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烟气干式除尘的灰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8737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烟气干式除尘的灰斗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干式烟气除尘的灰斗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烟气除尘系统的工艺流程中,烟尘从除尘器进风口装置进入除尘器,在除尘器内部通过粉尘荷电或过滤粉尘等形式将粉尘收集在收尘装置或过滤装置上,通过振打装置或喷吹清灰装置将收集的灰尘储存在除尘器下部的灰斗中,经输送装置将储灰定期输送出。
[0003]现有技术中,大型燃煤电站机组排放烟气量大,粉尘粘结性能变化大,造成灰斗出口壁板处容易粘壁、结拱,造成出口堵塞,从而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烟气除尘的灰斗结构。它可以在储灰容积满足工作要求的状况下,通过逐步增加灰斗壁的坡度和截面形状,减少壁面摩擦阻力,以改善粉尘的流动性,避免壁板内壁的粘壁、结拱、堵塞。
[000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
[0006]一种用于烟气干式除尘的灰斗结构,它包括置于灰斗顶端截面为矩形的入灰腔以及置于灰斗底端外壁处的加热装置和气力清灰装置。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入灰腔下方置有截面为圆形的双曲线腔,入灰腔与双曲线腔之间连接有上截面为方形逐渐过渡到下截面为圆形的连接腔。
[0007]在上述灰斗结构中,所述双曲线腔从上至下由截面为圆形的几个截板拼接而成,连接腔与双曲线腔连接处的外壁用环带加强固定。
[0008]在上述灰斗结构中,所述双曲线腔壁板的倾角不小于70° ~80°。
[0009]在上述灰斗结构中,所述双曲线腔的高度为灰斗总高度的1/4~1/3。
[001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1]1.灰斗壁倾角向出口方向加大,减少了壁面阻力和因截面收缩而产生的摩擦阻力,符合粉尘的流动特性。
[0012]2.灰斗出口处倾角大,减少结拱的可能性,改善粉尘的流动性。
[0013]3.灰斗上部采用矩形形式空腔,可满足灰量容积要求,灰斗下部采用双曲线形式空腔,可满足粉尘流动倾角的要求,灰斗中部采用上截面为方形逐渐过渡到下截面为圆形的连接腔过渡,可满足溜灰顺畅要求。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看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用于烟气干式除尘的灰斗结构,它包括置于灰斗顶端截面为矩形的入灰腔I以及置于灰斗底端外壁处的加热装置5和气力清灰装置6。入灰腔I下方置有截面为圆形的双曲线腔2,双曲线腔2从上至下由截面为圆形的几个截板拼接而成。入灰腔I与双曲线腔2之间连接有上截面为方形逐渐过渡到下截面为圆形的连接腔3,连接腔3与双曲线腔2连接处的外壁用环带4固定加强。双曲线腔2壁板的倾角不小于70° -80°,双曲线腔2的高度为灰斗总高度的1/4~1/3。
[0018]本实用新型运行时,烟尘首先坠落在矩形的入灰腔I中,途经上截面为方形逐渐过渡到下截面为圆形的连接腔3,进入双曲线腔2后经卸灰装置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可减少壁面阻力,保障灰的流动性,减少灰结拱的可能性。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烟气干式除尘的灰斗结构,它包括置于灰斗顶端截面为矩形的入灰腔(1)以及置于灰斗底端外壁处的加热装置(5)和气力清灰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灰腔(I)下方置有截面为圆形的双曲线腔(2),入灰腔(I)与双曲线腔(2)之间连接有上截面为方形逐渐过渡到下截面为圆形的连接腔(3 )。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烟气干式除尘的灰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曲线腔(2)从上至下由截面为圆形的几个截板拼接而成,连接腔(3)与双曲线腔(2)连接处的外壁用环带(4)加强固定。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烟气干式除尘的灰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曲线腔(2)壁板的倾角不小于70° ~80°。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烟气干式除尘的灰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曲线腔(2)的高度为灰斗总高度的1/4~1/3。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烟气干式除尘的灰斗结构,涉及烟气除尘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置于灰斗顶端截面为矩形的入灰腔以及置于灰斗底端外壁处的加热装置和气力清灰装置。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入灰腔下方置有截面为圆形的双曲线腔,入灰腔与双曲线腔之间连接有上截面为方形逐渐过渡到下截面为圆形的连接腔。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储灰容积满足工作要求的状况下,通过逐步增加灰斗壁的坡度和截面形状,减少壁面摩擦阻力,以改善粉尘的流动性,避免壁板内壁的粘壁、结拱、堵塞。
【IPC分类】B03C3-88, B01D46-42
【公开号】CN204395690
【申请号】CN201420812546
【发明人】张英春, 马秀芳, 王珊珊, 单涛, 王树德
【申请人】同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