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集尘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31163发布日期:2020-11-06 13:51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电集尘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集尘净化器。



背景技术:

高压静电除尘器是以静电净化法进行收捕空气中粉尘颗粒的装置。它的净化工作主要依靠放电极和集尘极这两个系统来完成。当两极间输入高压直流电时在电极空间产生阴、阳离子,并作用于通过静电场的废气粒子表面,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其极性相反的电极移动,并沉积于电极上,达到收尘目的。为达到更高的集尘效果,需要更高的直流电压及放电强度,臭氧量也伴随着增加,而臭氧量需要符合环境标准,这就限制了实现更高的净化效果。目前空气净化器领域,增加采用含碳或其他去除臭氧制剂来吸附臭氧的过滤器,然而弊端是吸附饱和后消除臭氧的效果急剧降低甚至消失。

臭氧(o3)在紫外光辐射下会分解产生活泼的羟基自由基(-oh),羟基自由基(-oh)又能够氧化有机物,因而通过羟基自由基(-oh)能氧化静电除尘净化器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如乙醛酸、丙二酸、乙酸等。此外,紫外线的辐射还能使有机物的分子键发生断裂而直接分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电集尘净化器,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静电除尘净化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静电集尘净化器,设有可发射紫外线的紫外线发射装置,该紫外线发射装置的紫外线发射波长范围在100nm至320nm。

一实施例之中:具有放电极和集尘极,该紫外线发射装置设在近集尘极的一侧。

一实施例之中:具有放电极和集尘极,该紫外线发射装置设在近放电极的一侧。

一实施例之中:该紫外线发射装置为uv汞灯。

一实施例之中:该紫外线发射装置为uvled灯。

一实施例之中:该紫外线发射装置设有防紫外线泄漏的防泄漏机构。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静电除尘净化器高压放电的同时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臭氧(o3)而产生的问题,通过在现有的静电除尘净化器中装上一只可放射紫外线的紫外线发射装置,替代传统采用含碳的除臭氧过滤器,通过紫外线对臭氧的分解,降低臭氧含量,降解有机物,进一步杀菌净化,使静电集尘净化器没有臭氧毒害问题同时具备更高的杀菌消毒作用。紫外线发生装置的制作成本低,应用在静电除尘净化器上能体现出其较高的性价比,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静电集尘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一种静电集尘净化器,设有可发射紫外线的紫外线发射装置1,该紫外线发射装置1的紫外线发射波长范围在100nm至320nm。

该静电集尘净化器具有放电极2和集尘极3,该紫外线发射装置1设在近集尘极3的一侧或近放电极2的一侧。

该紫外线发射装置1可为uv汞灯或uvled灯,或其他能发射紫外线的装置。该静电集尘净化器中可设置一个或多个紫外线发射装置1。

优选地,该紫外线发射装置1设有防紫外线泄漏的防泄漏机构,以避免紫外线泄漏。

本案通过在静电集尘净化器中设置制作成本较低的紫外线发射装置1来分解净化器中产生的臭氧,以降低净化器产生的臭氧对人体的伤害,同时紫外线发射装置1还能进一步起到杀菌净化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静电集尘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可发射紫外线的紫外线发射装置,该紫外线发射装置的紫外线发射波长范围在100nm至32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集尘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放电极和集尘极,该紫外线发射装置设在近集尘极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集尘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放电极和集尘极,该紫外线发射装置设在近放电极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集尘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该紫外线发射装置为uv汞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集尘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该紫外线发射装置为uvled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集尘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该紫外线发射装置设有防紫外线泄漏的防泄漏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电集尘净化器,设有可发射紫外线的紫外线发射装置,该紫外线发射装置的紫外线发射波长范围在100nm至320nm。通过紫外线发射装置发出的紫外线对臭氧进行分解,降低臭氧含量,降解有机物,进一步杀菌净化,使静电集尘净化器没有臭氧毒害问题同时具备更高的杀菌消毒作用,且紫外线发生装置的制作成本低,应用在静电除尘净化器上能体现出其较高的性价比,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蔡洪敏;王跃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漳州万利达众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9
技术公布日:2020.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