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7248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点胶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公开涉及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点胶治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将两个物体粘接到一起的时候,通常会用到点胶治具对其中一个物体进行定位,以方便通过点胶将另一物体与该物体粘接到一起。点胶的理想效果是点的整齐漂亮,但是使用目前的点胶治具进行点胶时,胶体会从两个物体之间溢出很多,溢胶难以控制,且溢出的胶体会粘到点胶治具上,胶体跟点胶治具粘到一起,不好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点胶治具,用以实现避免溢出的胶体粘到点胶治具上。
[0004]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点胶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物体的第一粘接面的位置固定的限位空间,所述第一粘接面是第一物体上用于与第二物体的第二粘接面相粘接的表面;其中,所述限位空间的朝向所述第二粘接面的开口周缘的上表面和所述开口周缘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防粘层。
[000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空间的所述开口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粘接面、所述第二粘接面平行。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空间的所述开口所在平面,到通过预设厚度的胶体与所述第一粘接面粘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二粘接面之间的第一距离等于或小于预设值。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空间的所述开口所在平面比第一粘接面高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等于所述预设厚度与所述第一距离之间的差值。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值等于或小于0.5毫米。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值等于0.2毫米、0.15毫米或者0.1毫米。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粘层包括防粘涂层或者防粘镀层。
[0011]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点胶治具,在溢出胶体与点胶治具接触的位置设置有防粘层,可避免溢出的胶体与点胶治具粘接在一起,很容易将溢出的胶体与点胶治具分离,方便用户使用。
[001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14]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15]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点胶治具的结构图。
[0016]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点胶治具的效果示意图。
[0017]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点胶治具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1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点胶治具,如图1所示,包括治具本体1,治具本体I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物体2的第一粘接面20的位置固定的限位空间3,第一粘接面20是第一物体2上用于与第二物体4的第二粘接面40相粘接的表面;
[0020]其中,限位空间3的朝向第二粘接面40的开口周缘的上表面31和上述开口周缘的内侧壁32上设置有防粘层5。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防粘层可以实施为防粘涂层或者防粘镀层。其中,有关0.5mm间隙,然后可以缩小到0.2,0.15,0.1的那个部分。
[0022]不用防粘接涂层的时候,需要将这个间隙要做的很大,防止治具和胶粘到一起。间隙做的大了,胶就会溢出来,很不规则,治具用了防粘接涂层以后,这个间隙可以做的很小。这样可以利用治具对溢胶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溢胶均匀。如果需要溢胶均匀的围绕在被粘物的周围,也可以采用这个方式的治具。
[0023]参考图2所示,上述点胶治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4]将第一物体I放置于限位空间3内,限位空间3的空间形状与第一物体2适配,因而可以限制住第一物体2的位置不动,从而将第一物体2的第一粘接面20的位置固定;
[0025]在第一物体2的第一粘接面20上涂覆胶体6 ;
[0026]将第二物体4的第二粘接面40覆盖至涂覆有胶体6的第一粘接面20上,通过适当的挤压,将第一粘接面20和第二粘接面40粘接在一起,同时一部分胶体会溢出到上表面31和内侧壁32上,由于上表面31和内侧壁32上设置有防粘层,因此,溢出的胶体不会与点胶治具粘接在一起,很容易将溢出的胶体与点胶治具分离。
[0027]可见,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点胶治具,在溢出胶体与点胶治具接触的位置设置有防粘层,可避免溢出的胶体与点胶治具粘接在一起,很容易将溢出的胶体与点胶治具分离,方便用户使用。
[002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限位空间3的上述开口所在平面33与第一粘接面20、第二粘接面40可相互平行,这样,可使得两侧溢出的胶体相当,且防粘层依然能避免溢出的胶体与点胶治具粘接在一起。另外,对于一些应用场合,如需要将第一粘接面20和第二粘接面40非平行地粘接在一起时,即限位空间3的上述开口所在平面33与第一粘接面20平行、但与第二粘接面40不平行时,如图3所示,上述点胶治具依然可以避免两侧溢出的胶体与点胶治具粘接在一起。
[0029]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空间3的上述开口所在平面33,到通过预设厚度H的胶体6与第一粘接面20粘接在一起的第二粘接面40之间的第一距离Dl等于或小于预设值。其中,第一距离Dl实际上就是溢出的胶体的厚度,也就是说要把溢出的胶体的厚度控制在预设值以内,预设值可根据需要来设置。实际操作时,可根据预设厚度的大小、第一物体的高度来设计点胶治具中限位空间的高度,使得溢出的胶体的厚度等于或小于预设值,避免溢出的胶体过多,影响美观。
[003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限位空间3的上述开口所在平面33比第一粘接面20高第二距离D2,该第二距离D2等于上述预设厚度H与上述第一距离Dl之间的差值,这样可以使得胶体有一部分容纳于限位空间内部,方便控制上述溢出的胶体的厚度等于或小于预设值,方便用户实施。
[0031]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预设值等于或小于0.5毫米。例如,预设值等于0.2毫米、
0.15毫米、0.1毫米等0.2毫米以内的值,这样不仅可保证粘接效果,而且可使得溢出的胶体较少,更加美观。
[0032]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0033]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主权项】
1.一种点胶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物体的第一粘接面的位置固定的限位空间,所述第一粘接面是第一物体上用于与第二物体的第二粘接面相粘接的表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空间的朝向所述第二粘接面的开口周缘的上表面和所述开口周缘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防粘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空间的所述开口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粘接面、所述第二粘接面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空间的所述开口所在平面,到通过预设厚度的胶体与所述第一粘接面粘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二粘接面之间的第一距离等于或小于预设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空间的所述开口所在平面比第一粘接面高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等于所述预设厚度与所述第一距离之间的差值。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值等于或小于0.5毫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值等于0.2毫米、0.15毫米或者0.1毫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层包括防粘涂层或者防粘镀层O
【专利摘要】本公开是关于点胶治具,用以实现避免溢出的胶体粘到点胶治具上。该点胶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物体的第一粘接面的位置固定的限位空间,所述第一粘接面是第一物体上用于与第二物体的第二粘接面相粘接的表面;其中,所述限位空间的朝向所述第二粘接面的开口周缘的上表面和所述开口周缘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防粘层。上述点胶治具,在溢出胶体与点胶治具接触的位置设置有防粘层,可避免溢出的胶体与点胶治具粘接在一起,很容易将溢出的胶体与点胶治具分离,方便用户使用。
【IPC分类】B05C13-00
【公开号】CN204380944
【申请号】CN201420848239
【发明人】韩高才, 高原, 许多, 孙信华
【申请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