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甩油设备使用的甩油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1606发布日期:2018-09-14 21:40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甩油设备使用的甩油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冷镦完毕的螺母紧固件上附着有不少润滑油,润滑油的存在会使得后续处理工艺出现杂质进而导致质量下降影响生产,且润滑油在冷镦中可以重复利用,直接浪费会使得成本上升,因此需要通过甩油设备来回收再利用,这其中又分为缸体和甩油桶,通常两者是分开的,当前常用的甩油桶为上部开口,甩油时设备上也容易沾油,通过人工收集时只能将甩油桶倾斜导致油易沾留在衣物上,并且紧固件通常较重,上端开口倒料使得操作较为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倒料方便的甩油设备使用的甩油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甩油设备使用的甩油桶,包括配合甩油设备使用的桶体以及设置在桶体下方的桶底盖;桶体包括镂空的壁面、上端面以及下端面,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桶底盖覆盖在第一开口上;桶底盖一端与第一开口铰接,桶底盖另一端通过活动拉杆扣合在第一开口上。

优选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均设置有通孔;活动拉杆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以及第三支杆,第一支杆以及第二支杆分别与第三支杆的两端夹角连接,第三支杆依次穿过两个端面上的通孔,第一支杆架设在上端面上,第二支杆架设在下端面上。

优选的,桶底盖设置有楔块。

优选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开口。

优选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吊环以及倒V形的吊杆,吊杆两端分别与两个吊环连接。

优选的,桶体内侧设置有加强柱。

优选的,加强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优选的,桶底盖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的,桶体内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层。

优选的,桶底盖设置有第二缓冲层。

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甩油设备使用的甩油桶通过设置第一开口,并设置桶底盖封住第一开口,方便甩油完毕的紧固件直接从底部释放,避免了将笨重的甩油桶倾斜从上方取料,倒料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甩油桶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甩油桶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甩油设备使用的甩油桶,包括桶体1以及桶底盖2。桶体1包括镂空的壁面11、上端面12以及下端面13,下端面13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4方便甩油完毕的紧固件直接从下方倒出,桶底盖2可活动的覆盖在第一开口14上。桶底盖2与旋转座12配合实现旋转的传动。桶底盖2一端与第一开口14铰接防止两者脱离,桶底盖2另一端通过活动拉杆3扣合在第一开口14上,防止在甩油时桶底盖2与第一开口14分开。并且桶底盖2设置有楔块21,通过楔块21使得活动拉杆3能轻松的压紧桶底盖2并使得两者不会轻易分离。桶底盖2设置有凹槽或者卡扣(图中未标出)。桶底盖2通过凹槽或者卡扣实现与甩油设备的嵌合。并最终实现甩油设备带动桶底盖2转动,桶底盖2进而带动桶体1转动的目的。在此高速转动下,甩油桶中的紧固件附着的油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出并从镂空的壁面11飞出进入甩油设备回收。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端面12以及下端面13均设置有通孔15;活动拉杆3包括第一支杆31、第二支杆32以及第三支杆33,第一支杆31以及第二支杆32分别与第三支杆33的两端夹角连接,第三支杆33依次穿过两个端面上的通孔15,第一支杆31架设在上端面12上,第二支杆32架设在下端面13上。这样设计方便工作人员通过转动第一支杆31转动第三支杆33,进而带动第二支杆32,最终使得第二支杆32与桶底盖2的配合发生变化,实现底端第一开口14的开或者闭。并且第一支杆31和第二支杆32的存在也使得活动拉杆3不会轻易的与甩油桶分离,简单实用。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上端面12设置有第二开口16。方便从上方第二开口16倒入待甩油的紧固件,避免了从第一开口14倒入紧固件时需把甩油桶倒立的不便。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上端面12设置有两个吊环17以及倒V形的吊杆18,吊杆18两端分别与两个吊环17连接。方便使用行车或起重机吊起转运较重的甩油桶,节省人力。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桶体1内侧设置有加强柱19。加强柱19的数量可以视载荷布置一根或者多根,加强上端面12和下端面13的连接,防止甩油过程中甩油桶因离心力过大而变形。多个加强柱19之间可设置连接杆(图中未标出)连接。通过所述的连接杆和加强柱19共同形成立体的刚性搭接结构,使得结构稳固。所述的连接杆可以水平设置也可以倾斜设置。加强柱以及所述连接杆可为金属杆,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桶体1固定一体。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作为直接承重的构件,桶底盖2可设置有加强筋22,以防止在紧固件的重力作用下出现变形。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桶体1内侧表面上可设置有第一缓冲层4;桶底盖2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缓冲层5,防止较重的紧固件与甩油桶的直接撞击,减少质量隐患。第一缓冲层4应当注意不干涉到壁面11的镂空的部位,以免影响出油效果。第一缓冲层4与第二缓冲层5的应不会留存油渍。第一缓冲层4与第二缓冲层5可为胶质层、塑料涂层的一种。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