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化切削液复合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24875阅读:1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乳化切削液复合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液领域,涉及一种乳化切削液复合剂。
背景技术
金属加工液按照组成来分类,通常划分为纯油型加工液和水溶性加工液两大类 别。纯油加工液不含水,使用时不需要稀释,具有润滑防锈性能高、维护简单等特点。但是由 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和现代金属加工工艺和效率的不断提高,其市场份额在不断下降。水 溶性加工液使用时,需要在现场用水稀释,稀释比例通常为5-10 %。因此水溶性加工液有浓 缩液(原液)和稀释液(使用液)的概念。水溶性加工液分为乳化油(含油量大于60% ), 半合成液(含油20-60% )和全合成液(不含油)。乳化油在使用时,由于既有纯油加工液 良好的润滑和防锈性能的优点,又有冷却性比纯油加工液更好的特点,因此在市场上占有 较高的份额。乳化油通常由60-85%的矿物油,加上防锈剂、乳化剂、润滑剂、抗菌组分、有色金 属缓蚀剂、消泡剂等10-20个组分调配而成,由于制备出合格的乳化油既要考虑原液的稳 定性,还要考虑到稀释液的防锈性、稳定性、加工性能等诸多要求,因此产品的配方设计和 生产调配并非易事。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金属加工液的需求也在高速增长。许多经营金属加工液 的客户纷纷提出希望添加剂厂商能够做出一种复合剂(单个添加剂的复配物),这种复合 剂只需与基础矿物油简单混合,即可调配出满足使用要求的乳化油,以简化配方设计,加快 产品投放周期,降低原料库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乳化 切削液复合剂,这种复合剂不含基础油,节省运输成本,且缩短了生产加工周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质量百分比组成为石油磺酸钠20-50%;脂肪酸胺15-3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4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6% ;有机胺抗菌剂2-20%;缓蚀剂0.2-1%;消泡剂0.1-1%。石油磺酸钠是天然石油磺酸钠或者合成石油磺酸钠或者二者的组合,石油磺酸钠 的有效含量不低于50%。所述脂肪酸胺是长链C12-C21不饱和脂肪酸与有机胺的反应物。所述长链C12-C21不饱和脂肪酸是植物油酸、动物油酸、蓖麻油酸、妥尔油脂肪酸、
3二聚酸、C21不饱和二元酸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有机胺是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一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三异丙醇 胺、2-胺基-2甲基-1-丙醇、二甘醇胺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脂肪醇 聚氧乙烯醚(N = 2-5)、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N = 4-12)的一种 或几种的组合,其中(N)为环氧乙烷的加成数。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胺盐、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钾盐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有机胺抗菌剂是二环己胺。所述缓蚀剂是苯骈三氮唑、甲基苯骈三氮唑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所述消泡剂为乳化硅油、改性聚硅氧烷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剂简化了乳化油生产的调和工艺,缩短了制备工期,且用本发 明提供的复合剂制备的乳化剂通用性强,可用于多种金属切削加工。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质量百分比组成为石油磺酸钠20-50%, 脂肪酸胺15-3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4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_6%,有机胺抗菌剂 2-20 %,缓蚀剂 0. 2-1 %,消泡剂 0. 1-1 %。石油磺酸钠是天然石油磺酸钠或者合成石油磺酸钠或者二者的组合,石油磺酸钠 的有效含量不低于50%。所述脂肪酸胺是长链C12-C21不饱和脂肪酸与有机胺的反应物。所述长链C12-C21不饱和脂肪酸是植物油酸、动物油酸、蓖麻油酸、妥尔油脂肪酸、 二聚酸、C21不饱和二元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有机胺是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一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三异丙醇 胺、2-胺基-2甲基-1-丙醇、二甘醇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脂肪醇 聚氧乙烯醚(N = 2-5)、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N = 4-12)的一种 或几种的组合,其中(N)为环氧乙烷的加成数。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胺盐、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钾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有机胺抗菌剂是二环己胺。所述缓蚀剂是苯骈三氮唑、甲基苯骈三氮唑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所述消泡剂是乳化硅油、改性聚硅氧烷中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本发明提供的乳化切削液复合剂的使用方法是将本发明乳化切削液复合剂与加 基础油稀释配成乳化油即可,乳化切削液复合剂与基础油的配比关系是乳化切削液复合 剂15 20wt%,剩余量为基础油。实施例1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质量百分比组成为
