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润滑油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2719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的润滑油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动机,特别是一 种发动机的润滑油路。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基于提高汽车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降低排 污的要求,许多国家和发动机厂商、科研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进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有可 能成为未来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VT, Variavle Valve Timing) 是近些年来被逐渐应用于现代轿车上的新技术中的一种,发动机 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提高进气充量,使充量系数增加,发 动机的扭矩和功率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通常,在发动机的缸体上具有VVT控制油路,通过该油路进 行润滑,使得发动机正常稳定的工作。另外,在发动机的缸体上 还设有凸轮轴润滑油路,该润滑油路是针对凸轮轴处进行润滑的。
现有的发动机中VVT控制油路与凸轮轴润滑油路共用同一个 油道,这样造成缸体油孔布置得比较多,而且油孔集中,使得缸 体在加工过程中比较困难,增加了制造成本。
例如,中国专利CN101196127A提供的"发动机凸轮轴轴承 盖",该专利是将各个油路都集中在轴承盖上,使得油路布置紧凑, 结构合理。但是,这样的结构同样存在着结构复杂,使得轴承盖 加工成本比较高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 一种使得发动机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性高的发动机的润滑油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发动机 的润滑油路,包括设置于发动机缸体上的VVT油路和凸轮轴润滑 油路,所述缸体的底部具有储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上 设有具有进油端和出油端的主油路,出油端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 主油路的两端,进油端位于两个出油端之间的主油路上且在进油 端处设有油泵,上述的VVT油路和凸轮轴润滑油路分别与主油路 的进油端相通。
在本发动机的润滑油路中,在油泵的作用下将储油盆内的润 滑油液由主油路的进口端吸入主油路内。然后润滑油液再由两个
出油端排出,由于其中一个出油端与VVT油路相通,另外一个出
油端与凸轮轴润滑油路相通,这样润滑油液就会分两路分别进入
VVT油路和凸轮轴润滑油路。
在上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路中,所述的缸体上具有回油孔, 回油孔的一端与上述的凸轮轴润滑油路相通,回油孔的另一端与 储油盆相通。
凸轮轴润滑油路处多余的润滑油液通过回油孔就能直接进入 储油盆内,使得润滑油液能够得到循环使用。
在上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路中,所述的油泵与主油路之间设 有机油滤清器。
通过机油滤清器过滤润滑油液,使得纯净的润滑油液进入本 润滑油路中。
在上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路中,所述的VVT油路包括进气VVT 油路和排气VVT油路,且上述两根油路的一端均与主油路相联通。
这样的结构使得主油路处的润滑油液能进入进气VVT油路和 排气VVT油路。
在上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路中,所述的凸轮轴润滑油路包括进气凸轮轴油路和排气凸轮轴油路,且进气凸轮轴油路和排气凸 轮轴油路的一端均与上述的主油路相联通。
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主油路内的润滑油液能分别进入进气 凸轮轴油路和排气凸轮轴油路处。
在上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路中,所述的主油路上均布有若干 出油孔,每个出油孔处均与曲轴的主轴颈相联通。
主油路处的润滑油液经其上的出油孔就能输入至各个主轴颈 处,对曲轴主轴颈处进行润滑。
在上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路中,所述的曲轴主轴颈的数量为 五个。
在上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路中,所述的回油孔由接孔一和接 孔二组成,接孔一位于缸体上,接孔二位于发动机的缸盖上,且 当缸盖合上时接孔一与接孔二相通形成上述的回油孔。
显然,接孔一能方便的加工在缸体,接孔二能方便的加工在 缸盖上。这样也就使得整个回油孔能够方便的加工出。
在上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路中,所述的VVT油路和凸轮轴油 路均设置于发动机缸体和缸盖上。
在缸体和缸盖上能方便的加工出VVT油路和凸轮轴油路。
在上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路中,所述的进气凸轮轴油路和排 气凸轮轴油路均为直孔。直孔使得上述油路便于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分布在缸体和缸盖上, 同时,VVT控制油路和凸轮轴油路分别位于主油路的两端,这样 使得油孔分散,减少了油路总体布置的难度,使得缸体上的润滑 油路便于加工。
另外,在本润滑油路中油孔大部分为直孔,这样使得润滑油 路加工更加方便,降低了发动机的成本。

