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的吹漏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039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引擎的吹漏气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引擎的吹漏气机构,尤指一种可确保该吹漏气机构可以发挥油气分离的效果,从而使引擎可有效地减少润滑油油气的排出量,而可减少润滑油的损耗量,并可有效降低引擎排放废气污染的引擎的吹漏气机构。



背景技术:

引擎1为高速运转的机械,为避免引擎1的各构件(包括活塞、曲轴、凸轮轴等),因接触摩擦的增加,而造成损坏,因此引擎1均有设置油润滑系统,该油润滑系统提供了润滑油来润滑引擎1各构件的目的。

然而引擎1在运转中会不断地产生高热,而润滑油会因蒸发而产生油蒸气,该油蒸气称为吹漏气,为避免该吹漏气直接被排放至大气中而产生空气污染,引擎1的曲轴箱11上会设置一吹漏气机构2,借由该吹漏气机构2来达到润滑油油气分离的目的。

如图1、2所示,该吹漏气机构2是设于汽缸本体13的后侧方,该吹漏气机构2上端设有油气排出口21,该油气排出口21是连结至空气滤清器(附图中未绘出),该吹漏气机构2内设置回阻构造22,借由该回阻构造22的阻绕及导引,来令进入吹漏气机构2的部份润滑油的油气会凝结而恢复成油体状,经由该吹漏气机构2的润滑油回流口23来回流至曲轴箱11内而能再使用,另一部份的润滑油的油气则由油气排出口21排出至空气滤清器,藉此可避免润滑油的油气于曲轴箱11内形成庞大的油气压力,而影响引擎1正常的运作。

再请参阅如图2所示,该吹漏气机构2的润滑油回流口23,一般是设于曲轴箱11的右曲轴箱体111上,且该吹漏气机构2的润滑油回流口23的出口是朝向曲轴箱11的下侧方向开设;然而,引擎1于右曲轴箱体111设置有离合器12,该离合器12的运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运转(如图2中的箭头方向),该离合器12运转时会将右曲轴箱体111处的润滑油飞甩,因此被离合器12飞甩的润滑油,除可使离合器12获得润滑油的油润外,同时可将该润滑油飞散到右曲轴箱体111内部各处,藉此来润滑右曲轴箱体111内的其他构件。然而当引擎1高速运作所产生的高温高压力,会对该吹漏气机构2的润滑油回流口23形成一压力,甚至会让该吹漏气机构2的润滑油回流口23形成逆流现象,进而会使原先欲从吹漏气机构2的润滑油回流口23回流的润滑油,无法顺利地回流到右曲轴箱体111内再使用,进而造成吹漏气机构2无法有效地发挥油气分离的效果。

因此常用的引擎的吹漏气机构,实有改善的必要,因此如何能提供一种确保能达成油气分离的引擎的吹漏气机构,实为车辆业者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擎的吹漏气机构,藉此来克服常用引擎运作所产生的高温高压力使吹漏气机构无法有效地发挥油气分离效果的缺陷。

本发明所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引擎的吹漏气机构,该引擎的曲轴箱具有主容室及位于该主容室侧边的侧容室,该曲轴箱上组设有汽缸本体,该引擎上设有吹漏气机构,该侧容室朝主容室方向凹设有一凹部,该凹部设有吹漏气机构的润滑油回流口,该凹部设有一限制机构,一锁固部锁固该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与该凹部的墙面之间形成有润滑油回流出口。

优选地,该侧容室的凹部外安装有转动件,该吹漏气机构的润滑油回流口的开口方向,是朝该转动件垂直于地面平行线的垂直轴线的后方转动的方向顺向开设。

优选地,该吹漏气机构的润滑油回流口的开口方向,是于曲轴箱体侧容室的凹部内成斜向下设置。

优选地,该吹漏气机构具有回阻构造;由侧视观视,该凹部是部分或全部被该转动件所遮蔽。

优选地,该限制机构可将该凹部予以大部分的遮蔽。

优选地,该侧容室的凹部外安装有转动件,该润滑油回流出口是由该限制机构与该凹部的墙面之间的间隙所形成,该润滑油回流出口是位于该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的顺向侧。

优选地,该凹部具有墙部及底部,该吹漏气机构的润滑油回流口是设于墙部上;该凹部的底部具有一深阶部与浅阶部;该凹部底部的浅阶部设有锁固部,该锁固部具有内螺纹的锁固孔,该锁固部可供该限制机构锁固。

优选地,该限制机构包括有一限制件及一锁设件。

优选地,该限制件具有遮蔽部与固定部,该遮蔽部与该固定部是成段差状配置。

优选地,该引擎的曲轴箱具有右曲轴箱体、左曲轴箱体及右曲轴箱盖,该右曲轴箱盖是盖设于右曲轴箱体的外侧,该曲轴箱的主容室是由右曲轴箱体、左曲轴箱体所构成,该侧容室是由该右曲轴箱体与该右曲轴箱盖所构成;该转动件为离合器。

