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自动分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5000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粽叶自动分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粽叶自动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食品使用叶片(如粽叶、荷叶)来包装制作,利用叶片的清香来提高食品色香味,如粽子、寿司、糕点等食品(下文以粽叶为例阐述)。

不同种类的食品对粽叶的规格大小有不同的要求。粽叶的生长有一定的季节性,短期内大量的粽叶产出,而新鲜粽叶难以存储必须及时处理,这对生产组织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由于粽叶的尺寸大小不同,往往需要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粽叶进行分选。现有的机械化粽叶处理设备,只能对粽叶进行清洗,不能进行分选。现有的粽叶分类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分选。工人在流水线工位上根据尺寸表对粽叶进行判断,然后按照不同大小规格分类摆放,工作量大、重复劳动易疲劳,长时间工作容易出现疏漏,同时,人工分选效率低,制约了现代化订单响应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出错率低的粽叶自动分选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粽叶自动分选装置,包括分选辊子组和落料器,分选辊子组包括第一辊子、第二辊子、第三辊子和换向器,所述第二辊子设于第一辊子和第三辊子之间,所述换向器设于第三辊子出料侧,所述第一辊子和第三辊子均由滚轴与长滚筒组成,长滚筒固接在滚轴上,所述第二辊子包括滚轴、压筒和短滚筒,压筒和短滚筒设于滚轴的一端,压筒与滚轴空套连接,短滚筒与滚轴固接,短滚筒与压筒之间的间距小于被分选出的粽叶宽度;所述落料器包括分选平台,分选平台上设有分选孔,分选孔位于第三辊子的出料侧,且位于换向器的一侧,所述分选辊子组设于分选平台的上方,分选辊子组与分选平台接触。

进一步,所述分选孔为矩形孔。

进一步,所述分选孔下方设有托盘。

进一步,所述压筒和短滚筒的数量分别为两组,第一组设于第二辊子的滚轴的一端,另一组设于第二辊子的滚轴的另一端,且换向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分选孔的上端和下端。

进一步,所述分选辊子组的数量为多组,多组分选辊子组依次排布,每组分选辊子组的出料侧均设有分选孔,多组分选辊子组中第二辊子的压筒和短滚筒之间的间距沿粽叶传送方向依次减小。

进一步,每组分选辊子组中第二辊子的滚轴两端均设有一组压筒和短滚筒,每个分选孔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换向器。

进一步,所述换向器由换向辊子和换向电机组成,换向辊子与换向电机连接,换向辊子垂直于第一辊子、第二辊子、第三辊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对大批量粽叶按规格自动分选,将人工分选变成机械化自动分选,工作效率高,出错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分选粽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是图4所示实施例分选粽叶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主视图。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9是图7所示实施例分选粽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3,本实施例包括分选辊子组1和落料器2,分选辊子组1包括第一辊子101、第二辊子102、第三辊子103和换向器104,第二辊子102设于第一辊子101和第三辊子103之间,换向器104设于第三辊子103的出料侧,第一辊子101和第三辊子103均由滚轴与长滚筒组成,长滚筒固接在滚轴上,由滚轴带动长滚筒转动,第二辊子102包括滚轴1021、压筒1022和短滚筒1023,压筒1022和短滚筒1023设于滚轴1021的一端,压筒1022与滚轴1021通过滚动轴承空套连接(空套连接指的是两者之间是套接,且两者之间没有随动关系,即其中一者转动时,另一者不随之转动),短滚筒1023与滚轴1021固接,短滚筒1023与压筒1022之间的间距略小于被分选出的粽叶宽度。短滚筒1023与压筒1022下方为被分选粽叶,当短滚筒1023与压筒1022之间的间距略小于被分选的粽叶宽度,短滚筒1023与压筒1022才能压住被分选粽叶宽度方向的两侧。

换向器104由换向辊子和换向电机组成,换向辊子与换向电机连接,换向辊子垂直于第一辊子101、第二辊子102、第三辊子103。

落料器2包括分选平台201,分选平台上设有分选孔202,分选孔为矩形孔,分选孔202平行于第一辊子101、第二辊子102、第三辊子103,分选孔202位于第三辊子103的出料侧,且位于换向器104上侧,分选孔202下方设有托盘203,分选辊子组1设于分选平台201的上方,分选辊子组1与分选平台201接触。

还设有基座3,分选辊子组1和落料器2设于基座3内。

本实施例中,分选辊子组1的数量为一组,压筒1022和短滚筒1023的数量为一组。

本实施例只能分选出一种特定大小的粽叶。

本实施例粽叶自动分选装置与粽叶排序装置配合使用,粽叶自动排序装置将杂乱放置的粽叶作平面旋转至与传送方向平行,并将排序好的粽叶传送至分选装置,分选装置对排序好的粽叶分选。

具体分选过程如下:

经粽叶排序装置排序好的粽叶逐一传送至分选平台201,并在第一辊子101的推力下向前经过第一辊子101、第二辊子102、第三辊子103,当粽叶运动至如图3所示位置时,旋转的第一辊子101对粽叶末端产生向前的推力F3,旋转的第三辊子103对粽叶前端产生向前的推力F5,若粽叶的宽度略大于短滚筒1023与压筒1022之间的间距,则短滚筒1023与压筒1022分别作用于粽叶两侧(粽叶宽度方向的两侧),旋转的短滚筒1023对粽叶下侧产生向前的推力F4,压筒1022对粽叶产生向下的压力,压筒1022由粽叶运动带动旋转,并不对粽叶产生主动推力,由于推力F4不通过粽叶的质心,则粽叶表面产生力矩T2,粽叶在力矩作用下由纵向状态旋转至横向状态(分选平台201的长度为S,长度方向为纵向,分选平台201的宽度为L,宽度方向为横向),并在第三辊子103的推力作用下向前运动,当运动至换向器104的上侧时,换向器104对粽叶产生向上(横向)的推力F6,即换向电机带动换向辊子转动,转动的换向辊子对粽叶产生向上(横向)的推力F6,粽叶由纵向运动状态换向至横向运动状态(分选平台201的长度方向为纵向,分选平台201的宽度方向为横向),在推力F6作用下经分选孔202落入托盘203中。

实施例2

参照图4-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压筒1022和短滚筒1023的数量分别为两组,第一组设于第二辊子102的滚轴1021的一端,另一组设于第二辊子102的滚轴1021的另一端,且换向器10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分选孔202的上端和下端。上下两组压筒和短滚筒同时对粽叶进行分选。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参照图7-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分选辊子组1的数量为三组,三组分选辊子组依次排布,每组分选辊子组的出料侧均设有分选孔,三组分选辊子组中第二辊子的压筒和短滚筒之间的间距沿粽叶传送方向依次减小,且每组分选辊子组中第二辊子的滚轴两端均设有一组压筒和短滚筒,每个分选孔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换向器。其余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能够从大到小依次分选三种特定大小尺寸的粽叶。分选过程与实施例1略有不同。

粽叶运动至分选辊子组下方时,当粽叶的宽度略大于短滚筒1023与压筒1022之间的间距,则该组分选辊子组分选出粽叶,过程同实施例1;当粽叶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短滚筒1023与压筒1022之间的间距,则短滚筒1023与压筒1022不能同时对粽叶提供压力和推力,粽叶表面不会形成旋转力矩,粽叶会在第一辊子101和第三辊子103的推力下水平向前运动,运动至下一个分选辊子组,以此类推,直至该分选辊子组的短滚筒1023与压筒1022之间的间距略小于粽叶的宽度,粽叶被分选出来。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