图1是本发动机的润滑油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动机的润滑油路中的油路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动机的润滑油路的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的F—F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3中的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沿图3中的C一C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沿图5中的D—D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沿图6中的E—E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沿图6中的H—H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沿图3中的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体;2、主油路;2a、出油端;2b、进油端;2c、 出油孔;3、 VVT油路;3a、进气VVT油路;3b、排气VVT油路; 4、缸盖;5、储油盆;6、油泵;7、凸轮轴润滑油路;7a、进气 凸轮轴油路;7b、排气凸轮轴油路;8、回油孔;8a、接孔一;8b、
接孔二; 9、机油滤清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本发动机的润滑油路设置于发动 机的缸体1处,润滑油路包括主油路2、 VVT油路3和凸轮轴润滑 油路7。
缸体1的顶部设有缸盖4,缸体1的底部具有储油盆5,主油 路2设置于缸体1处。
如图3和图4和图5和图6和图7和图8所示,主油路2为 一直孔,主油路2的两端为出油端2a,两个出油端2a之间的主 油路2上具有进油端2b。在主油路2的进油端2b设有油泵6,本 实施例中,为了净化润滑油液,在油泵6与主油路2之间设有机 油滤清器9。
VVT油路3与主油路2的其中一个出油端2a相连通,凸轮轴润滑油路7与主油路2的另外一个出油端2a相连通。本实施例中, VVT油路3包括进气VVT油路3a和排气VVT油路3b,并且这两条 油路均与主油路2的其中一个出油端2a相通;凸轮轴润滑油路7 包括进气凸轮轴油路7a和排气凸轮轴油路7b,并且这两条油路 均与主油路2的另外一个出油端2a相通。
本实施例中,VVT油路3和凸轮轴润滑油路7均设置在缸盖4上。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缸体1上还具有回油孔8,回油孔8 由接孔一 8a和接孔二 8b组成,接孔一 8a位于缸体1上,接孔二 8b位于缸盖4上,且当缸盖4合上时接孔一 8a与接孔二 8b相通 形成上述的回油孔8。
回油孔8的一端与凸轮轴润滑油路7相通,回油孔8的另一 端与储油盆5相通。
主油路2上均布有若干出油孔2c,每个出油孔2c处均与一 曲轴的主轴颈相通。本实施例中,曲轴主轴颈的数量为五个,当 然主油路2上的出油孔2c数量也为五个。
油泵6运作将油液吸入主油路2中,在这个过程中机油滤清 器9将润滑油液过滤,使得纯净的润滑油液进入主油路2中。然 后,润滑油液再经其左右两端的出口端2a分别进入VVT油路3 和凸轮轴润滑油路7。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包括设置于发动机缸体(1)上的VVT油路和凸轮轴润滑油路(7),所述缸体(1)的底部具有储油盆(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1)上设有具有进油端(2b)和出油端(2a)的主油路(2),出油端(2a)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主油路(2)的两端,进油端(2b)位于两个出油端(2a)之间的主油路(2)上且在进油端(2b)处设有油泵(6),上述的VVT油路和凸轮轴润滑油路(7)分别与主油路(2)的进油端(2b)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缸体(1)上具有回油孔(8),回油孔(8)的一端与上述的凸轮 轴润滑油路(7)相通,回油孔(8)的另 一端与储油盆(5)相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油泵(6)与主油路(2)之间设有机油滤清器(9)。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VVT油路包括进气VVT油路(3a)和排气VVT油路(3b), 且上述两根油路的一端均与主油路(2)相联通。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凸轮轴润滑油路(7)包括进气凸轮轴油路(7a)和排气凸轮 轴油路(7b),且进气凸轮轴油路(7a)和排气凸轮轴油路(7b)的一 端均与上述的主油路(2)相联通。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 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油路(2)上均布有若干出油孔(2c), 每个出油孔(2c)处均与曲轴的主轴颈相联通。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曲轴主轴颈的数量为五个。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回油孔(8)由接孔一 (8a)和接孔二 (8b)组成,接孔一 (8a) 位于缸体(l)上,接孔二(8b)位于发动机的缸盖(4)上,且当缸盖 (4)合上时接孔一(8a)与接孔二(8b)相通形成上述的回油孔(8)。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 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VT油路和凸轮轴油路均设置于发动机 缸体(1)和缸盖(4)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进气凸轮轴油路(7a)和排气凸轮轴油路(7b)均为直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存在的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本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包括设置于发动机缸体上的VVT油路和凸轮轴润滑油路,所述缸体的底部具有储油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上设有具有进油端和出油端的主油路,出油端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主油路的两端,进油端位于两个出油端之间的主油路上且在进油端处设有油泵,上述的VVT油路和凸轮轴润滑油路分别与主油路的进油端相通。本润滑油路加工方便、成本低。
文档编号F01M9/10GK201420586SQ20092011800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6日
发明者李永纯, 武正兵, 秦礼平, 龙 赵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