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球团辊筛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78183发布日期:2020-04-14 19:13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球团辊筛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球团辊筛设备。



背景技术:

辊式筛分机是筛分造球机生产的专用设备,是对造球机生产出来的生球通过筛辊之间的间隙进行筛分,使粒度合格的生球进入下一道工序,粒度不合格的生球经过返料皮带返回造球系统。同时生球在筛辊上滚动过程中,强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生球不易破裂,表面粗糙度进一步光滑,减少进炉后的粉尘,筛除生球粉末和不合格大球、大块、杂物等,净化生球入炉,改善炉料透气性,改善职工可视性,便于更好地操作,提高产质量的目的。

从造球机出来的生球用辊筛筛除粒度大于16mm和小于8mm的不合格生球,生球抗压强度要达到≥1.85kg/个球,落下强度(单个生球从0.5m高处落到钢板上反复跌落,直到生球破坏为止的次数)≥10次,符合以上两个指标即为合格生球,并且生球料流波动≤±5t/min。

第二竖炉生球输送流程(原来大球筛和小球筛为分体式,各自独立的两个岗位。生球从球盘滚出后首先落在接球带,经过大球筛,将不合格的大球、大块、杂物进行筛分,返料经、带运送至公共回料带,然后到(辊筛前斜带)带向西输送至小球辊筛进行分离,经过小球筛,筛分不合格的小球、和粉状物料,经小球返料带收集通过带输送至公共回料带,合格粒度生球则由生球大带运送至炉顶,再经过两条皮带、然后由布料机均匀布入炉内。

第二竖炉辊筛大球辊筛与小球辊筛为分体式,各自独立的两个岗位,皮带相互交错。生球通过接球带先进入大球筛,然后通过第二炉辊筛前斜带在进入第二炉小球辊筛,大小球辊筛都需专人看护(大球筛2人、小球筛2人),岗位人员较多,人员得不到优化配置,增加了生产成本、生产环节和危险系数。第二竖炉辊筛皮带机设备(从球盘至炉顶,不包括炉顶布料跑车布料皮带)共有9条皮带,皮带较多不易维护。

大球筛的倾斜角度为10º,小球筛倾斜角度为4º,由于角度较小,生球在辊筛上滚动速度较慢,得不到有效的筛分,而且辊筛筛面上容易拥料、堵料、积料,生球料流波动较大,料流波动为10t/min,不仅筛分效率低,料流不稳,而且增加了工人的清理劳动强度,出现辊筛筛体角度不合适的现象。

生球合格粒度组成为8-16mm,2炉辊筛大球筛为φ103×1300,7根,小球筛φ103×1300,36根,大球筛筛辊之间间隙为20mm,小球筛筛辊间隙为8mm,筛分有效长度为4829mm,筛分面积为6.28m²。由于2炉过筛量每班533t,大球筛、小球筛的返矿量是133t/班,实际产量为400t/班,料流得不到有效的筛分,辊筛经常堵料。生球抗压强度只有4-5次/个球,熟球抗压强度为≤1800n。不仅球团矿产质量较低,而且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出现筛分长度较短的现象。

由于辊筛最高处离开房顶只有900mm,筛体高高度为1405mm。由于安装时高度不符合要求,因此安装时需要把辊筛层房顶拆除,拆除后需用吊车把辊筛吊入安装平台固定好后,然后需要重新制作和浇筑房顶。由于受现场空间限制,不能使用大型机械拆除,只能人工拆除,拆除时间长,施工费用较高。除去拆除费用,产量损失较大,拆除房顶及安装房顶需要停炉20天,每天按产量1500/t计算,每吨球团矿利润按100元,拆除时产量损失为300万元(不含房顶拆除费用和人工费)。而且拆除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检修时工人活动空间有限,检修难度较大,单独换根辊筛时,空间狭小,难以更换,如需整体更换、更换机架或者不易更换的位置,如辊筛前斜带与辊筛的交叉位置的更换则需要拆除房顶,这样不仅增加了检修的难度、成本和周期,而且加大了工人的劳动量,对辊筛的案安装和检修也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球团辊筛设备,具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拆除房顶的施工和避免产量损失等优点,解决了皮带较多不易维护、工人的清理劳动强度过大和辊筛的案安装和检修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拆除房顶的施工和避免产量损失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球团辊筛设备,包括第一竖炉和辊筛筛体,所述第一竖炉的右方设置有第一炉上料大带,所述第一炉上料大带远离所述第一竖炉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炉辊筛下回料带,所述第一炉上料大带远离所述第一竖炉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炉辊筛前斜带,所述第一炉辊筛前斜带远离所述第一炉上料大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炉接球带,所述第一炉辊筛前斜带远离所述第一炉接球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原第二炉接球带,所述原第二炉接球带远离所述第一炉辊筛前斜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新建第二炉辊筛前斜带,所述新建第二炉辊筛前斜带远离所述原第二炉接球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炉筛小球皮带,所述第一炉辊筛下回料带远离所述第一炉上料大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炉和第二炉公共回料带,所述新建第二炉辊筛前斜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有原第三炉接球带,所述第一炉和第二炉公共回料带的左方设置有第二炉筛大球皮带,所述第二炉筛大球皮带的左方设置有第二炉上料大带,所述第二炉上料大带远离所第二炉筛大球皮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炉南北带,所述第二炉南北带远离所述第二炉上料大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炉东西带,所述第二炉东西带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竖炉。

