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摇血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5460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摇血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自动摇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医院检验室里,有的检验项目需要将采出的人体血液与相关试剂在试管内混合均匀;目前,检验室一般是医务人员拿着试管进行摇晃,长时间的机械式的重复动作不仅成了医务人员繁重的工作,而且造成医务人员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另外,人体血液与相关试剂的混合程度达不到准确检验的要求,影响检验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摇血装置,以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供工作效率低;同时,使人体血液与相关试剂的混合更均匀,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自动摇血装置,包括外支架和内支架,且内支架左右两侧的上部中间通过转轴安装在外支架上;所述内支架上方内部设有上定位板,所述上定位板内设有用于定位试管的橡胶套;所述内支架底部设有用于支撑试管的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内设有用于放置试管的聚氨酯缓冲座,所述聚氨酯缓冲座的厚度为5-10mm ;所述下支撑板底部设有与所述转轴垂直布置的条形永磁铁,所述条形永磁铁下方设有与条形永磁铁平行布置的条形电磁铁,所述条形电磁铁与振荡电路、开关和电源构成了一个产生变化磁场的电路。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氨酯缓冲座的厚度为6_8mm。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摇血装置可以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实用性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自动摇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自动摇血装置中电路原理图。
[0010]图中:1-外支架、2-内支架、3-上定位板、4-橡胶套、5-试管、6-下支撑板、7-聚氨酯缓冲座、8-条形永磁铁、9-条形电磁铁、10-振荡电路、11-开关、12-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2]请参阅图1-2,一种自动摇血装置,包括外支架I和内支架2,且内支架2左右两侧的上部中间通过转轴安装在外支架I上;所述内支架2上方内部设有上定位板3,所述上定位板3内设有用于定位试管5的橡胶套4 ;所述内支架2底部设有用于支撑试管5的下支撑板6,所述下支撑板6内设有用于放置试管5的聚氨酯缓冲座7,所述聚氨酯缓冲座的厚度为5-10mm,有效防止试管在晃动中破碎;所述下支撑板6底部设有与所述转轴垂直布置的条形永磁铁8,所述条形永磁铁8下方设有与条形永磁铁8平行布置的条形电磁铁9,所述条形电磁铁9与振荡电路10、开关11和电源12构成了一个产生变化磁场的电路。
[00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支架1、内支架2、上定位板3和下支撑板6的材质均为塑料。
[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产生振荡磁场的电路使条形永磁铁8摆动,进而带动内支架2在外支架I内摆动,达到摇晃试管的目的;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实用性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0015]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自动摇血装置,包括外支架和内支架,且内支架左右两侧的上部中间通过转轴安装在外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上方内部设有上定位板,所述上定位板内设有用于定位试管的橡胶套;所述内支架底部设有用于支撑试管的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内设有用于放置试管的聚氨酯缓冲座,所述聚氨酯缓冲座的厚度为5-10mm ;所述下支撑板底部设有与所述转轴垂直布置的条形永磁铁,所述条形永磁铁下方设有与条形永磁铁平行布置的条形电磁铁,所述条形电磁铁与振荡电路、开关和电源构成了 一个产生变化磁场的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缓冲座的厚度为6_8mm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摇血装置,包括外支架和内支架,且内支架左右两侧的上部中间通过转轴安装在外支架上;所述内支架上方内部设有上定位板,所述上定位板内设有用于定位试管的橡胶套;所述内支架底部设有用于支撑试管的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内设有用于放置试管的聚氨酯缓冲座,所述聚氨酯缓冲座的厚度为5-10mm;所述下支撑板底部设有与所述转轴垂直布置的条形永磁铁,所述条形永磁铁下方设有与条形永磁铁平行布置的条形电磁铁,所述条形电磁铁与振荡电路、开关和电源构成了一个产生变化磁场的电路。该自动摇血装置可以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实用性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IPC分类】B01F11-00, B01F13-08
【公开号】CN204564023
【申请号】CN201520207645
【发明人】焦月新, 林小兰, 吴伟晴, 廖淑萍
【申请人】深圳市人民医院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