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臭气净化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38933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臭气净化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臭气净化设备,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生活污水处理站通常位于居住区、休闲活动区、学校或其他场所,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后实现水污染物的降解,避免污染水体环境,但由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味却经常造成污水站周边大气环境的二次污染,而这些区域通常也是环境敏感区域,所以迫切需要有生活污水站臭气净化技术和设备。
[0003]目前常用的臭气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吸附法、化学洗涤法、离子法、催化燃烧法、除臭溶液除臭法等。
[0004]物理吸附法:采用活性炭、沸石等多孔介质吸附恶臭物质,以活性炭应用最为广泛。该方法工艺较为简单,一次性投入少,但介质使用寿命短(一旦饱和需再生,甚至更换),处理效率不稳定,对高浓度臭气处理效率较低。
[0005]化学洗涤法:利用化学药液与臭气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臭物质,以达到除臭目的。该方法见效快,但运行费用高,且存在二次污染。
[0006]除臭溶液除臭法:利用天然植物除味液吸附空气中的异味分子,并与异味分子发生聚合、分解等化学反应,使之失去臭味。该方法设备安装简便,建设周期短,投资低,但效率低,且天然植物除味液属于消耗产品,后续运行费用高。
[0007]离子法:利用高频高压静电特殊脉冲放电产生高密度高能活性离子,高能活性离子与臭气接触,打开臭气分子化学键,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气体达到净化的目的。该方法处理设备体积相对较小,自重轻,适用于布置紧凑、场地狭小等场合,但设备一次性投入成本较大,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0008]催化燃烧法:一种通过将臭气加热氧化消除有机物废气污染物的方法,在有催化剂条件下废气在温度300?500°C和滞留时间0.4?0.5s的条件下被催化燃烧,分解为无臭气体,此仅适用于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气。需要外加燃料等,能耗太大,一次投入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9]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臭气净化设备,除臭效率高、处理彻底、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运行费用低。
[00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臭气净化设备,该设备包括具有净化气出口的主体,与主体连通的废气吸入单元,及位于主体内且从主体底部依次相上设置的汽水混合单元、隔水脱水单元及内置接种生物活性炭单元;所述主体的净化气出口位于生物活性炭单元上,所述废气吸入单元包括管道与管道连通的吸入风机,所述管道一端具有开口,而开口后侧设置有风机,该开口与风机配合形成废气进口,所述管道另一端伸入至主体内并与汽水混合单元连通。
[0012]进一步,所述汽水混合单元为充满混合水的汽水混合室,该汽水混合单元位于主体底部并与开设在主体一侧的入水口连通,从而形成废气的汽水混合结构。
[0013]进一步,所述汽水混合单元的混合水的PH值保持在8.5-9.0范围内。
[0014]进一步,所述隔水脱水单元位于汽水混合单元上,该隔水脱水单元包括折流挡水板及层托板,从而形成汽水分离结构,其中所述层托板位于折流挡水板上方,该折流挡水板及层托板具有缝隙。
[0015]进一步,所述内置接种生物活性炭单元为位于隔水脱水单元上方的生物炭。
[0016]进一步,所述主体上还开设有水样检测口及排水口,而所述水样检测口开设在汽水混合单元处,而排水口开设在主体底部。
[0017]生活污水站产生的废气主要含有短链有机废气、硫化氢等,其通过静音风机将污水站收集后的气体送入臭气净化设备中,废气首先进入汽水混合单元,通过调节一定PH值(碱性8.5)中去除可溶性臭气,再通过隔水脱水单元,将水分从气体中分离,水滴回至汽水混合单元;而后气体进入生物活性炭单元内,系统设置均匀布气,首先利用活性炭吸附原理对异味废气进行吸附固定处理,再利用接种繁殖形成的生物复合菌,吞噬消化废气污染物,形成无毒无异味的气体,随尾气排放,使得固定在活性炭空隙内部的废气得到有效分解,并使得吸附空间重新得到清理恢复,再次投入新的吸附固定周期,以此循环使用,实现废气的净化处理,从而达到彻底消除废气及异味的目的。汽水混合室的混合水需定期更换,并保持其PH值在8.5 (波动不超过0.5)。臭气处理装置根据处理废气处理量需求相应有多种尺寸规格配备,满足各个气量的要求。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19]本处理装置采用物理、生物处理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一定PH值的水吸附溶解可溶性气体,再通过附着在反应器内填料上的微生物,利用生物复合菌在新陈代谢过程、吞噬作用将废气中的污染物降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和微生物细胞质。该技术除臭效率高、处理彻底、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运行费用低,是一项理想绿色除臭技术。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臭气净化设备,该设备包括具有净化气出口 11的主体1,与主体I连通的废气吸入单元2,及位于主体I内且从主体I底部依次相上设置的汽水混合单元3、隔水脱水单元4及内置接种生物活性炭单元5,其中所述主体I上还开设有水样检测口 12及排水口 13,而所述水样检测口 12开设在汽水混合单元3处,而排水口 13开设在主体底部。