本发明借由上述的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由该右曲轴箱体于与右曲轴箱盖结合侧设有一凹部,该吹漏气机构的润滑油回流口是设于该凹部内,该凹部上锁设有一限制机构,藉此来避免引擎高速的运作所产生的高温高压力,该高压力堵塞该吹漏气机构润滑油回流口,藉此来确保该吹漏气机构的回阻构造内已凝结成润滑油,可以顺畅地从该吹漏气机构的润滑油回流口流回由右曲轴箱体外侧回流至曲轴箱内再利用,藉此而能确保该吹漏气机构可以发挥油气分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吹漏气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已知吹漏气机构与离合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引擎曲轴箱的部份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引擎部份剖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吹漏气机构部份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左曲轴箱体上半部与限制机构的分解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限制机构组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限制机构的限制部的立体图。

图9是图7的限制机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7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吹漏气机构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易于了解本发明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3、4、5、6所示,本发明的引擎A的曲轴箱3具有一主容室3a及位于该主容室3a侧边的侧容室3b;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曲轴箱3的主容室3a是由右曲轴箱体31、左曲轴箱体32所构成的一容置空间,该右曲轴箱体31的外侧盖设有一右曲轴箱盖33,该侧容室3b是由该右曲轴箱体31与该右曲轴箱盖33所构成,上述主容室3a与该侧容室3b的构成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但不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主容室3a与该侧容室3b的构成方式。该曲轴箱3上设有汽缸本体4,该汽缸本体4上设有汽缸头41;该引擎A上设有吹漏气机构5;更具体地说,该吹漏气机构5是设于该曲轴箱3上,该右曲轴箱体31与左曲轴箱体32各自具有该吹漏气机构5部份的结构,当该右曲轴箱体31与左曲轴箱体32结合后可于曲轴箱3上形成完整的吹漏气机构5,如图4、5、6所示。

再请参阅图3、4、5、6所示,该吹漏气机构5具有回阻构造51,该吹漏气机构5的油气进入口52是设于右曲轴箱体31内侧,即右曲轴箱体31与左曲轴箱体32结合侧的右曲轴箱体31上(如图4所示),该吹漏气机构5的油气排出口53是设于右曲轴箱体31上侧处,该吹漏气机构5的润滑油回流口54是设于右曲轴箱体31外侧,也就是说该吹漏气机构5的润滑油回流口54的开口方向,是朝该转动件7垂直于地面平行线L的垂直轴线D的后方转动的方向顺向开设;如图4、6所示,该吹漏气机构5的油气排出口53外端借由一管件T来与具有吸气通路的装置6连结。

如图3、6、7、11所示,该侧容室3b内凹设有一凹部311,该侧容室3b设有转动件7,该转动件7可为齿轮或离合器等,由侧视观视该凹部311是部分或全部被该转动件7所遮蔽,本发明的实施例,该转动件7为离合器;更明确地说,是于该右曲轴箱体31位于右曲轴箱盖33的一侧朝左曲轴箱体32方向凹设有一凹部311。该凹部311具有底部3112及墙部3111,该吹漏气机构5的润滑油回流口54即设于该凹部311内;更明确地说,该吹漏气机构5的润滑油回流口54是连通该凹部311,该凹部311的底部3112具有深阶部31121及浅阶部31122;更佳的实施方式为,该吹漏气机构5的润滑油回流口54是设于该凹部311的墙部3111上,且该吹漏气机构5的润滑油回流口54的开口方向于右曲轴箱体31的凹部311是成斜向设置,也就是说该吹漏气机构5的润滑油回流口54的开口方向于右曲轴箱体31的凹部311朝曲轴箱3的后方开设,更具体地说,该吹漏气机构5的润滑油回流口54的开口方向,是朝该转动件7垂直于地面平行线L的垂直轴线D的后方成斜向下开设;邻近该凹部311的一侧设有一锁固部312,更明确地说,该锁固部312是设于该凹部311底部3112的浅阶部31122上,该锁固部312具有一内螺纹的锁固孔3121,该锁固部312锁设有一限制机构8。

如图6、7、8、9、10所示,该限制机构8包括有一限制件81及一锁设件82,该限制件81为一板状体,该限制件81一端具有板状的遮蔽部811,另一端为固定部812,该遮蔽部811与该固定部812是成段差(高低不平)状配置,该遮蔽部811的面积大于该固定部812,更具体地说,该遮蔽部811略成扇形状;该固定部812具有一穿孔8121,该穿孔8121可供该锁设件82穿设,该锁设件82是可以螺栓来实施,该锁设件82可穿设于该限制件81的穿孔8121后,再锁设于该锁固部312的锁固孔3121上,藉此来令该限制机构8得以稳固地锁固于该锁固部312上。

