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轮组合式烟草除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0517发布日期:2019-08-27 20:5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辊轮组合式烟草除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除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辊轮组合式烟草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烟草行业的发展,对原烟纯净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原烟的纯净度直接影响卷烟的配方和成品的品质,因此卷烟企业对打叶复烤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烟叶在进入复烤之前,基本上用麻片包装,外面用麻绳捆绑,在复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混入烟叶包装使用的麻绳或金属件等杂物,经过打叶复烤后,麻绳、麻线变成头发丝状的麻丝,清除此类丝状杂物十分困难,但烟草成品中若混入此类杂物会就会直接影响卷烟的燃烧、吸味,造成烟质下降,口感不纯,更严重还会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危害;而金属件会对后期的切丝作业造成严重影视,甚至损坏切丝设备。

因此,在卷烟制丝工艺中,除杂是保证卷烟质量的关键工序。目前已存在多种烟草除杂装置,对金属类杂物主要采用永久磁铁和金属探测器,对块状的塑料、纸皮等杂物主要使用异物智能剔除系统。总的来说,结构简单的装置除杂效果不完全,结构复杂的除杂装置往往能达到较好的除杂效果,烟叶品质能得到保证,但这类除杂装置未能科学地配置,导致其结构复杂,投入成本大,并影响整体杂物剔除效率。

如公告号CN20340751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提高烟草除杂机杂物剔除效率的装置,该装置主要由一振动输送机、一星辊输送机和一烟草除杂机依序组成;所述星辊输送机包括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轮辊及一位于轮辊下方的输送底带,多个轮辊中的第一轮辊为圆辊,其余的轮辊为星辊。于该星辊输送机的最后一支轮辊的出料端设置有一横向烟块剔除输带机。所述星辊输送机输送底带具有连接振动输送机的振槽的出料端和连接烟草除杂机的进料端,输送段及振动输送机振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烟草除杂机的有效宽度,出料段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烟草除杂机的有效宽度。

该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除杂机杂物剔除率和杂物剔除能力,但是其星辊输送机在打散输送烟叶过程中,会同时造成烟叶的破碎和断裂,影响烟叶品质,且其配设的烟草除杂机对杂物的剔除效率也较低。

如公告号CN20505621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烟草制品除杂装置,设置在输入输送机出口下侧,包括输送带和两个传动辊,输送带套设在两个传动辊上,其中右侧的传动辊位于输入输送机出口的右下方,左侧的传动辊为磁铁辊,磁铁辊的右下方设有杂物收集箱;磁铁辊由磁铁、轴和不锈钢外壳三部分组成;杂物收集箱左侧边位于磁铁辊中心的正下方;杂物收集箱沿输送带传动方向的宽度值大于磁铁辊的直径值。

该技术方案可有效剔除烟草制丝线生产过程中铁磁类金属杂物,但是其往往需要与其他类型的除杂机配合使用,造成整体布置复杂,且杂物剔除效率低。

如公告号CN20268045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多层烟叶精选除杂机,包括架体,设于架体上的皮带输送机,设于架体上并位于皮带输送机上方的移动式除杂输送辊,移动式除杂输送辊在皮带输送机上方纵向设置多台。移动式除杂输送辊包括框架,安装在框架内的其上带便利扣的辊筒及驱动机,框架上的每一辊筒通过其辊筒轴及轴两端的轴承安装在框架上,每一辊筒轴的一端设传动轮,传动轮上设传动带,其中一辊筒轴上设有从动轮,该从动轮与驱动机主轴上的主动轮相连接。

该技术方案实现了单层或者多层移动式除杂输送辊的烟叶除杂,可以有效提高烟叶除杂率,但是结构复杂、投入成本大,使用维护不便,并且由于其移动式除杂输送辊的整体结构及辊筒的限制,导致其不能很好满足对麻绳剔除要求,也不能实现对铁丝的混合式除杂,影响整体除杂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轮组合式烟草除杂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辊轮组合式烟草除杂装置,包括振动输送机,所述振动输送机的输送槽内沿其输送方向布置有由除杂辊轮组合排布而成的除杂辊道,除杂辊轮包括丝物除杂辊轮和金属物除杂辊轮,其中金属物除杂辊轮穿插布置在丝物除杂辊轮间;

