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空壳及干瘪核桃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9973发布日期:2018-08-04 13:11阅读:12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桃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除空壳及干瘪核桃的设备。



背景技术:

去除优质核桃中含有的空壳核桃及干瘪核桃是核桃商品化处理的一种方式。目前,去除优质核桃中的空核桃及干瘪核桃时,主要靠人手工挑拣,挑拣过程中人工必须一个一个掂量核桃是空核桃、干瘪核桃还是优质核桃。核桃手工挑拣速度较慢,而且容易漏捡;近几年,电商为了保证核桃的品质、提高信誉、增加销售量,对核桃中的空果核桃及干瘪核桃的含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传统的手工挑选效率低,且品质远远不能满足电商的要求。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去除优质核桃中的空核桃及干瘪核桃时,主要靠人手工挑拣,挑拣过程中人工必须一个一个掂量核桃是空核桃、干瘪核桃还是优质核桃;传统的手工挑选效率低,且品质远远不能满足电商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去除空壳及干瘪核桃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去除空壳及干瘪核桃的设备设置有电机安装架,电机和风机通过螺栓与电机安装架连接,电机与风机通过过盈配合连接,电机安装架通过螺栓与机架连接;

下回风管通过螺栓与风机连接,卸料箱通过卸料箱连接件与机架连接,卸料箱左端面通过螺栓与上回风管连接,卸料箱右端面通过螺栓与进料管连接,进料管通过进料管加固件与机架连接;进料斗通过进料斗连接件与机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卸料箱下端面通过螺栓与出料斗连接。

进一步,所述出料斗通过螺栓与自动卸料器组合装置连接。

进一步,所述进料斗的出口处安装有振动给料器,振动给料器通过螺栓与机架连接,料槽通过螺栓与振动给料器连接,料槽的入口端位于进料斗的下方,料槽的出口端位于进料管的入口端。

进一步,所述上回风管与下回风管之间安装有手动风量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该去除空壳及干瘪核桃的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核桃从进料斗落入振动给料器,振动给料器将核桃单层平铺输送至吸风口。调节管道风量阀的角度,根据同一等级优质核桃、干瘪核桃及空壳核桃的重量差,优质核桃依靠重力掉落至优质核桃收纳盒中被收集。空壳核桃和干瘪核桃被风吸至管道上方的卸料仓中,卸料仓下部安装有自动卸料器,干瘪核桃和空核桃经自动卸料器自动落入空核桃和干瘪核桃的收纳盒中。实现空核桃和干瘪核桃的自动排出。采用振动给料器给料作为给料设备,通过调节电压的大小可以实现物料的进给速度,同时保证物料可单层平铺给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去除空壳及干瘪核桃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电机安装架;3、电机;4、风机;5、下回风管;6、手动风量调节阀;7、上回风管;8、卸料箱连接件;9、卸料箱;10、出料斗;11、自动卸料器组合装置;12、进料管;13、进料斗;14、进料斗连接件;15、料槽;16、振动给料器;17、进料管加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该去除空壳及干瘪核桃的设备设置有电机安装架2,电机3和风机4通过螺栓与电机安装架2连接,电机3与风机4通过过盈配合连接,电机安装架2通过螺栓与机架1连接;

下回风管5通过螺栓与风机4连接,卸料箱9通过卸料箱连接件8与机架1连接,卸料箱9左端面通过螺栓与上回风管7连接,卸料箱9右端面通过螺栓与进料管12连接,进料管12通过进料管加固件17与机架1连接;进料斗13通过进料斗连接件14与机架1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卸料箱9下端面通过螺栓与出料斗10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出料斗10通过螺栓与自动卸料器组合装置11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进料斗13的出口处安装有振动给料器16,振动给料器16通过螺栓与机架1连接,料槽15通过螺栓与振动给料器16连接,料槽15的入口端位于进料斗13的下方,料槽15的出口端位于进料管12的入口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上回风管7与下回风管5之间安装有手动风量调节阀6;适应横径不同大小的核桃且方便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工作时,首先接通风机4、振动给料器16的电源,调节手动风量调节阀6的角度,将物料倒入进料斗13,在重力的作用下,物料从进料斗13流进料槽15,在振动给料器16的作用下,料槽15内的物料单层平铺满整个料槽15槽面,并被输送至进料12管的入口处,进料管12中有气吸式气流,在重力和气吸式气流的作用下,优质核桃下降,空核桃和干瘪核桃被气吸式气流顺着进料管12吸入卸料箱9,再从卸料箱9流进出料斗10,通过自动卸料器组合装置11将其自动排出设备。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