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罐印刷机的损罐剔除机构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17210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罐印刷机的损罐剔除机构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金属罐印刷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金属罐印刷机的损罐剔除机构和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损罐是指由于罐身存在凹凸而不能在印刷机的芯轴上安装到位的金属罐,它不能正确承印,且容易对橡胶布、光漆印辊造成损伤。目前的金属罐印刷机在检测到损罐后,一般采用整体拖离,即将安装有芯轴转盘、传输转盘等的底板用大气缸整体顶推,避免损罐与橡胶布和光漆印辊接触,再在后段输罐区将损罐用压力气吹除。这种剔除方法的缺陷是:(1)由于底板整体拖动,耗能大,且易造成机件磨损;(2)底板拖离后再复位周期较长,为保证产品质量,一般一次吹除5罐,造成误损浪费大。

近年来美国STOLLE公司的CONCORD印罐机采用了损罐单独剔除方案,即每1组芯轴各自组成1个可转动机构,在检测到损罐后,用气缸顶动拨杆,芯轴偏转,使损罐避开橡胶布和光漆印辊,再在后段输罐区将损罐用压力气吹除。这种剔除方法可以保证单独剔除损罐,而不造成误损,但增加了芯轴构造的复杂程度和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使用简便、控制准确的金属罐印刷机的损罐剔除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属罐印刷机的损罐剔除机构,包括机架、芯轴转盘、两段可动式芯轴和芯轴离位器,所述的芯轴转盘和芯轴离位器均安装在机架上,两段可动式芯轴固定在芯轴转盘上,两段可动式芯轴后部的芯轴滚轮能随芯轴转盘的转动而沿机架上的凸轮槽进行滚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段可动式芯轴包括芯轴、芯轴支座和滚轮支座,所述的芯轴和芯轴支座均为中空结构且相互连通,芯轴支座通过定位杆可伸缩地安装在滚轮支座上,芯轴支座顶部安装有离位滚轮,芯轴支座底部通过压缩弹簧与滚轮支座连接,芯轴支座上安装有抽真空装置,滚轮支座后面安装有与机架上凸轮槽配合运动的芯轴滚轮;

所述的芯轴离位器包括离位器底座、快速气缸、推动支板和离位滚轮导板,所述的离位器底座上安装有快速气缸,推动支板上固定有离位滚轮导板,快速气缸的活塞杆与推动支板固定连接,离位器底座两端对称安装有与推动支板固定连接的且可往复运动的弹簧轴,离位器底座上安装有弹簧座,复位弹簧设置在弹簧座内并嵌套在弹簧轴外。

其中,所述的芯轴安装在芯轴支座前端并设有若干个载罐轴承。

其中,每根定位杆的顶端和底端均与调整螺母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的滚轮支座底部通过若干根导杆固定在芯轴转盘上。

其中,所述的芯轴支座底部中间和滚轮支座顶部的对应位置均设有弹簧安装部,压缩弹簧设置在弹簧安装部内。

其中,所述的压缩弹簧内嵌套有与芯轴支座内腔连通的中空管,中空管通过滚轮支座内的吸气通道与抽真空装置的吸气管连接。

其中,所述的定位杆共有四根且分别设置在矩形芯轴支座的四角处。

其中,所述的定位杆通过直线轴承安装在芯轴支座内。

其中,所述的弹簧轴通过无油轴承安装在离位器底座内。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当损罐运行在印刷区段和光漆区段时,相对应的芯轴离位器顶推两段可动式芯轴,将该芯轴顶离原轨道,损罐与橡胶布和光漆印辊脱离接触,再在后段输罐区将损罐用压力气吹除。本发明中的芯轴为两段可动式结构,改变了通常芯轴一体式结构型式而分为两段,两段之间用定位杆与直线轴承联接,正常运作时,相互间距以弹簧和螺母调定,当装载损罐运行在印刷区段和光漆区段时,受芯轴离位器顶推而间距缩小,将损罐带离橡胶布和光漆印辊。本发明中的芯轴离位器采用带电磁阀的快速气缸推动滚轮导板顶起芯轴,避免损罐承印,越过印刷区段或光漆区段后,气缸复位,以保障其它罐的正常印刷。

本发明的优点为:1、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2、容易运行,能耗低;3、剔罐动作准确,无浪费;4、可调性好,适用面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两段可动式芯轴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两段可动式芯轴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两段可动式芯轴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芯轴离位器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芯轴离位器的俯视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芯轴离位器的立体图。

图中,1-载罐芯轴,2-芯轴支座,3-离位滚轮,4-调整螺母,5-直线轴承,6-定位杆,7-芯轴滚轮,8-压缩弹簧,9-滚轮支座,10-导杆;