丝物除杂辊轮为分体式辊轮结构,包括在其辊轴上套设的由两个半辊轮座对接组成的辊轮体,辊轮体的辊面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排列设有多个由弹性材质制成的排齿条,排齿条包括沿辊轮体的轴向延伸设置的基体,基体上设有沿辊轮体径向向外凸出的排齿;

金属物除杂辊轮为磁铁辊轮。

所述丝物除杂辊轮的辊轮体上与排齿条对应处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安装槽,安装槽为T型槽,且排齿条的基体为与其相配合的T型基体,T型基体卡设入对应的T型槽内。

所述丝物除杂辊轮的辊轮体的轴向两端设有定位压盖,定位压盖与辊轮体的对应端面通过圆周布设的螺钉连接,实现对两个半辊轮座的对接固定。

所述定位压盖的周向外沿超出T型槽设置,实现对T型槽内T型基体的卡合。

所述丝物除杂辊轮的半辊轮座的内侧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定位键槽,且辊轴上与定位键槽对应处设有相配合的定位键。

所述丝物除杂辊轮的辊轴在位于其辊轮体的轴向两侧处设有定位轴肩。

所述除杂辊道内丝物除杂辊轮成对相邻布置形成丝物除杂辊轮组,丝物除杂辊轮组和金属物除杂辊轮交替布置。

所述除杂辊轮均通过对应的辊轴及配设的轴承安装在输送槽上,除杂辊轮位于其同一侧的辊轴均向外穿出输送槽并在该穿出端固设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输送槽上的电机以及安装在电机输出轴的主动轮,输送槽的外壁上沿输送方向布设有多个从动轮,从动轮位于相邻的两传动齿轮之间并分别与其相邻两侧的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且位于首端的从动轮与主动轮啮合连接。

所述振动输送机还包括与输送槽固定连接的上槽体机架,以及位于输送槽下方的底架,底架与上槽体机架之间通过布设的摇臂连接;输送槽的端部还连接有激振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丝物除杂辊轮和金属物除杂辊轮的组合布置,且使金属物除杂辊轮穿插布置在丝物除杂辊轮间,不仅能够实现对麻绳、麻线等丝物的除杂剔除,也能够实现对铁丝等金属物的除杂剔除,完成对烟草的组合式除杂,且杂物剔除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中丝物除杂辊轮在其辊轮体的辊面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排列设有多个由弹性材质制成的排齿条,排齿条在旋转过程中使烟片中的麻绳、麻线等丝物粘附勾连在排齿上,实现对丝物的除杂剔除,并且排齿条还能够将烟叶充分松散开,从而可以有效去除被包裹在结团的烟叶内的杂物,并且由于排齿条的结构材质设计及振动输送的配合,能够减少对烟叶的损伤。

并且由于丝物除杂辊轮采用分体式辊轮结构,其辊轮体由两个半辊轮座对接而成,排齿条分布在两个半辊轮座上,从而可在丝物除杂辊轮上粘附勾连较多麻绳情况下,将两个半辊轮座拆除更换新的丝物除杂辊轮,提高作业效率。

丝物除杂辊轮的辊轮体的轴向两端设有定位压盖,定位压盖与辊轮体的对应端面通过圆周布设的螺钉连接,实现对两个半辊轮座的对接固定,方便两个半辊轮座在辊轴上的拆卸及对接安装。

丝物除杂辊轮的半辊轮座的内侧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定位键槽,且辊轴上与定位键槽对应处设有相配合的定位键,方便半辊轮座与辊轴的定位对接,同时实现对半辊轮座的周向转动限位。

