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糠提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9858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老糠提粮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大米厂老糠中含有的粮食分离出来的装置。
在将稻谷加工成大米的过程中,谷粒外壳(俗称老糠)被分离出来。由于加工工艺关系,老糠中还混有一定量的粮食,这不仅降低了出米率,还造成粮食浪费。现有技术中,“多级分离稻壳提粮器”在大米厂的实际使用中存在阻力大、效果差、结构复杂操作维修不便的缺陷。这是因为已有技术的装置内弯道多,故其抽吸风力遇到的阻力大,降低了风量;提出来的粮食中带有老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老糠提粮器,具有结构简单、阻力小、提粮效果好、操作简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有带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沉降斗,该沉降斗底部是带透明观察窗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出口端位于导料斗上部,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导料斗底部与吸风分离器上部的一侧连通,吸风分离器中有斜置的筛板且该筛板的高端位于导料斗下方而其低端伸至吸风分离器出料口上方,吸风分离器上部的另一侧与吸风管底端连通且带有插板式风门,所述吸风管上端接至沉降斗的出风口位置,并且在该沉降斗上部置有带斜孔的隔板。
以下结合附图
做出进一步说明。
附说明附图是结构图,在图中1-吸风分离器,8-压力门,2-插板式风门,9-导料斗,3-吸风管,10-筛板,
4-透明观察窗,11-进风口,5-沉降斗,12-出风口,6-隔板, 13-斜孔,7-下料管,14-出料口。
由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有带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沉降斗(5),该沉降斗(5)底部是带透明观察窗(4)的下料管(7),下料管(7)出口端位于导料斗(9)上部,其设计特点是,导料斗(9)底部与吸风分离器(1)上部的一侧连通,所述斗状吸风分离器(1)中有斜置的筛板(10),该筛板(10)的高端位于导料斗(9)下方而其低端伸至所述出料口(14)上方,吸风分离器(1)上部的另一侧与吸风管(3)底端连通并带有插板式风门(2),吸风管(3)上端接至沉降斗(5)的出风口(12)位置,沉降斗(5)上部装有带斜孔(13)的隔板(6)。在下料管(7)下端口安装一个压力门(8),该压力门(8)可采用已有技术之结构,即板式压力门(8)上部铰接在下料管(7)斜端口上部,压力门(8)上焊接有一根近水平横置的丝杆,一端焊在压力门(8)上的该丝杆上有一个可依该丝杆轴向移动的压它(在丝杆上旋转而产生轴向移动)。改变所述压它在丝杆上的轴向位置,可调整压力门(8)的重心,从而改变其开合所需的外力。透明观察窗(4)可用玻璃按已有技术方法制作。筛板(10)可采用已有技术的鱼鳞筛板,并使其倾斜角度可调为宜。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将所述装置串接在大米厂砻谷机风网吸老糠管道中,其串接口分别为出风口(12)和进风口(11),则老糠依附图中箭头A方向吸入沉降斗(5)中,由于隔板(6)和沉降斗(5)的扩张使老糠速度减慢而往下沉降,而隔板(6)上的斜孔(13)使一部份老糠被吸走;较重的粮食和部份老糠下降在隔板(6)底部,因抽吸风力使部份老糠沿图中箭头D方向被吸走;继续下降的粮食和老糠则进入下料管(7)从压力门(8)排出,进入导料(9)、吸风分离器(1),由于筛板(10)的透风和筛分作用,使轻的老糠从筛板上面被风抽吸箭头C、B排出,粮食则经过筛下部落下而由出料口(14)依箭头E排出。调节压力门(8)的压它位置和筛板(10)斜度及风门(2)大小可获得最佳工艺效果。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老糠提粮器,可有效地将老糠中粮食分离出来,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实施例按照附图和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装置,沉降斗(5)进出口尺寸为450×220毫米,长1000毫米,下料角大于60°,隔板(6)高600毫米,筛板(10)为30°至40°可调角度之鱼鳞筛板。
权利要求1.一种老糠提粮器,有带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沉降斗(5),且其底部是带透明观察窗(4)的下料管(7),该管(7)出口端位于导料斗(9)上部,其特征是,导料(9)底部与吸风分离器(1)上部一侧连通,吸风分离器(1)中斜置的筛板(10)且其高端位于导料斗(9)下方而其低端伸至出料口(14)上方,吸风分离器(1)上部另一侧与吸风管(3)底端连通并带有插板式风门(2),吸风管(3)上端接至沉降斗(5)的出风口(12)位置,沉降斗(5)上部装有带斜孔(13)的隔板(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大米厂中将老糠中的粮食分离出来的装置。它的主要结构是,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沉降斗(5)底部是有透明观察窗(4)的下料管(7),管(7)出口端位于导料斗(9)上部,导料斗(9)的底部与吸风分离器(1)上部连通,吸风分离器(1)中有斜置的筛板(10),吸风分离器(1)经吸风管(3)连通至沉降斗(5)出风口(12),风门(2)安装在吸风管(3)下端,沉降斗(5)上部有斜孔(13)的隔板(6)。具有结构简单、阻力小、操作方便、提粮效果好等特点。
文档编号B07B4/02GK2257502SQ96234629
公开日1997年7月9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8日
发明者袁明山 申请人:袁明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