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式柴煤两用生物质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8269阅读:10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段式柴煤两用生物质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灶具,特别涉及一种两段式柴煤两用生物质气化炉。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加,市场上出现了采用生物质作为燃料的汽化炉,可使 废弃的生物质得以充分利用,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生物质汽化是指生物质部分燃 烧、生成可燃气体的过程,是一种高效、洁净的生物质转化方式。可燃气体包括一氧化碳、甲 烷和氢气,可以作为清洁燃料用于供气、供热。目前市场上的生物质气化炉内胆均采用铁皮 等材料,不耐烧,仅适用于生物质气化,而不能用于煤的燃烧,从而限制了气化炉的应用范 围,而且现有农村用气化炉功能比较单一,可燃气体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目前市场的生物质气化炉都会配备供风结构,但是现有一次供风结构和二次供风结构 均存在供风量不易控制、上下进风配比不合理而造成燃烧不稳定、影响气化效果的问题,而 且现有的供风结构比较复杂、体积大,操作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两段式柴 煤两用生物质气化炉,以解决现有生物质气化炉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 来实现两段式柴煤两用生物质气化炉,包括由炉底板和固定在炉底板上的炉围板以及固定在炉围板顶部的炉面板构成的炉 体,在炉底板的底面设置有炉脚,炉面板上开设有灶孔;通过水套支撑圈和上支撑圈支撑于所述炉体内的水套,所述水套上设置有进、出 水管,所述进、出水管穿过炉围板;所述水套支撑圈的圈内空间构成一风室,所述风室通过 一与水套支撑圈连接的风门筒与外界沟通,所述风门筒穿过所述的炉围板,在风门筒盖有 风门盖;安装在水套的内套孔内的炉芯部件,其中炉芯部件包括一由炉条、芯筒、生物质加 料筒和芯盖构成的生物质气化部件,一由煤炉芯、保温材料、炉口圈构成的煤燃烧部件,若 干三次通风管;所述生物质加料筒穿过水套和炉围板延伸至炉体外,在所述生物质加料筒 上设置有门;所述炉条位于芯筒的底部用以将进入风室内的空气导入生物质气化室;所述 芯盖位于芯筒的顶部并介于芯筒与煤炉芯之间,用以将生物质气化室内的生物质气化后产 生的可燃气体导入煤炉芯内进行燃烧;在所述芯筒的上部靠近煤炉芯的位置周向设置有若 干二次通风孔;所述芯筒的外径小于水套的内套孔的内径,使芯筒的外壁与水套的内套孔 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一二次通风道,所述二次通风道将进入风室内的空气通过二次通风孔 以及芯盖导入煤炉芯内;所述炉口圈盖在所述煤炉芯以及水套内套孔的顶部,所述保温材 料设置在煤炉芯的外壁与水套内套孔的内壁之间,该保温材料的上表面、煤炉芯的外壁、水
3套内套孔的内壁、炉口圈的底面界定出一个三次通风室,在所述煤炉芯的外壁顶部设置有 三次通风孔,所述三次通风孔连通三次通风室和煤炉芯内部,若干三次通风管由所述炉底 板插入炉体内并依次穿过所述芯筒、保温材料进入三次通风室,以将空气导入到三次通风 室内;安装在水套的内套孔顶部与炉面板的灶孔之间的灶圈组件,所述灶圈组件中的中 圈四周设置有烟室,烟室上连有一烟管弯头。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形成三次通风,三次通风分配合理,能使 可燃气体燃烧充分,三次通风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套,能够使 余热得到充分的利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两段式柴煤两用生物质气化炉,包括由炉底板110和固定在炉底板110 上的炉围板120以及固定在炉围板120顶部的炉面板130构成的炉体100,在炉底板110的 底面设置有炉脚140,当然也可以将炉脚140更换成轮子,以便于移动。在炉面板130上开 设有灶孔。水套200通过水套支撑圈210和上支撑圈220支撑于炉体100内,其中水套支撑 圈210用以将水套200支撑在炉底板110上,用以承受水套200以及水套200内水的重量。 上支撑圈220用以将水套200牵拉在炉面板130上,主要起固定作用。在水套200上设置 有进、出水管(图中未示出),进、出水管穿过炉围板120,这样由进水管进来的冷水被余热 加热后形成热水,由出水管放出,供人们使用。水套支撑圈210 —方面起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水套支撑圈210圈内空间构成一风 室211,该风室211通过一与水套支撑圈210连接的风门筒212与外界沟通,风门筒212穿 过炉围板120,在风门筒212盖有风门盖213。打开风门盖213,即可以使空气进入风室211 内,以助燃。另外可以在风门筒212和风门盖213上设置一些保火孔212a和213a,保火孔 212a和213a的作用与现有煤炉的保火孔作用基本相同,在此不再作赘述。本实用新型在水套200的内套孔230内安装有炉芯部件,整个炉芯部件被分成两 段,上段是由煤炉芯310、保温材料320、炉口圈330构成的煤燃烧部件,下段是由炉条410、 芯筒420、生物质加料筒430和芯盖440构成的生物质气化部件。芯筒420的内部构成一生物质气化室421,生物质加料筒430 —端与芯筒420连 接,另一端穿过水套200和炉围板120延伸至炉体100外,在生物质加料筒430上设置有门 431,门431通过铰链432铰连在生物质加料筒430上,在门431上设置有拉手433。用手拉 住拉手433,将门431打开,就可以将生物质,如木材通过生物质加料筒430加入到生物质气 化室421内。炉条410位于芯筒420的底部,炉条410的作用一方面是将风室211内的空 气导入生物气化室421内,进入导入到煤炉芯310内,实现一次通风;另一方面煤炉芯310
