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拆卸安装的高效汽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917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轮机,具体是一种易于拆卸安装的高效汽轮机。



背景技术:

汽轮机,又称蒸汽透平,是用于将蒸汽的能量转换成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汽轮机主要用作发电用的原动机,也可直接驱动各种泵、风机、压缩机和船舶螺旋桨等,还可以利用汽轮机的排汽或中间抽汽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供热需要。汽轮机通常在高温高压及高转速的条件下工作,是一种较为精密的重型机械,一般须与锅炉(或其他蒸汽发生器)、发电机(或其他被驱动机械)以及凝汽器、加热器、泵等组成成套设备,一起协调配合工作。来自锅炉(或其他蒸汽发生器)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后,依次经过一系列环形配置的喷嘴和动叶,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蒸汽在汽轮机中,以不同方式进行能量转换,便构成了不同工作原理的汽轮机。

大多数情况下气压机组运行周期长,机组的密封齿的密封效果就会逐渐变差,使得汽轮机的部分蒸汽,从汽轮机轴两端的密封齿,通过汽轮机汽轮机主轴窜入润滑油系统,由于蒸汽和润滑油两种介质的温度差,蒸汽在润滑油腔中冷却,凝结成水,与润滑油混杂,润滑油和水长时间混杂会引起润油变质甚至乳化,影响气压机组的安全运行,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的方式是按时检查润滑油质量,一旦含水立即更换润油,其结果是运行成本上升,生产效率降低,以至于增加生产风险;而且现有的汽轮机其叶轮与主轴往往通过键连接,但是,在通过键连接的情况下,存在检修时,难于将叶轮从主轴上拆卸、拆卸时叶片易于损坏、多次拆卸后精度下降引发轮系震动等问题;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汽轮机大多侧重采用多级构造,虽然这种结构能够实现对蒸汽的较充分利用,但是却忽视了转子、叶轮的构造对蒸汽利用率带来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拆卸安装的高效汽轮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于拆卸安装的高效汽轮机,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右端连接有主轴,主轴的左端部形成为阶梯状,包括大颈部和小颈部,小颈部位于主体内部,小颈部上安装有叶轮,叶轮包括轮毂和叶片,轮毂的中空部形成为阶梯状,在小径部与轮毂之间的中径中空部中设置胀紧套,小径部的左端上安装有垫圈,垫圈的外周与轮毂的大径中空部和中径中空部之间的阶梯面抵接,小径部左端螺合有螺母,螺母隔着垫圈在径向上将轮毂固定在主轴上;所述主体的两端上分别设有密封齿,主轴的大颈部上设有支撑轴承,主体与支撑轴承之间设有隔离板,还包括隔离环,支撑轴承上与主体面对的一侧与隔离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隔离环的另一端与隔离板连接,隔离板上设有进气管开孔,进气管开孔处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开孔所在位置到汽轮机主轴的距离小于隔离环内壁到主轴的距离,隔离板外沿处设有螺栓,螺栓穿过隔离板与支撑轴承固定连接,主体上分别连接有蒸汽输入管和蒸汽输出管,所述叶片上沿轴向设有通孔,通孔的孔径在进汽侧到出汽侧的方向上逐渐变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轮毂从端面向内部依次形成小径中空部、中径中空部、大径中空部,中径中空部的直径小于大径中空部且大于小径中空部,小径部依次穿过小径中空部、中径中空部、大径中空部而插入轮毂中,轮毂的端面抵接在主轴的大径部与小径部之间的阶梯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离板的厚度大于2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管的直径为8毫米至12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离板的外沿直径大于隔离环的外壁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孔为锥状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于叶轮的轮毂与主轴通过胀紧套进行连接,易于将轮毂和主轴进行拆卸,并且操作简单不会损坏叶片,另外即使重复拆卸也不会损害安装精度;通过向进气管中通入气体,此气体的压强大于等于汽轮机泄露出的蒸汽的压强,使蒸汽无法通过密封齿进入润滑部件与润滑油相接触,从而无需按时检查润滑油质量并更换,降低了运行成本,维护成本,由于无需更换润滑油,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叶片上沿轴向设有通孔,通孔的孔径在进汽侧到出汽侧的方向上逐渐变大,这种构造使得,流过叶片的蒸汽能够从通孔穿过,由于通孔逐渐变大,这使得,通孔内出气侧蒸汽的速度大于进气侧蒸汽的速度,从而能够给与叶片一个反向的作用力,进而推动叶片转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对蒸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易于拆卸安装的高效汽轮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主轴、21-大颈部、22-小颈部、3-叶轮、31-轮毂、311-小径中空部、312-中径中空部、313-大径中空部、32-叶片、33-通孔、4-胀紧套、5-垫圈、6-螺母、7-支撑轴承、8-密封齿、9-隔离环、10-隔离板、11-进气管、12-螺栓、13-蒸汽输入管、14-蒸汽输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易于拆卸安装的高效汽轮机,包括主体1,主体1的右端连接有主轴2,主轴2的左端部形成为阶梯状,包括大颈部21和小颈部22,小颈部22位于主体1内部,小颈部22上安装有叶轮3,叶轮3包括轮毂31和叶片32,轮毂31的中空部形成为阶梯状,从轮毂31的端面向内部依次形成小径中空部311、中径中空部312、大径中空部313,中径中空部312的直径小于大径中空部313且大于小径中空部311,小径部22依次穿过小径中空部311、中径中空部312、大径中空部313而插入轮毂31中,轮毂31的端面抵接在主轴的大径部21与小径部22之间的阶梯面上,在小径部22与轮毂31之间的中径中空部312中设置胀紧套4,在小径部22的左端上安装有垫圈5,垫圈5的外周与轮毂31的大径中空部313与中径中空部312之间的阶梯面抵接,在小径部22左端螺合有螺母6,螺母6隔着垫圈5在径向上将轮毂31固定在主轴2上。