优选的,包括成品球团矿筛分优化技术。

优选的,所述第一炉接球带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炉球盘、已坏炉球盘和原第二炉球盘。

优选的,所述原第三炉接球带外表面设置有原第三炉球盘。

优选的,所述第二竖炉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竖炉链板机。

优选的,所述辊筛筛体的内部设置有滚动轨道,所述述辊筛筛体下设置有四个车轮。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球团辊筛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新型球团辊筛设备,第二炉大、小球筛合并后,工艺得到了优化,减少了生产环节,大、小球筛岗位人员由原来的4名减少到现在的2名。料流波动减少,由原来的10t/min减少到5t/min;辊筛面积增加,提高了14%的筛分面积,减少了拥料和堵料现象。辊筛布置合理,生球质量得到了提高,由原来的1.1kg/个球增加到1.85kg/个球,产量由原来的1200t/天提高到1350t/天,抗压强度由原来的1800n提高到2000n;皮带减少一条,布置简捷方便,易于施工和后期维护;避免了污染环境,减少了辊筛改造的施工周期,由原来的25天减少到10天,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拆除房顶的施工,避免产量损失300余万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辊筛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第三炉接球带、2新建第二炉辊筛前斜带、3第一炉和第二炉公共回料带、4第二炉筛小球皮带、5第二炉筛大球皮带、6第二炉上料大带、7第二炉南北带、8第二炉东西带、9原第二炉接球带、10第一炉接球带、11第一炉辊筛前斜带、12第一炉辊筛下回料带、13第一炉上料大带、14第一竖炉、15第二竖炉、16辊筛筛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新型球团辊筛设备,包括第一竖炉14和辊筛筛体16,辊筛筛体16的内部设置有滚动轨道,述辊筛筛体16下设置有四个车轮,包括成品球团矿筛分优化技术,第一竖炉14的右方设置有第一炉上料大带13,第一炉上料大带13远离第一竖炉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炉辊筛下回料带12,第一炉上料大带13远离第一竖炉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炉辊筛前斜带11,第一炉辊筛前斜带11远离第一炉上料大带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炉接球带10,第一炉接球带1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炉球盘、已坏炉球盘和原第二炉球盘,第一炉辊筛前斜带11远离第一炉接球带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原第二炉接球带9,原第二炉接球带9远离第一炉辊筛前斜带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新建第二炉辊筛前斜带2,新建第二炉辊筛前斜带2远离原第二炉接球带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炉筛小球皮带4,第一炉辊筛下回料带12远离第一炉上料大带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炉和第二炉公共回料带3,新建第二炉辊筛前斜带2的外表面固定连有原第三炉接球带1,原第三炉接球带1外表面设置有原第三炉球盘,第一炉和第二炉公共回料带3的左方设置有第二炉筛大球皮带5,第二炉筛大球皮带5的左方设置有第二炉上料大带6,第二炉上料大带6远离所第二炉筛大球皮带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炉南北带7,第二炉南北带7远离第二炉上料大带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炉东西带8,第二炉东西带8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竖炉15,第二竖炉15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竖炉链板机。

工作流程:该新型球团辊筛设备,分为以下工作流程:

