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9481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除尘用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压静 电除尘器的全电场动态优化控制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直流电源。
背景技术
电除尘器是利用电力将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含尘气流在电 除尘器中的净化过程可分三阶段1、气体电离和粉尘荷电在电晕极与收 尘极之间施加直流高电压,使电晕极附近的气体电离,产生大量正负离子。 在电晕区,正离子立即被电晕极吸过去,负离子则因受电场力的驱使向收 尘极移动。2、粉尘沉积荷电粉尘到达收尘极后,放出负电荷并沉积。3、 清灰将粉尘集入灰斗。
电源是电除尘器关键的部件之一。目前的电除尘用三相电源具有供电 平衡、电能利用率高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的不足之处。首先,其主控
芯片采用16位单片机或以下配置,其抗干扰性差、数据采样速度慢、图形 显示能力弱;其次,其整流变压器原边采用加电抗器的结构设计,使用中, 电除尘器损耗大、噪声大、工艺复杂、故障率高;再次,不能接受如锅炉 负荷信号、烟气浊度信号、电场温度信号,也缺少与其它控制器之间进行 智能数据交换及通讯,其功能单--、能效低和管理能力弱;最后,无降电 压振打功能。所以,有必要对目前的电除尘器用三相高压电源作些改进和 创新,以克服上述存在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解决了现有的三相电 源抗干扰性能差、数据采样速度慢、图形显示能力弱、使用电抗器噪声大、 损耗大、故障率高等问题,还具有功率因数高、输出的直流电压脉动小、 提高输出直流电压和电流的优点,并通过锅炉负荷和排放浊度信号等参与 控制及增加降电压振打功能,提高除尘效率、降低排放浓度、节能、降低 振打频率、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包括 主回路开关,与电源相连,由断路器和接触器串接而成; 双向可控硅回路,与主回路开关、输入输出板及三相高压硅整流器相
连;
三相高压硅整流器,通过该整流器得到的直流高压经过电阻滤波后输 入电除尘器;
输入输出板,与三相高压硅整流器、振打板相连;
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与输入输出板相连,数字 信号处理控制器自动调节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实现缓慢开启和关闭,然 后跳开接触器,使主回路冲击條至最低。
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采用32位微机芯片。
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具备与集控系统 及其它控制器间的智能数据交换及通讯功能。
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龟源,输入输出板接受锅炉负荷信号、烟气浊度信号、电场温度信号,经处理后输至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参与控制。
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通过输入输出板、 振打板实现对除尘器的降电压振打。
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三相高压硅整流器采用高阻抗结构, 包括一次和二次线圈。
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振打板由执行机构控制并保护,执行 机构由断路器、热继电器、接触器组成。
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振打板由执行机构控制并保护,执行 机构由双向可控硅组成。
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执行机构的断路器、热继电器及接触 器封装后并入振打板。
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执行机构的双向可控硅封装后并入振 打板。
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的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通过主回 路开关和双向可控硅回路,实现缓慢开启和缓慢关闭负荷,然后跳开接触 器,使主回路冲击降至最低程度,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控制器采用DSP28XX即32位工业微机芯片,提高其抗干扰性能、数据采样 速度及图形显示能力。整流变压器釆用高阻抗结构设计,提高了整流变压 器的效率,克服了损耗大、噪声大、工艺复杂、故障率高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不仅接受如锅炉负荷信号、烟气 浊度信号、电场温度信号并参与精确控制,而且控制器与集控系统及其它 控制器之间也能进行数据交换及通讯。本实用新型同时具备降电压振打功
能,提高除尘效率、降低排放浓度、大幅节能、降低振打频率和延长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除了上述优点外,还兼容了普通 三相电源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功能示意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输出板功能示意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振打板功能示意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中,主回路开关l、双向可控硅回路2、三相高压硅整流器3、 DSP (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4、 I/O (输入输出)板5、振打板6、振打电机一 次执行机构7、电除尘器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l、 2、 3、 4所示,主回路开关1与电源A、 B、 C相连, 主回路开关1由断路器和接触器串接而成;双向可控硅回路2与主回路开 关1、输入输出板5及三相高压硅整流器3相连,双向可控硅回路2采用一 体型双向可控硅结构。