如图7、9、10、11所示,该限制机构8稳固地锁固于该锁固部312上后,该限制机构8限制件81的遮蔽部811可将该凹部311予以大部分的遮蔽,该限制机构8与该凹部311的墙面3111之间会形成一间隙,该间隙可形成一润滑油回流出口P,该润滑油回流出口P可形成于该限制机构8限制件81的遮蔽部811与该凹部311的墙面3111之间,或者形成于该限制件81的该遮蔽部811与该固定部812之间,该限制机构8与该凹部311的墙面3111之间的间隙(即润滑油回流出口P)是位于该转动件7的转动方向的顺向侧;更明确地说,调整该限制机构8与该凹部311的墙面3111之间的间隙大小,即可调整该润滑油回流出口P可流出润滑油的量,即该限制机构8与该凹部311的墙面3111之间的间隙大小,可界定了该润滑油回流出口P可流出润滑油的量。

如图3、4、6、11所示,该右曲轴箱体31的凹部311外侧安装有转动件7,该转动件7的转动方法是成逆时针方向运转(如图11的箭头方向),藉此该吹漏气机构5的润滑油回流口54的开口方向是朝转动件7转动方向成顺向开设。

本发明的实施,如图3、4、5、8所示,当引擎A运作时所产生而积于曲轴箱3内的润滑油油气,会经由吹漏气机构5的油气进入口52进入回阻构造51内,该润滑油油气可借由该回阻构造51的导集与阻挡而会产生凝结,而可使部分的润滑油油气再度凝结成润滑油,在回阻构造51内已凝结成的润滑油,则可从该吹漏气机构5的润滑油回流口54流入该凹部311内,润滑油是先进入该凹部311底部3112的深阶部31121再流向该浅阶部31122,再由该限制机构8与该凹部311所形成的润滑油回流出口P流出,而由右曲轴箱体31外侧回流至曲轴箱3内再利用;其他无法凝结的润滑油油气则经回阻构造51的导引,而可从该吹漏气机构5的油气排出口53排至具有吸气通路的装置6中收集回收,同时借由具有吸气通路的装置6的油气收集来对曲轴箱3内的润滑油油气压力形成释压的作用。

如图7、9、10、11所示,本发明主要在于,当引擎A运作后,该引擎A内的各构件(如齿轮、曲轴、离合器等)高速的运动而产生高温,因此会使该曲轴箱3内变成高温与高压力,该高压力会于设于该凹部311内的该吹漏气机构5润滑油回流口54形成气塞式的堵塞,借由该凹部311外锁设一限制机构8来避免高温高压力,进入该凹部311内来堵塞该吹漏气机构5的润滑油回流口54;藉此当该吹漏气机构5的回阻构造51内已凝结成润滑油,可以顺畅地从该吹漏气机构5的润滑油回流口54流回到该凹部311内,再由该限制机构8与该凹部311所形成的润滑油回流出口P顺利无阻碍地流出,而由右曲轴箱体31外侧回流至曲轴箱3内再利用,藉此而能确保该吹漏气机构5可以发挥油气分离的效果。

本发明功效在于,借由该曲轴箱3的侧容室3b内设有一凹部311,该吹漏气机构5的润滑油回流口54是连通该凹部311,该凹部311上锁设有一限制机构8,藉此来避免引擎A高速的运作所产生的高温高压力,该高压力堵塞该吹漏气机构5的润滑油回流口54,藉此来确保该吹漏气机构5内已凝结成液状的润滑油,可以顺畅地从该吹漏气机构5的润滑油回流口54流回由右曲轴箱体31外侧回流至曲轴箱3内再利用,藉此而能确保该吹漏气机构5可以发挥油气分离的效果。

本发明借由上述的引擎的吹漏气机构,确已能达成所诉求的目的与功效,应已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要件,故依法提出发明专利的申请,祈请贵审查员之详鉴,赐准予发明专利权,至感德便。

附图标记说明

1引擎 11曲轴箱 111右曲轴箱体

12离合器 13汽缸本体

2吹漏气机构 21油气排出口 22回阻构造

23润滑油回流口

3曲轴箱 31右曲轴箱体

311凹部

3111墙部 3112底部

31121深阶部 31122浅阶部

312锁固部 3121锁固孔

32左曲轴箱体

33右曲轴箱盖

3a主容室 3b侧容室

4汽缸本体 41汽缸头

5吹漏气机构 51回阻构造 52油气进入口

53油气排出口 54润滑油回流口

6具有吸气通路的装置

7转动件

8限制机构 81限制件 811遮蔽部

812固定部 8121穿孔

82锁设件

A引擎

D垂直轴线 L地面平行线

T管件

P润滑油回流出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