[0023]请参阅图1所示,前述所述主体I的净化气出口 11位于生物活性炭单元5上,所述废气吸入单元包2括管道21与管道21连通的吸入风机22,所述管道21 —端具有开口,而开口后侧设置有风机22,该开口与风机配合形成废气进口 20,所述管道21另一端伸入至主体I内并与汽水混合单元3连通。
[0024]请参阅图1所示,前述汽水混合单元3为充满混合水的汽水混合室,该汽水混合单元位于主体底部并与开设在主体一侧的入水口 31连通,从而形成废气的汽水混合结构,所述汽水混合单元3的混合水的PH值保持在8.5-9.0范围内。
[0025]请参阅图1所示,前述隔水脱水单元4位于汽水混合单元3上,该隔水脱水单元4包括折流挡水板41及层托板42,从而形成汽水分离结构,其中所述层托板42位于折流挡水板41上方,该折流挡水板41及层托板42具有缝隙。
[0026]请参阅图1所示,前述内置接种生物活性炭单元5为位于隔水脱水单元4上方的生物炭。
[0027]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原理及步骤;
[0028]生活污水站产生的废气主要含有短链有机废气、硫化氢等,其通过静音风机将污水站收集后的气体送入臭气净化设备中,废气首先进入汽水混合单元3,通过调节一定PH值(碱性8.5)中去除可溶性臭气,再通过隔水脱水单元4,将水分从气体中分离,水滴回至汽水混合单元3 ;而后气体进入生物活性炭单元5内,生物活性炭单元5设置均匀布气,首先利用活性炭吸附原理对异味废气进行吸附固定处理,再利用接种繁殖形成的生物复合菌,吞噬消化废气污染物,形成无毒无异味的气体,随尾气排放,使得固定在活性炭空隙内部的废气得到有效分解,并使得吸附空间重新得到清理恢复,再次投入新的吸附固定周期,以此循环使用,实现废气的净化处理,从而达到彻底消除废气及异味的目的。汽水混合室的混合水需定期更换,并保持其PH值在8.5 (波动不超过0.5);其中该设备根据处理废气处理量需求相应有多种尺寸规格配备,满足各个气量的要求。
[0029]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主权项】
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臭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具有净化气出口的主体,与主体连通的废气吸入单元,及位于主体内且从主体底部依次相上设置的汽水混合单元、隔水脱水单元及内置接种生物活性炭单元;所述主体的净化气出口位于生物活性炭单元上,所述废气吸入单元包括管道与管道连通的吸入风机,所述管道一端具有开口,而开口后侧设置有风机,该开口与风机配合形成废气进口,所述管道另一端伸入至主体内并与汽水混合单元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臭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混合单元为充满混合水的汽水混合室,该汽水混合单元位于主体底部并与开设在主体一侧的入水口连通,从而形成废气的汽水混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臭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混合单元的混合水的PH值保持在8.5-9.0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臭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脱水单元位于汽水混合单元上,该隔水脱水单元包括折流挡水板及层托板,从而形成汽水分离结构,其中所述层托板位于折流挡水板上方,该折流挡水板及层托板具有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臭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接种生物活性炭单元为位于隔水脱水单元上方的生物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臭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还开设有水样检测口及排水口,而所述水样检测口开设在汽水混合单元处,而排水口开设在主体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站臭气净化设备,该设备包括具有净化气出口的主体,与主体连通的废气吸入单元及位于主体内且从主体底部依次相上设置的汽水混合单元、隔水脱水单元及内置接种生物活性炭单元;所述废气吸入单元包括管道与管道连通的吸入风机,管道一端具有开口,而开口后侧设置有风机,该开口与风机配合形成废气进口,所述管道另一端伸入至主体内并与汽水混合单元连通。本处理装置采用物理、生物处理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一定PH值的水吸附溶解可溶性气体,再通过附着在反应器内填料上的微生物,利用生物复合菌在新陈代谢过程、吞噬作用将废气中的污染物降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和微生物细胞质,具有除臭效率高、处理彻底、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运行费用低。
【IPC分类】B01D53-84
【公开号】CN204447744
【申请号】CN201520002425
【发明人】陈燕贵, 曾德城, 李金坡
【申请人】厦门科林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