石油磺酸钠36. 4%油酸三乙醇胺21%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3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4%二环己胺4%苯骈三氮唑0.4%乳化硅油0.2%以上组分于40-60°C加热搅拌至均勻透明,然后过滤即得到稳定的乳化切削液复 合剂。实施例2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质量百分比组成为石油磺酸钠27. 5%妥尔油二乙醇胺26%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2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RT42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3%二环己胺 18%甲基苯骈三氮唑0. 3%改性聚硅氧烷0.2%以上组分于40-60°C加热搅拌至均勻透明,然后过滤即得到稳定的乳化切削液复 合剂。实施例3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质量百分比组成为石油磺酸钠33.8%油酸二乙醇胺25%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24%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钾盐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2%二环己胺 11%苯骈三氮唑0.5%乳化硅油 0.2%以上组分于40-60°C加热搅拌至均勻透明,然后过滤即得到稳定的乳化切削液复 合剂。实施例4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质量百分比组成为石油磺酸钠38%油酸三异丙醇胺21%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32%
5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胺盐3%二环己胺4%苯骈三氮唑改性聚硅氧烷以上组分于40-60°C加热搅拌至均勻透明,然后过滤即得到稳定的乳化切削液复 合剂。实施例5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质量百分比组成为石油磺酸钠20%妥尔油二乙醇胺3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RT42 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盐6%二环己胺 18%甲基苯骈三氮唑0. 5%有机硅消泡剂DF598 0. 5%以上组分于40-60°C加热搅拌至均勻透明,然后过滤即得到稳定的乳化切削液复 合剂。实施例6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质量百分比组成为石油磺酸钠36. 8%油酸二乙醇胺25%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22%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3. 5%二环己胺 11%苯骈三氮唑0.5%改性聚硅氧烷0.2%以上组分于40-60°C加热搅拌至均勻透明,然后过滤即得到稳定的乳化切削液复 合剂。
权利要求
一种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特征是其质量百分比组成为石油磺酸钠20 50%;脂肪酸胺15 3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 4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 6%;有机胺抗菌剂2 20%;缓蚀剂0.2 1%;消泡剂0.1 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特征是所述石油磺酸钠是天然石油 磺酸钠和/或合成石油磺酸钠,石油磺酸钠中的磺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不低于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特征是所述脂肪酸胺是长链C12-C21 不饱和脂肪酸与有机胺的反应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特征是所述长链C12-C21不饱和脂肪 酸是植物油酸、动物油酸、蓖麻油酸、妥尔油脂肪酸、二聚酸、C21不饱和二元酸中的一种或几 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特征是所述有机胺是一乙醇胺、二乙 醇胺、三乙醇胺、一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三异丙醇胺、2-胺基-2甲基-1-丙醇、二甘醇胺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特征是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失 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 = 2-5)、脂肪醇聚氧乙 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N = 4-12)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N)为环氧乙 烷的加成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特征是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脂 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胺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盐、脂肪醇聚 氧乙烯醚羧酸钾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特征是所述有机胺抗菌剂是二环己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特征是所述缓蚀剂是苯骈三氮唑、甲 基苯骈三氮唑的中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特征是所述消泡剂为乳化硅油、改 性聚硅氧烷中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其质量百分比组成为石油磺酸钠20-50%、脂肪酸胺15-3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4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6%、有机胺抗菌剂2-20%、缓蚀剂0.2-1%、消泡剂0.1-1%。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剂简化了乳化油生产的调和工艺,缩短了制备工期,且用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剂和适量的基础油简单混合,即可生产出乳化油,本发明的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大大简化了乳化油的调配和生产过程,可显著降低用户的产品开发、原料库存和制造成本,且用本发明乳化切削液复合剂制备的乳化油通用性强,可用于多种金属切削加工。
文档编号C10M169/04GK101955843SQ201010295519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8日
发明者刘刚, 陈良伦 申请人:上海宏泽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