丝物除杂辊轮的辊轴在位于其辊轮体的轴向两侧处设有定位轴肩,实现对半辊轮座的轴向限位。

3.本实用新型中物除杂辊轮的辊轮体上与排齿条对应处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安装槽,安装槽为T型槽,且排齿条的基体为与其相配合的T型基体,T型基体卡设入对应的T型槽内,方便排齿条的拆卸更换,从而在检修维护时只更换磨损的排齿条即可,降低使用成本。

并且定位压盖的周向外沿超出T型槽设置,实现对T型槽内T型基体的卡合,定位压盖安装后能够保证对排齿条的轴向限位,定位压盖拆卸后排齿条可直接从一端抽出更换,提高排齿条的拆装效率。

4. 本实用新型中金属物除杂辊轮与丝物除杂辊轮形成位置配合,由于丝物除杂辊轮可不断将烟叶充分松散开使包裹在结团烟叶内的金属杂物露出,而金属物除杂辊轮穿插布置在丝物除杂辊轮间,从而可将烟片中含有的金属物尽可能吸附带出,提高杂物剔除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除杂辊道内丝物除杂辊轮成对相邻布置形成丝物除杂辊轮组,丝物除杂辊轮组和金属物除杂辊轮交替布置,通过该布置丝物除杂辊轮组实现对烟叶的充分松散开,同时丝物除杂辊轮组能够实现对丝状物较好的粘附勾连剔除,之后金属物除杂辊作用将金属物尽吸附带出,进一步提高整体的杂物剔除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丝物除杂辊轮和金属物除杂辊轮布置在振动输送机上,在振动输送下实现烟叶在除杂辊道上的均匀分布,保证剔除效率。

6.本实用新型中除杂辊轮均通过对应的辊轴及配设的轴承安装在输送槽上,除杂辊轮位于其同一侧的辊轴均向外穿出输送槽并在该穿出端固设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而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输送槽上的电机以及安装在电机输出轴的主动轮,输送槽的外壁上沿输送方向布设有多个从动轮,从动轮位于相邻的两传动齿轮之间并分别与其相邻两侧的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且位于首端的从动轮与主动轮啮合连接,通过上述齿轮传动机构的配合,实现了顺序转动也可实现两轮之间的相对运动,并且从动轮的位置设置弥补了因设计传动齿轮之间的而产生的空隙(由于工作空间的局限,传动齿轮不易设计尺寸过大),使用齿轮传动确保了传动比,保证了传动效率,也避免了使用链条所造成的质量隐患,更进一步减少了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装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丝物除杂辊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半辊轮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半辊轮座与排齿条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辊轮组合式烟草除杂装置,包括振动输送机,振动输送机的输送槽1内沿其输送方向布置有由除杂辊轮组合排布而成的除杂辊道,除杂辊轮包括丝物除杂辊轮2和金属物除杂辊轮3,其中金属物除杂辊轮3穿插布置在丝物除杂辊轮2间。

丝物除杂辊轮2为分体式辊轮结构,包括在其辊轴上套设的由两个半辊轮座21对接组成的辊轮体,辊轮体的辊面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排列设有多个由弹性材质制成的排齿条4,排齿条4选用粘附力比较强的弹性材料。排齿条4包括沿辊轮体的轴向延伸设置的基体41,基体41上设有沿辊轮体径向向外凸出的排齿42,分体式辊轮结构的设计使排齿条4分布在两个半辊轮座21上,从而可在丝物除杂辊轮上粘附勾连较多麻绳情况下,将两个半辊轮座21拆除更换新的丝物除杂辊轮,提高作业效率。

本实施例中排齿条4在丝物除杂辊轮2上的安装方式如下:丝物除杂辊轮2的辊轮体上与排齿条4对应处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安装槽,安装槽为T型槽5,且排齿条4的基体为与其相配合的T型基体41,T型基体41卡设入对应的T型槽5内。该安装方式方便排齿条4的拆卸更换,从而在检修维护时只更换磨损的排齿条即可,降低使用成本。

丝物除杂辊轮2的辊轮体的轴向两端设有定位压盖6,定位压盖6与辊轮体的对应端面通过圆周布设的螺钉7连接,实现对两个半辊轮座21的对接固定,方便两个半辊轮座21在辊轴上的拆卸及对接安装。