所述主体1的两端上分别设有密封齿8,主轴2的大颈部21上设有支撑轴承7,主体1与支撑轴承7之间设有隔离板10,还包括隔离环9,支撑轴承7上与主体1面对的一侧与隔离环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隔离环9的另一端与隔离板10连接,隔离板10上设有进气管开孔,进气管开孔处连接有进气管11,进气管开孔所在位置到汽轮机主轴2的距离小于隔离环9内壁到主轴2的距离,隔离板10外沿处设有螺栓12,螺栓12穿过隔离板10与支撑轴承7固定连接,主体1上分别连接有蒸汽输入管13和蒸汽输出管14。

所述叶片32上沿轴向设有通孔33,通孔33的孔径在进汽侧到出汽侧的方向上逐渐变大。

所述隔离板10的厚度大于2毫米;所述隔离板10的厚度优选为3毫米;所述进气管11的直径为8毫米至12毫米;所述进气管11的直径优选为10毫米,隔离板10的外沿直径大于隔离环9的外壁直径。

所述通孔33为锥状孔。

叶片32上沿轴向设有通孔33,通孔33的孔径在进汽侧到出汽侧的方向上逐渐变大,这种构造使得,流过叶片32的蒸汽能够从通孔33穿过,由于通孔33逐渐变大,这使得,通孔33内出气侧蒸汽的速度大于进气侧蒸汽的速度,从而能够给与叶片33一个反向的作用力,进而推动叶片32转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对蒸汽的利用率。

汽轮机在工作时,蒸汽通过蒸汽输入管13进入主体1,汽轮机运转后蒸汽压强下降,并从蒸汽输出管14排出汽轮机,由于长期运行,密封齿8的密封性会逐渐减弱,主体1泄露的蒸汽部分会顺着主轴2穿过主轴2与密封齿8之间的间隙流至支撑轴承7,此时通过进气管11通入的气体使密封齿8靠近支撑轴承7的一侧压强大于或等于主体1泄露部分蒸汽的压强,从而蒸汽无法进入支撑轴承7与主轴2之间的间隙,从而不能达到润滑油内,达到密封的效果。同时在主轴的小颈部22上依次套装有轮毂31、垫圈5、螺母6,通过在主轴2上紧固螺母6,能够在主轴2上,在垫圈5与主轴2的阶梯面之间夹持轮毂31,从而能够进一步在主轴2的轴向上固定轮毂31,从而使轮毂31稳定地固定在主轴2上,保证汽轮机安全运转。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