4内的煤燃烧后形成的煤渣和生物质气化后形成的炭渣通过炉条410落入到风室211内,再 由风门筒212扒出。芯盖440位于芯筒420的顶部并介于芯筒420与煤炉芯310之间,用 以将生物质气化室421内的生物质气化后产生的可燃气体导入煤炉芯310内进行燃烧。在芯筒420的上部靠近煤炉芯310的位置周向设置有若干二次通风孔421,且芯筒 420的外径小于水套200的内套孔230的内径,这样芯筒420的外壁与水套200的内套孔 230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一二次通风道500,风室211内的空气通过二次通风道500以及二 次通风孔421、芯盖440导入煤炉芯310内,以使煤炉芯310内的煤得以充分燃烧。炉口圈330盖在煤炉芯310以及水套200的内套孔230的顶部,保温材料320设 置在煤炉芯310的外壁与水套200的内套孔230的内壁之间,该保温材料320的上表面、煤 炉芯310的外壁、水套200的内套孔230的内壁、炉口圈330的底面界定出一个三次通风 室600,在煤炉芯310的外壁顶部设置有三次通风孔311,三次通风孔311连通三次通风室 600和煤炉芯310内部,若干三次通风管610由炉底板110插入炉体100内并依次穿过芯筒 420、保温材料320进入三次通风室600内,这样三次通风管610就能将新鲜的空气导入到 三次通风室600内,再由三次通风孔311导入煤炉芯310的顶部,使一些没有烧尽的可燃气 体得以充分燃烧。在水套200的内套孔230顶部与炉面板130的灶孔之间设置有灶圈组件700,在灶 圈组件700中的中圈710四周设置有烟室720,烟室720上连有一烟管弯头730。本实用新 型使用时或封火时,所产生的废气就可以烟管弯头730以及连接在烟管弯头730上的烟管 排出室外。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 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 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两段式柴煤两用生物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炉底板和固定在炉底板上的炉围板以及固定在炉围板顶部的炉面板构成的炉体,在 所述炉底板的底面设置有炉脚,炉面板上开设有灶孔;通过水套支撑圈和上支撑圈支撑于所述炉体内的水套,所述水套上设置有穿过炉围板 的进、出水管;所述水套支撑圈的圈内空间构成一风室,所述风室通过一与所述水套支撑圈 连接且穿过所述炉围板的风门筒与外界沟通,在所述风门筒盖有风门盖; 安装在所述水套的内套孔内的炉芯部件,其中炉芯部件包括 一由炉条、芯筒、生物质加料筒和芯盖构成的生物质气化部件; 一由煤炉芯、保温材料、炉口圈构成的煤燃烧部件; 若干三次通风管;所述生物质加料筒穿过水套和炉围板延伸至炉体外,在所述生物质加料筒上设置有门;所述炉条位于芯筒的底部;所述芯盖位于芯筒的顶部并介于芯筒与煤炉芯之间;在所述芯筒的上部靠近煤炉芯的位置周向设置有若干二次通风孔,所述芯筒的外径 小于水套的内套孔的内径,使芯筒的外壁与水套的内套孔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一二次通风 道,所述二次通风道将进入风室内的空气通过二次通风孔以及芯盖导入煤炉芯内;所述炉口圈盖在所述煤炉芯以及所述水套的内套孔的顶部,所述保温材料设置在所述 煤炉芯的外壁与所述内套孔的内壁之间,该保温材料的上表面、煤炉芯的外壁、内套孔的内 壁、炉口圈的底面界定出一个三次通风室,在所述煤炉芯的外壁顶部设置有三次通风孔,所 述三次通风孔连通三次通风室和煤炉芯内部,若干三次通风管由所述炉底板插入炉体内并 依次穿过所述芯筒、保温材料进入三次通风室,以将空气导入到三次通风室内;安装在水套的内套孔顶部与炉面板的灶孔之间的灶圈组件,所述灶圈组件中的中圈四 周设置有烟室,烟室上连有一烟管弯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两段式柴煤两用生物质气化炉,包括炉体、水套,水套支撑圈的圈内空间构成风室;安装在水套的内套孔内的炉芯部件包括生物质气化部件和煤燃烧部件以及三次通风管;生物质气化部件中的炉条和芯盖分别位于芯筒的底部和顶部;在芯筒的上部设有二次通风孔,芯筒与内套孔之间设有二次通风道;炉口圈盖在煤炉芯以及水套内套孔的顶部,炉口圈下方有三次通风室,三次通风室通过设置在煤炉芯的顶部的三次通风孔连通煤炉芯内部,三次通风管由炉底板插入炉体内并依次穿过芯筒、保温材料进入三次通风室,将空气导入到三次通风室内。本实用新型形成三次通风,三次通风分配合理,能使可燃气体燃烧充分,三次通风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文档编号C10J3/76GK201787610SQ20102029551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8日
发明者刘俊昌, 李金昌 申请人:衡山飞鹰灶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