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放电式点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4839阅读:1062来源:国知局
电容放电式点火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点火技术领域,涉及电容放电式点火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容放电式点火系统,主要应用于汽车点火。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点火线路多为感应式放电点火,以电池作为电源给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充电,需要点火时断开充电,初级线圈产生的磁场瓦解,使次级线圈产生高压来实现点火,该点火方式产生的点火电弧比较弱,燃油不能充分、快速燃烧。极少数采用电容放电式点火,电容放电式点火是在原有点火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电子点火方式,是利用电池对电容放电点火装置中的电容充电,当电容放电点火装置接到点火控制器发出的点火命令时则电池停止对电容充电,并利用电容高压向初级线圈放电,从而在次级线圈产生高压来实现点火,该点火方式点火产生的电压高,与感应式放电点火产生的点火电弧相比,其产生的点火电弧相对较强,但由于放电时间短,点火电弧虽有一定增强但是并不十分明显,同样存在点火电弧强度低导致燃油不能充分、快速燃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点火电弧强度低、燃油不能充分与快速燃烧等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容放电式点火系统,该点火系统产生的点火电弧强度高,能够使燃油充分与快速燃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放电式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与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相连的电容放电点火装置,为电容放电点火装置充电的供电单元,以及一端与点火线圈的次级线圈相连的火花塞,火花塞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火花塞的高压端连接有辅助放电点火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点火系统的优选设计,所述辅助放电点火装置由电容放电点火装置的电容和高压二极管组成,电容的正极与高压二级管的正极连接,高压二极管的负极与火花塞的高压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点火系统的优选设计,所述辅助放电点火装置由并联电容组、为并联电容组充电的供电单元和高压二极管组成,供电单元与并联电容组的电源接口连接,并联电容组的正极与高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高压二极管的负极与火花塞的高压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点火系统的优选设计,所述供电单元为电池或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点火系统的优选设计,所述高压二极管为反向击穿电压≥2.5万伏的二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点火系统的优选设计,所述电容放电点火装置设有电源接口,电容放电点火装置通过电源接口与供电单元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点火系统的优选设计,所述供电单元为电池或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点火系统的优选设计,所述火花塞采用无电阻火花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点火系统的进一步设计,所述点火系统还包括点火控制器,点火控制器与电容放电点火装置的控制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电容放电式点火系统,电容放电点火装置为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充电,点火线圈的次级线圈产生高压电,通过火花塞形成电弧,并通过辅助放电点火装置在火花塞形成电弧的瞬间将电容中储存的大量电荷释放到电弧形成的通路中,从而产生电子雪崩效应,显著增加点火电弧的强度,使燃油充分燃烧与快速燃烧,能够更加快速地释放能量,提升汽车动力的同时减少尾气排放,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2、电容放电点火装置,3、供电单元,4、点火线圈的次级线圈,5、火花塞,6、高压二级管,7、点火控制器,8、第一供电单元,9、并联电容组,10、第二供电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容放电式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与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1相连的电容放电点火装置2,为电容放电点火装置充电的供电单元3,以及一端与点火线圈的次级线圈4相连的火花塞5,火花塞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火花塞5的高压端连接有辅助放电点火装置。所述辅助放电点火装置由电容放电点火装置的 电容和反向击穿电压为5万伏的高压二极管6组成,电容的正极与高压二级管的正极连接,高压二极管6的负极与火花塞5的高压端连接。电容放电点火装置的输出正负极连接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的正负极,并在点火过程中为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充电,点火线圈的次级线圈在点火过程中产生高压电,同时高压二极管防止电流流向电容放电点火装置,高压电将火花塞击穿,使火花塞形成电弧,实现点火。在火花塞形成电弧的瞬间,高压二极管正向导通,将电容放电点火装置中电容的电荷通过高压二极管释放到形成的电弧中,从而产生雪崩效应,增加点火电弧的强度。

对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的点火系统进行优选设计,所述电容放电点火装置2设有电源接口,电容放电点火装置通过电源接口与供电单元3连接,所述供电单元3为电池或电源。电池或电源为电容放电点火装置2提供所需的电压与电流。

对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的点火系统进行优选设计,所述火花塞5采用无电阻火花塞。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点火系统还包括点火控制器7,点火控制器7与电容放电点火装置2的控制接口连接。点火控制器用于控制本实施例点火系统的点火时机。

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容放电式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与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1相连的电容放电点火装置2,为电容放电点火装置充电的第一供电单元8,以及一端与点火线圈的次级线圈4相连的火花塞5,火花塞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火花塞5的高压端连接有辅助放电点火装置。所述辅助放电点火装置由并联电容组9、为并联电容组充电的第二供电单元10和反向击穿电压为3.5万伏的高压二极管6组成,第二供电单元10与并联电容组9的电源接口连接,并联电容组9的正极与高压二极管6的正极连接,高压二极管6的负极与火花塞5的高压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单元8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10均为电池,分别为电容放电点火装置2和并联电容组9提供所需的电压与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或电源为电容放电点火装置和并联电容组充电,电容放电点火装置的输出正负极连接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的正负极,并在点火过程中为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充电,点火线圈的次级线圈在点火过程中产生高压电,同时高压二极管防止电流流向并联电容组,高压电将火花塞击穿,使火花塞形成电弧,实现点火。在火花塞形成电弧的瞬间,高压二极管正向导通,并联电容组电容的电荷通过高压二极管释放到形成的电弧中,从而产生雪崩效应,增加点火电弧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个实施例中,第一供电单元8为电池,第二供电单元10为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个实施例中,第一供电单元8为电源,第二供电单元10为电池。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个实施例中,第一供电单元8为电源,第二供电单元10为电源。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