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柴油发动机加热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024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冷柴油发动机加热塞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加热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冷柴油发动机加热塞。



背景技术:

随着众多新技术的研制与采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不断严格环保法规和能源法规,柴油机在经济性方面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在低温环境下由于燃油黏度、电瓶、机体本身等因素的影响,发动机起动困难,并且低温下的排放受到了严峻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冷柴油发动机加热塞,其利用电加热产生高温的原理,通过对发动机缸内燃油加热点燃,从而提高柴油机在低温下的冷起动性能及降低蓝烟排放。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风冷柴油发动机加热塞,其中:包括接线柱、外壳体、密封圈、补偿丝、填充材料、发热体外壳、加热丝和端盖,所述的接线柱安装在外壳体左端的安装孔里且接线柱外表面与外壳体左端的安装孔之间的接触处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的发热体外壳安装在外壳体右端的安装孔里,所述的补偿丝安装在发热体外壳内且补偿丝左端固定安装在接线柱的右端面上,所述的补偿丝右端焊接安装在加热丝,所述的发热体外壳内安装有填充材料,所述的端盖固定安装在发热体外壳的右端面上,所述的加热丝右端焊接安装在端盖上。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接线柱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上述的外壳体与电源负极相连接。

上述的补偿丝和加热丝都采用正温度系数的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的填充材料采用氧化镁粉制作而成。

本发明在压缩冲程即将结束时,喷油器通过喷油嘴把柴油喷射到相应位置,柴油遇到1000℃左右的炽热发热体前端,使雾状柴油在电热塞处部分燃烧,燃烧柴油产生的高温可导致发动机缸体内油气在极短时间内迅速燃烧爆炸,在发动机起动后的后预热阶段,电热塞继续通电,以减少发动机的蓝烟排放、降低燃烧噪音。

在空气滤后面加上加热塞,在高原地区因为天气,气候原因,温度比较低,所以在空气滤后面加上加热塞,空气在进入发动机前进行预加热,使其在进入发动机前加热完成,以免发动机无法工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利用电加热产生高温的原理,通过对发动机缸内燃油加热点燃,从而提高柴油机在低温下的冷起动性能及降低蓝烟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a处的结构局部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接线柱1、外壳体2、密封圈3、补偿丝4、填充材料5、发热体外壳6、加热丝7、端盖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一种风冷柴油发动机加热塞,其中:包括接线柱1、外壳体2、密封圈3、补偿丝4、填充材料5、发热体外壳6、加热丝7和端盖8,所述的接线柱1安装在外壳体2左端的安装孔里且接线柱1外表面与外壳体2左端的安装孔之间的接触处安装有密封圈3,所述的发热体外壳6安装在外壳体2右端的安装孔里,所述的补偿丝4安装在发热体外壳6内且补偿丝4左端固定安装在接线柱1的右端面上,所述的补偿丝4右端焊接安装在加热丝7,所述的发热体外壳6内安装有填充材料5,所述的端盖8固定安装在发热体外壳6的右端面上,所述的加热丝7右端焊接安装在端盖8上。

实施例中,接线柱1与电源正极相连接。

实施例中,外壳体2与电源负极相连接。

实施例中,补偿丝4和加热丝7都采用正温度系数的材料制作而成。

实施例中,填充材料5采用氧化镁粉制作而成。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冷柴油发动机加热塞,包括接线柱、外壳体、密封圈、补偿丝、填充材料、发热体外壳、加热丝和端盖,所述的接线柱安装在外壳体左端的安装孔里且接线柱外表面与外壳体左端的安装孔之间的接触处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的发热体外壳安装在外壳体右端的安装孔里,所述的补偿丝安装在发热体外壳内且补偿丝左端固定安装在接线柱的右端面上,所述的补偿丝右端焊接安装在加热丝,所述的发热体外壳内安装有填充材料,所述的端盖固定安装在发热体外壳的右端面上,所述的加热丝右端焊接安装在端盖上。本发明利用电加热产生高温的原理,通过对发动机缸内燃油加热点燃,从而提高柴油机在低温下的冷起动性能及降低蓝烟排放。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俊;刘忠福;张国良;朱正东;秦中文;孙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东方康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6
技术公布日:2018.02.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