三相高压硅整流器3通过电阻Rl与电除尘器8相连; 输入输出板5与三相高压硅整流器3、振打板6相连,在三相高压硅整流器3中,电阻R2、 R3和R4为电压取样和电流取样,其取样信号通过I/O板5 处理后,输入DSP控制器4,形成一个闭环自动控制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控 制器4与输入输出板5相连,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4采用DSP28XX即32位 工业微机芯片。电源A、 B、 C通过主回路开关l的断路器和接触器,经过 由DSP控制器4控制导通角的双向可控硅回路2,输入三相高压硅整流器3 的初级绕组输入端,副边升压后通过6只高压硅堆桥式整流,得到负极性 的直流高压,然后经过电阻Rl滤波输入电除尘器8。
如图2所示,DSP控制器4的控制流程简述主控制器CPU通过数据 放大、调理、隔离接口电路采集I/0板的外界信号,同时采集键盘的输入控 制信号后,主控制器CPU通过RAM存储器、时钟与数据存储器进行数据 存储与运算, 一方面将运算结果通过I/O板向外输送信号,另一方面通过 13305液晶控制在液晶屏上显示图形和参数,同时通过二个串口与集控系统 和另外的控制器进行相互通讯。
锅炉负荷信号、烟气浊度信号、电场温度信号输至I/O板5调制后, 输入DSP控制器4参与控制。DSP控制器4带有集控系统接口及多控制器之 间的通讯接口 。 DSP控制器4通过I/O板5转换,将阴阳极振打信号由振打 板6调制放大,直接控制电机回路的接触器,使阴阳极振打电机根据DSP 控制器4的运算智能控制。振打板6将DSP控制器4的信号转变成可自动 操作振打电机一次执行机构的信号。与振打板6相连的振打电机一次执行 机构7由一个断路器、热继电器、接触器组成,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动、停 止和保护。
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振打电机一次执行机构7中的执行部分采用
双向可控硅智能控制,实现软关断,该结构无机械触点,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将振打电机一次执行机构7中的执行部分, 如实施例一的断路器、热继电器、接触器或实施例二的双向可控硅采用封 装器件加入振打板6中,集成到电路板上。这样,不仅提高集成度,而且 故障率低、使用或替换方便。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
权利要求1、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包括主回路开关,与电源相连,由断路器和接触器串接而成;双向可控硅回路,与主回路开关、输入输出板及三相高压硅整流器相连;三相高压硅整流器,通过该整流器得到的直流高压经过电阻滤波后输入电除尘器;输入输出板,与三相高压硅整流器、振打板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与输入输出板相连,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自动调节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数字 信号处理控制器采用32位微机芯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数字 信号处理控制器与集控系统及其它控制器相联。
4、 根据权利要求l一3任一项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其特征在于输入输出板与锅炉负荷信号、烟气浊度信号、电场温度信号的取样电路相联。
5、 根据权利要求l一3任一项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与振打板相联。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其特征在于三相 高压硅整流器采用高阻抗结构,包括一次和二次线圈。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振打 板由执行机构控制并保护,执行机构由断路器、热继电器、接触器组成。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振打 板由执行机构控制并保护,执行机构由双向可控硅组成。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执行 机构的断路器、热继电器及接触器封装后并入振打板。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执 行机构的双向可控硅封装后并入振打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除尘用电源技术领域,涉及电除尘用三相高压电源,包括主回路开关,与电源相连,由断路器和接触器串接而成;双向可控硅回路,与主回路开关、输入输出板及三相高压硅整流器相连;三相高压硅整流器,通过该整流器得到的直流高压经过电阻滤波后输入电除尘器;输入输出板,与三相高压硅整流器、振打板相连;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与输入输出板相连,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自动调节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实现缓慢开启和关闭,然后跳开接触器,使主回路冲击降至最低。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三相电源抗干扰性能差、数据采样速度慢、图形显示能力弱、使用电抗器噪声大、损耗大、故障率高等问题。
文档编号B03C3/66GK201064737SQ20072010871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5日
发明者施小东, 施建伟, 施秦峰, 洁 王, 祝建军 申请人:金华大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