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条的分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9385发布日期:2019-11-12 23:08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竹条的分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条的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竹材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这种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的茎秆部分木质化,顺纹抗拉强度较高,平均约为木材的2倍,单位重量的抗拉强度约为钢材的3~4倍,其具备的优异性使其逐步成为木材的替代品。作为建筑用材,每60根竹子便可代替1立方米木材。目前,我国竹材产业连年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增速保持10%以上,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企业创新及新技术、新品开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开发竹资源的积极性非常高,竹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全球木材供应逐渐降低,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竹产品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消费品之一。我国竹资源培育和加工利用技术引领世界,在全球竹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国天然林禁伐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中国木材供给量每年大约减少2亿立方米,供需缺口每年约为4.5亿立方米,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紧张,在部分领域实施“以竹代木”切实可行。

竹材加工利用有多种用途,如竹材层压板可制造机械耐磨零件等;竹木复合板曾制成第一架竹材单翼高级教练机;竹材人造板可作工程材料。竹材也是造纸、制纤维板和醋酸纤维、硝化纤维的重要原料。竹炭表面硬度高于木炭,可用于冶炼工业和制取活性炭。但目前竹材的加工利用领域还较为局限,竹板是中国竹产业的主要代表产品。

竹板多采用竹条拼接压制而成。而用来生产竹板的竹条,为了达到所需的强度必须具备一定的纤维密度,一般取材于3年以上竹龄的竹筒,竹材的取材往往是通过竹围判断是否可以进行砍伐。然而自然环境生长出来的竹材即使是同竹围也存在密度的差异,所以加工好的竹条在制板前要进行挑选。

传统的竹条挑选方法是通过工人手工“掂重”来判断竹条的竹龄是否达到要求,因为竹龄越大,密度越高,同尺寸竹条的重量越大,从而淘汰掉竹龄不够的嫩竹条或竹龄过大的老竹条(竹条竹龄过小则强度较低,而竹龄过大则弹性较差)。该方法生产效率低,且判断方式过于主观,不具备规范化,也极其考验工人的经验水平。

滑板运动起源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冲浪运动在陆地上的延伸。作为极限运动的鼻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这种很“酷”的运动,2016年滑板还成为了奥运会的指定项目。

滑板主要由板面、砂纸、支架、PU、轮子、桥端螺母、桥钉、缓冲垫、轴承等组成。而板面是滑板部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大多数板面是7层板,是用7层薄板胶合在一起的。板面的选择对滑板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对滑板材料的研究开发也达到了穷及一切的地步。枫木、硬塑、铝合金、玻璃纤维,甚至高科技的碳素复合材料都被用来试制滑板。但最终抗冲击性能好、弹性高、重量轻、成本低的板面才能担负起新一代滑板材料的历史使命。而专业板对所有各部件的强度以及各种性能指标要求更高。

随后竹制滑板问世,其弹性好、耐磨,承重可达200公斤,对于几乎没有竹子生长的欧美地区,一进入当地市场就倍受青睐。现今市场上的竹滑板的板面为了保证强度大,质量轻,大多采用纯薄竹板或薄竹板与其他材料交错叠加胶合压制而成。而用于制薄竹板的薄竹条质量轻,人工挑选难度大。

与此同时,滑板的板面的上表面、底部与中间部分使用的薄竹片往往有所不同,往往为了提高接触弹性和耐磨性,板面的上表面、底部使用的为接近竹青面的薄竹条制成的薄竹板,而板面的中间部分使用的则为纯竹黄部分的薄竹条制成的薄竹板。同时,由于密度、弹性和强度以及减重需求,往往需要的接近竹青面的薄竹条的厚度与纯竹黄部分的薄竹条厚度不同。对于此要求的挑选淘汰瑕疵品的工序更是难上加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获得所需纤维密度和厚度的竹条的一种竹条的精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竹条的分选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设于竹条精刨机输出端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所述的第二输送带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下方;所述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输送路径中分别设有重量感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量感应装置包括称量台,称量台的下方设有重量感应器;所述的称量台设有除瑕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瑕机构包括分别设于各称量台一侧的推板;所述的称量台的末端设有感应触发开关,感应触发开关的位置可根据被称量竹条的长短设置触发位点,当竹条输送至该触发位点时,重量感应器开始工作,从而避免了称量误差;所述的称量台与推板相对应的一侧设有瑕疵品输送带。

竹条的分选装置的除瑕参考值:根据竹条的规格,计算每规格竹条的重量值,以密度复合要求的四年龄竹条为例,每立方约为600公斤;三年龄竹条每立方约为500公斤;两年龄竹条每立方约为400公斤;例如,一根规格为2100㎜*22㎜*6㎜的竹条,四年龄竹条的重量约为220克;三年龄竹条的重量约为180克;两年龄竹条的重量约为140克;则竹条分选装置设置重量大于180克即可分选出三年龄竹条和四年龄竹条,或再设置重量大于220克即可将四年龄竹条分选而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分别包括支架,所述的称量台的底部分别铰接于各支架;所述的除瑕机构包括设在称量台下方且位于铰接件轴向一侧的顶杆;所述的称量台的末端设有感应触发开关。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可通过机械称重筛选剔除去不符合竹龄要求的竹条,获得所需密度的竹条,较传统人工手掂挑选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2、支架;15、重量感应器;16、瑕疵品输送带;17、感应触发开关;18、推板;19、称量台;20、第二输送带;21、第一输送带;22、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由图1至图2可知,一种竹条的分选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分别设于竹条精刨机输出端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所述的第二输送带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下方;所述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输送路径中分别设有重量感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量感应装置包括称量台,称量台的下方设有重量感应器;所述的称量台设有除瑕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瑕机构包括分别设于各称量台一侧的推板;所述的称量台的末端设有感应触发开关,感应触发开关的位置可根据被称量竹条的长短设置触发位点,当竹条输送至该触发位点时,重量感应器开始工作,从而避免了称量误差;所述的称量台与推板相对应的一侧设有瑕疵品输送带。

竹条的分选装置的除瑕参考值:根据竹条的规格,计算每规格竹条的重量值,以密度复合要求的四年龄竹条为例,每立方约为600公斤;三年龄竹条每立方约为500公斤;两年龄竹条每立方约为400公斤。

实施例2:

由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分别包括支架,所述的称量台的底部分别铰接于各支架;所述的除瑕机构包括设在称量台下方且位于铰接件轴向一侧的顶杆;所述的称量台的末端设有感应触发开关。

余同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