11-离位器底座,12-弹簧轴,13-无油轴承,14-弹簧座,15-复位弹簧,16-快速气缸,17-推动支板,18-离位滚轮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金属罐印刷机的损罐剔除机构,包括机架、芯轴转盘、两段可动式芯轴和芯轴离位器,所述的芯轴转盘和芯轴离位器均安装在机架上,两段可动式芯轴固定在芯轴转盘上,两段可动式芯轴后部的芯轴滚轮(7)能随芯轴转盘的转动而沿机架上的凸轮槽进行循环滚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两段可动式芯轴包括芯轴(1)、芯轴支座(2)和滚轮支座(9),所述的芯轴(1)和芯轴支座(2)均为中空结构且相互连通,所述的芯轴(1)安装在芯轴支座(2)前端并设有若干个载罐轴承,载罐轴承可以是前端一个、后端两个,能安装金属罐并提高稳定性,芯轴支座(2)呈正方体形且通过四角处的四根定位杆(6)可伸缩地安装在滚轮支座(9)上,定位杆(6)上套设有直线轴承(5)以减少阻力,且每根定位杆(6)的顶端和底端均与调整螺母(4)螺纹连接,通过调整螺母(4)可调节芯轴支座(2)的最大伸缩距离,芯轴支座(2)顶部安装有离位滚轮(3),所述的芯轴支座(2)底部中间和滚轮支座(9)顶部的对应位置均设有弹簧安装部,芯轴支座(2)通过设置在弹簧安装部内的压缩弹簧(8)与滚轮支座(9)连接,压缩弹簧(8)内嵌套有与芯轴支座(2)内腔连通的中空管,中空管通过滚轮支座(9)内的吸气通道与抽真空装置的吸气管连接,滚轮支座(9)后面安装有与机架上凸轮槽配合运动的芯轴滚轮(7),滚轮支座(9)底部通过若干根导杆(10)固定在芯轴转盘上;

在两段可动式芯轴结构中,芯轴(1)和载罐轴承用于套装金属罐,定位杆(6)和直线轴承(5)保障上下两段运动定位及维持上、下段的定位精度,压缩弹簧(8)可以保持常规状态时芯轴(1)的承印刚度,以及出现损罐时接受芯轴离位器作用而回缩的机能,芯轴滚轮(7)则引导芯轴组件沿凸轮槽轨迹运动,导杆(10)用于引导芯轴组件在芯轴转盘中径向运动定位,离位滚轮(3)接受芯轴离位器的顶推而使上段靠近下段,使载罐芯轴(1)避离常规轨迹,承载的损罐不与橡胶布或光油印辊接触;常规印刷的高度H与刚度由调整螺母(4)调定。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芯轴离位器包括离位器底座(11)、快速气缸(16)、推动支板(17)和离位滚轮(3)导板(18),所述的离位器底座(11)上安装有快速气缸(16),快速气缸(16)设有控制气路的电磁阀,推动支板(17)上固定有离位滚轮(3)导板(18),快速气缸(16)的活塞杆与推动支板(17)固定连接,离位器底座(11)两端对称安装有与推动支板(17)固定连接的且可往复运动的弹簧轴(12),为减少阻力在弹簧轴(12)上套设有无油轴承(13),离位器底座(11)上安装有弹簧座(14),复位弹簧(15)设置在弹簧座(14)内并嵌套在弹簧轴(12)外。

芯轴离位器的运动机理:芯轴离位器的滚轮导板与芯轴组件上的离位滚轮(3)配合使用,正常状态时,滚轮导板不与离位滚轮(3)接触,不影响芯轴(1)运行。芯轴离位器根据其所使用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印刷区段芯轴离位器或光漆区段芯轴离位器。芯轴离位器由气缸传动,通过快速气缸(16)的活塞杆动作实现推动支板(17)的推进,推动支板(17)的回位则由复位弹簧(15)进行,滚轮导板的前侧型面与对应区段的离位滚轮(3)运动轨迹相同,长度为单罐承印或承涂光油的长度。

当金属罐印刷机检测到损罐,向电磁阀发送延时启动指令,当承载损罐的芯轴组件运行至印刷或光漆区段时,快速气缸(16)动作,滚轮导板被推进,将离位滚轮(3)及与其紧固的芯轴(1)顶离原轨道,因而损罐不与橡胶布或光油印辊接触,离开该区段后,气缸即复位,滚轮导板与离位滚轮(3)重新脱离接触而不影响正常罐的承印和承涂光油。

本发明的特点为:1、设立两段可动式结构的芯轴组件;2、在印刷区和光漆区分别安装芯轴离位器;3、在后段输罐区设置1个高压气吹嘴;4、建立损罐检测、芯轴离位器、高压吹嘴的通讯联络及程序执行功能。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