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废旧高聚物制取改性沥青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2398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废旧高聚物制取改性沥青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废旧高聚物制取改性沥青的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沥青由炼油厂的渣油经氧化制取,其物理性质受温度影响很大,冬脆夏软,其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而目前的改性沥青由于受到原材料的限制,如采用SBS·丁苯橡胶进行改性,成本较高,只应用到一些特殊的场合,难以大面积推广,而目前的废旧高聚物如刻旧轮胎等,在大多情况下都作为垃圾丢弃,不仅污染了环境,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废旧高聚物制取改性沥青的工艺方法,使制取改性沥青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能解决目前的废旧高聚物到处丢弃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包含以下过程清洗分类将废旧高聚物中的无机杂质去除干净,保留塑料和橡胶并按塑料和橡胶分成两类;粒化将上述的塑料类置入挤塑机制成条状或用造粒机制成颗粒状,直径或粒径小于或等于20mm,橡胶类则用粉碎机粉碎至小于或等于2mm的颗粒状;制胶取10份渣油与1~3份上述粒化后的废旧高聚物混合,在220~320℃温度下的容器中充分熔化拌匀;氧化在220~255℃温度条件下吹入空气,至针入度达到30~200即制成本发明的改性沥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制取改性沥青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能解决目前的废旧高聚物的污染问题,变废为宝。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将废旧高聚物置入清洗池中进行冲洗,去除其中的无机杂质后烘干水分,分拣出塑料和橡胶两类,将上述的塑料类置入挤塑机制成直径20mm以下的条状,橡胶类则用粉碎机粉碎至2mm以下的颗粒状,取10份渣油与1份上述粒化后的废旧高聚物混合,在250℃温度下的容器中充分熔化拌匀;在230℃温度条件下吹入空气,至针入度达到40即制成本发明的改性沥青。
实施例2将废旧高聚物中的无机杂质清除,分拣出塑料和橡胶两类,将上述的塑料类置入造粒机制成20mm以下颗粒状,橡胶类则用粉碎机粉碎至2mm以下的颗粒状,取10份渣油与3份上述粒化后的废旧高聚物混合,在300℃温度下的容器中充分熔化拌匀;在250℃温度条件下吹入空气,至针入度达到70即制成本发明的改性沥青。
实施例3将废旧高聚物中的无机杂质清除,分拣出塑料和橡胶两类,将上述的塑料类置入造粒机制成15mm以下颗粒状,橡胶类则用粉碎机粉碎至2mm以下的颗粒状,取10份渣油与2份上述粒化后的废旧高聚物混合,在280℃温度下的容器中充分熔化拌匀;在255℃温度条件下吹入空气,至针入度达到200即制成本发明的改性沥青。
实施例2将废旧高聚物中的无机杂质清除,分拣出塑料和橡胶两类,将上述的塑料类置入造粒机制成10mm以下颗粒状,橡胶类则用粉碎机粉碎至2mm以下的颗粒状,取10份渣油与2.5份上述粒化后的废旧高聚物混合,在320℃温度下的容器中充分熔化拌匀;在220℃温度条件下吹入空气,至针入度达到150即制成本发明的改性沥青。
权利要求
1.一种用废旧高聚物制取改性沥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过程清洗分类将废旧高聚物中的无机杂质去除干净,保留塑料和橡胶并按塑料和橡胶分成两类;粒化将上述的塑料类置入挤塑机制成条状,直径小于或等于20mm,橡胶类则用粉碎机粉碎至小于或等于2mm的颗粒状;制胶取10份渣油与1~3份上述粒化后的废旧高聚物混合,在220~320℃温度下的容器中充分熔化拌匀;氧化在220~255℃温度条件下吹入空气,至针入度达到30~200即制成本发明的改性沥青。
2.一种用废旧高聚物制取改性沥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过程清洗分类将废旧高聚物中的无机杂质去除干净,保留塑料和橡胶并按塑料和橡胶分成两类;粒化将上述的塑料类置入造粒机制成颗粒状,粒径小于或等于20mm,橡胶类则用粉碎机粉碎至小于或等于2mm的颗粒状;制胶取10份渣油与1~3份上述粒化后的废旧高聚物混合,在220~320℃温度下的容器中充分熔化拌匀;氧化在220~255℃温度条件下吹入空气,至针入度达到30~200即制成本发明的改性沥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废旧高聚物制取改性沥青的工艺,包含以下过程:清洗分类:将废旧高聚物中的无机杂质去除干净,保留塑料和橡胶并按塑料和橡胶分成两类;粒化:将上述的塑料类置入挤塑机制成条状或用造粒机制成颗粒状,直径或粒径小于或等于20mm,橡胶类则用粉碎机粉碎至小于或等于2mm的颗粒状;制胶:取10份渣油与1~3份上述粒化后的废旧高聚物混合,在220~320℃温度下的容器中充分熔化拌匀;氧化:在220~255℃温度条件下吹入空气,至针入度达到30~200即制成本发明的改性沥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制取改性沥青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能解决目前的废旧高聚物的污染问题,变废为宝。
文档编号C10C3/00GK1347960SQ01135978
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26日
发明者田富才, 石应四 申请人:田富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