设有水位传感器。
[0012]所述排气层罐体底部开有一排污口,并设有一排污阀。
[0013]所述排气层罐体外侧焊接有一组用于将整个废气处理装置支起的支撑架。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废气处理时,因气雾接触内胆具有含有电气石功能的软墙布,通过充入臭氧水雾和气流的作用给其提供能量,因天然电气石在压力或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会产生微电解的物理效果,与水或空气反应会产生氢氧自由基和富氧离子,氢氧自由基和负离子具有分解废气中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作用,富氧离子可以与带正电荷的灰尘结合,因此具有降低PM2.5的功能,臭氧具有强氧化特性,具有杀菌、消毒、清除异味、分解难降解有害物质等功能,两者协同作用,可使处理效率进一步提高。另外因电气石软墙布材料为防火材料,可以在一定高温废气处理中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布气层罐体及其内部结构简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排气层罐体及其内部结构简图。
[0018]图4是实施例1中气雾接触层罐体及其内部结构简图。
[0019]图5是实施例2中气雾接触层罐体及其内部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壳体I (可采用不锈钢壳体或碳钢壳体等其他便于装配的建筑体)、安装于壳体I顶部的进气管2,以及安装于壳体I底部的臭氧水进水管3和排气管4 ;所述壳体I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均匀布气器5、由电气石软墙布(采用加利弗空气能健康软墙布材料制成)制成的气雾接触内胆6和雾化喷头7 (可以有多个,且均匀布置),其中均匀布气器5进气端与进气管2连通,出气端朝向气雾接触内胆6,用于将进气均匀喷向气雾接触内胆6 ;雾化喷头7进水端与进水管3连通,出水端朝向气雾接触内胆6,用于将进水(臭氧水)雾化后均匀喷向气雾接触内胆6 ;所述气雾接触内胆6内部填充有鲍尔环状填料8 (直径25mm或50mm,在处理高温气体时需用耐高温和抗氧化填料),并在两端设有用于防止鲍尔环状填料8从内胆6内溢出的钢丝网9 (孔径小于20mm)。
[0021]本例中,所述壳体I包括气雾接触层罐体1-1、通过法兰盘连接于气雾接触层罐体1-1顶部的布气层罐体1-2,以及通过法兰盘连接于气雾接触层罐体1-1底部的排气层罐体1-3,相邻各罐体的连接处设置防水垫圈16实现连接处的密封;所述进气管2安装于布气层罐体1-2顶部,均匀布气器5位于布气层罐体1-2内;气雾接触内胆6位于气雾接触层罐体1-1内,钢丝网9布置于气雾接触层罐体1-1两端,以防止鲍尔环填料8从内胆6内溢出;进水管3和排气管4安装于排气层罐体1-3底部,雾化喷头7位于排气层罐体1-3内。
[0022]如图4所示,所述气雾接触内胆6包括三块或多块呈圆柱形(也可以是方形)且同轴布置的电气石软墙布(相邻两电气石软墙布之间的距离为50mm),以及连接于各电气石软墙布之间、用于相互之间固定的固定条10 ;所述鲍尔环状填料8填充于相邻两电气石软墙布之间。
[0023]所述布气层罐体1-2顶部设有臭氧气体消解器11,当壳体I内臭氧气体泻出时,通过该臭氧气体消解器11进行消解,以保证臭氧的使用安全。
[0024]所述排气层罐体1-3底部开有一排污口 13,并设有一排污阀14 ;所述排气层罐体1-3内设有水位传感器12,当壳体I内积水水位过高时,触发水位传感器时,可控制排污阀14打开,排出积水。
[0025]所述排气层罐体1-3外侧焊接有一组用于将整个废气处理装置支起的支撑架15。
[0026]实际使用中,进气管2通入待处理废气,经均匀布气器5后均匀喷向气雾接触内胆6 ;臭氧水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水经高压泵压入进水管3,经雾化喷头7雾化后均匀喷向气雾接触内胆6,雾化臭氧水和废气在气雾接触内胆6内反应实现废气处理。
[0027]实施例2: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气雾接触内胆6包括电气石软墙布制成的外壁6-1、布置于该外壁内将其内部空腔分隔开来且用电气石软墙布制成的若干隔层6-2,以及连接外壁6-1和各隔层6-2以实现相互固定的连接条6-3 ;所述鲍尔环填料8填充于相邻两隔层6-2及外壁6-1与隔层6-2之间。
【主权项】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I)、安装于壳体(I)顶部的进气管(2),以及安装于壳体(I)底部的臭氧水进水管(3)和排气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均匀布气器(5)、由电气石软墙布制成的气雾接触内胆(6)和雾化喷头(7),其中均匀布气器(5)进气端与进气管(2)连通,出气端朝向气雾接触内胆(6),雾化喷头(7)进水端与进水管(3)连通,出水端朝向气雾接触内胆¢);所述气雾接触内胆¢)内部填充有填料(8),并在两端设有用于防止填料(8)从内胆¢)内溢出的钢丝网(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接触内胆(6)包括至少两块呈圆柱形或方形且同轴布置的电气石软墙布,以及连接于各电气石软墙布之间、用于相互之间固定的固定条(10);所述填料(8)填充于相邻两电气石软墙布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接触内胆(6)包括电气石软墙布制成的外壁(6-1)、布置于该外壁内将其内部空腔分隔开来且用电气石软墙布制成的若干隔层¢-2),以及连接外壁¢-1)和各隔层¢-2)以实现相互固定的连接条(6-3);所述填料(8)填充于相邻两隔层(6-2)及外壁(6-1)与隔层(6-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石软墙布采用加利弗空气能健康软墙布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包括气雾接触层罐体(1-1)、通过法兰盘连接于气雾接触层罐体(1-1)顶部的布气层罐体(1-2),以及通过法兰盘连接于气雾接触层罐体(1-1)底部的排气层罐体(1-3);所述进气管(2)安装于布气层罐体(1-2)顶部,均匀布气器(5)位于布气层罐体(1-2)内;气雾接触内胆(6)位于气雾接触层罐体(1-1)内,钢丝网(9)布置于气雾接触层罐体(1-1)两端;进水管(3)和排气管(4)安装于排气层罐体(1-3)底部,雾化喷头(7)位于排气层罐体(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层罐体(1-2)顶部设有臭氧气体消解器(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层罐体(1-3)内设有水位传感器(1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层罐体(1-3)底部开有一排污口(13),并设有一排污阀(14)。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层罐体(1-3)外侧焊接有一组用于将整个废气处理装置支起的支撑架(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它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顶部的进气管,以及安装于壳体底部的臭氧水进水管和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均匀布气器、由电气石软墙布制成的气雾接触内胆和雾化喷头,其中均匀布气器进气端与进气管连通,出气端朝向气雾接触内胆,雾化喷头进水端与进水管连通,出水端朝向气雾接触内胆;所述气雾接触内胆内部填充有填料,并在两端设有用于防止填料从内胆内溢出的钢丝网。本实用新型用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
【IPC分类】B01D53-76, B01D49-00, A61L9-015, A61L101-10
【公开号】CN204352745
【申请号】CN201420672888
【发明人】王程
【申请人】杭州程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