同时定位压盖6的周向外沿超出T型槽5设置,实现对T型槽5内T型基体41的卡合,定位压盖6安装后能够保证对排齿条的轴向限位,定位压盖只需拆卸一侧,便可将排齿条4直接从一端抽出更换,提高排齿条的拆装效率。

并且丝物除杂辊轮2的半辊轮座21的内侧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定位键槽22,且辊轴上与定位键槽22对应处设有相配合的定位键,方便半辊轮座21与辊轴的定位对接,同时实现对半辊轮座的周向转动限位。

丝物除杂辊轮2的辊轴在位于其辊轮体的轴向两侧处设有定位轴肩23,实现对半辊轮座的轴向限位。

丝物除杂辊轮2通过上述设计,其在旋转过程中带动排齿条4在旋转,使烟片中的麻绳、麻线等丝物粘附勾连在排齿42上,实现对丝物的除杂剔除,并且排齿条4还能够将烟叶充分松散开,从而可以有效去除被包裹在结团的烟叶内的杂物,并且由于排齿条4结构材质设计及振动输送的配合,能够减少对烟叶的损伤。

金属物除杂辊轮3为磁铁辊轮。本实用新型中金属物除杂辊轮3与丝物除杂辊轮2形程位置配合,由于丝物除杂辊轮2可不断将烟叶充分松散开使包裹在结团烟叶内的金属杂物露出,而金属物除杂辊轮3穿插布置在丝物除杂辊轮间,从而可将烟片中含有的金属物尽可能吸附带出,提高杂物剔除效率。

本实施例中,除杂辊道内丝物除杂辊轮2成对相邻布置形成丝物除杂辊轮组,丝物除杂辊轮组和金属物除杂辊轮3交替布置,通过该布置丝物除杂辊轮组实现对烟叶的充分松散开,同时丝物除杂辊轮组能够实现对丝状物较好的粘附勾连剔除,之后金属物除杂辊作用将金属物尽吸附带出,进一步提高整体的杂物剔除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除杂辊轮均通过对应的辊轴及配设的轴承安装在输送槽1上,除杂辊轮位于其同一侧的辊轴均向外穿出输送槽1并在该穿出端固设传动齿轮8;传动齿轮8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输送槽1上的电机9以及安装在电机输出轴的主动轮10,输送槽1的外壁上沿输送方向布设有个相互啮合的从动轮11,从动轮11并与对应的传动齿轮8啮合连接,且位于首端的从动轮11与主动轮10啮合连接。

传动齿轮8及主动轮10和从动轮11的外侧还罩设有护罩板(护罩板在附图中未表示),护罩板与输送槽固定连接,起到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目的。

上述齿轮传动机构的配合,实现了顺序转动也可实现两轮之间的相对运动,并且从动轮11的位置设置弥补了因设计传动齿轮8之间的而产生的空隙(由于工作空间的局限,传动齿轮8不易设计尺寸过大),使用齿轮传动确保了传动比,保证了传动效率,也避免了使用链条所造成的质量隐患,更进一步减少了维修费用。

本实施例的振动输送机还包括与输送槽1固定连接的上槽体机架12,以及位于输送槽1下方的底架13,底架13与上槽体机架12之间通过布设的摇臂14连接;输送槽1的端部还连接有激振器15。

而丝物除杂辊轮2和金属物除杂辊轮3布置在振动输送机上,在振动输送下实现烟叶在除杂辊道上的均匀分布,保证剔除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丝物除杂辊轮和金属物除杂辊轮的组合布置,且使金属物除杂辊轮穿插布置在丝物除杂辊轮间,在烟片由除杂辊道上向前振动输送过程中,丝物除杂辊轮转动实现对麻绳、麻线等丝物的粘附勾连,金属物除杂辊轮转动实现对铁丝等金属物的除杂剔除,完成对烟草的组合式除杂,且杂物剔除效率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