第一步,第二炉大小球筛合并:

s1、把第二炉大小球筛合并,拆除原南北布置的第二炉大球筛和原东西布置的第二炉小球筛,在原第二炉小球筛位置新建南北布置的第二炉大、小球筛。东西布置新建第二炉辊筛前斜带22;

s2、在距新建小球筛北侧第三根辊筛高度500mm的位置上,布置新建第二炉辊筛前斜带22的头轮,在原第二炉接球带尾轮中心800mm处,布置新建第二炉辊筛前斜2的尾轮。当第一炉、原第二炉球盘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供应第一炉的情况下,把新建第二炉辊筛前斜带2的电滚筒变向,这样头轮变尾轮,原3炉球盘(现供第二竖炉15生产)也可以正常供第一竖炉14生产,更有利于生产组织,提高生球料流保障能力;

s3、把原第三炉原接球带1截断,机头变机尾并向北延长5米至2炉辊筛前斜带,生球经第三炉原接球带及新建辊筛斜带运送至新建2炉辊筛筛分,在辊筛下大球筛和小球筛收料仓下方新建筛小球南北带和筛大球南北带,返料由两条小回料带收集后都送到第一炉和第二炉公共回料带3,合格粒度生球直接进入第二炉上料大带6,第二竖炉辊筛皮带机设备(从球盘至炉顶,不包括炉顶布料跑车布料皮带)由原来的九条皮带减少为八条,皮带减少一条,皮带跌料次减少一次。

第二步,优化辊筛角度:

在一般情况下,辊筛都是倾斜安装的,便于排出筛上的物料,但倾角要合适。角度太小,达不到很好的使用效果,角度太大,物料排出太快,物料被筛分的时间缩短,筛分效率就低。当筛面倾斜放着时,可以让颗粒顺利通过的筛孔面积只相当于辊筛间缝隙的水平投影,由此可见,筛面的倾角愈大,使矿粒同时受到的阻碍愈大。因此,筛面的倾角要适当。根据球团矿的安息角(35º)及现场情况,把原大球筛的角度由于原来的10º改为为16º,小球筛的角度4º改为为7º。

第三步,增加辊筛数量:

一般来说,筛面长度和宽度的比值为2-3。对于粗粒级物料的筛分,筛面长度为3.5-4m;对于中细粒级物料的筛分,筛面长度为5-6m;对于物料的脱水和脱介筛分,筛面长度为6-7m;因此,辊筛大球筛辊筛长度不变,小球筛φ108×1300,由原来的36根,增加为42根,大球筛筛辊之间间隙为20mm,小球筛筛辊间隙为8mm,筛分有效长度为5495mm,筛分面积为7.14m²。

第四步,增加辊筛移动装置:

在辊筛筛体16下新增四个可移动轮子,根据辊筛筛体16的重量,通过受力分析,选用36kg道轨,轨道长度为8970mm,滚动轨道南北布置,南北两侧安装有限位,限制轮子南北方向滚动的距离。轨道北侧外伸3100mm。便于安装时进入和检修时拉出预留吊装位置,当安装时,用吊车把辊筛吊装到辊筛所在的二层平台,推到新建炉辊筛前斜带2下方的位置。需要整体更换或检修时推出即可,这样避免了掀房顶的工作量,不仅节约了施工周期,而且节约了施工经费,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给检修工作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

工作原理:该新型球团辊筛设备,通过“2炉大、小球筛合并”、整合大小球辊筛,进一步减少生产环节、职工人数及劳动强度,同时利于生产组织,提高生球料流保障能力,保证生球质量;而且皮带尽量少,布置简捷方便,易于施工和后期维护;通过“优化辊筛角度”。其特征改变大球筛和小球筛的角度,减少料流阻力,料流波动由原来的10t/min减少到5t/min;料流波动减少,提高料流稳定性,提高球团矿产质量。通过“增加辊筛数量”提高了辊筛14%的筛分面积,提高了辊筛的筛分能力。减少了拥料和堵料现象,提高球团矿的质量;通过“增加辊筛移动装置”这样避免了掀房顶的浩大工程量,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约了施工经费,而且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给检修工作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便于辊筛安装和检修。

综上所述,该新型球团辊筛设备,第二炉大、小球筛合并后,工艺得到了优化,减少了生产环节,大、小球筛岗位人员由原来的4名减少到现在的2名。料流波动减少,由原来的10t/min减少到5t/min;辊筛面积增加,提高了14%的筛分面积,减少了拥料和堵料现象。辊筛布置合理,生球质量得到了提高,由原来的1.1kg/个球增加到1.85kg/个球,产量由原来的1200t/天提高到1350t/天,抗压强度由原来的1800n提高到2000n;皮带减少一条,布置简捷方便,易于施工和后期维护;避免了污染环境,减少了辊筛改造的施工周期,由原来的25天减少到10天,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拆除房顶的施工,避免产量损失300余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