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0268阅读:25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的塔筒。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电力设备,它是一种以 太阳为热源,以大气为工作介质的热能利用发动机;风力发电利用的是自然能源;相对柴油 发电要好的多。但是若应急来用的话,还是不如柴油发电机。风力发电不可视为备用电源, 但是却可以长期利用。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用的塔筒散热效率低,散热处理不方便。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21323565.4,公告号:CN206268022U,名称“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冷却循环装置”)公开了如下技术特征: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塔筒,塔筒的外周面设有冷却管,冷却管的上端连接有输液管,冷却管的下端连接有出液管,底座上设有冷却液输送机,出液管与冷却液输送机连接,输液管与冷却液输送机连接,塔筒的端部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的前部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与风力发电机连接,转轴的另一端设有旋转叶片,塔筒内设有若干电池组,若干电池组从上到下依次布置,电池组与风力发电机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方便对塔筒进行冷却;也方便对塔筒内的电池组进行冷却。

其在塔筒的外表面上设置密集的水冷盘管。塔筒的高度大多高于30米,这些水要泵送到顶部耗费的电能非常多。此外,盘管设置在塔筒外部,其本身也在吸收大量的热,循环中冷却效果并不理想。

此外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20810440.8,公告号:CN205841103U,名称为“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内坠落防护装置”)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塔筒、塔筒平台和塔筒平台防护网;所述塔筒平台安装在塔筒内壁上;所述塔筒平台防护网相对于塔筒平台平行安装在塔筒平台上方;所述塔筒平台防护网通过塔筒内壁防护网固定件固定在塔筒内壁上,所述塔筒平台防护网具有弹性,可防火。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安装,当作业人员不慎滑落时首先降落在防护网上,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摔落在塔筒平台上,以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避免作业人员跌落造成伤亡。

其在塔筒内设置的防坠落的网其实是很好的导热装置,如果能够在塔筒内形成良好的空气对流,能够快速实现塔筒的降温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空气对流对塔筒进行降温的风力发电塔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筒体中空,所述筒体的顶端设置半球形盖,半球形盖与筒体覆盖筒体顶端开口,半球形盖与筒体之间设置打开装置,

所述筒体内固定多个从上至下均匀分部的涡流风扇;

在位于最顶端的涡流风扇至筒体开口之间设置轴流风扇,轴流风扇竖直向上送风;

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进风门。

优选的,所述打开装置为铰接组件,包括铰接轴、轴套和电机,所述铰接轴固定于半球形盖底端或筒体顶端,对应的在筒体顶端或半球形盖底端固定轴套,电机传动端可带动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打开装置为滑动组件,包括滑块、滑轨和链轮,所述滑轨固定于筒体顶端,滑块固定于半球形盖底端,所述链轮固定于筒体顶部,链轮包括两个链盘和张拉于链盘上的链条,滑块通过连接杆与链条连接,链盘由电机传动。

优选的,所述半球形盖包括位于顶部的顶盖,所述半球形盖的中心固定顶升装置,顶升装置顶端与顶盖底面中心固定连接。

优选的,筒体内固定螺旋导流叶片。

优选的,所述涡流风扇与筒体内表面之间设置防坠网,防坠网为金属网。

优选的,所述轴流风扇和涡流风扇的转轴轴线均重合。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室温传感器、所述顶升装置、所述电机,所述涡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太阳能电池板和进风门,所述进风门为电动开关门;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室温传感器、所述顶升装置、所述电机、所述涡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进风门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相连;

所述电源模块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用于向其它模块供电;

所述室温传感器位于筒体内,用于检测筒体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和处理室温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息,并发送操作指令给所述顶升装置、所述电机,所述涡流风扇,所述进风门和所述轴流风扇执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对流风,从底至上的进行空气对流,能够快速降低塔筒内部温度,保证各个部件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风力发电塔筒,包括筒体10,筒体10中空,所述筒体10的顶端设置半球形盖20,半球形盖20与筒体10覆盖筒体10顶端开口,半球形盖20与筒体10之间设置打开装置,

所述筒体10内固定多个从上至下均匀分部的涡流风扇41;

在位于最顶端的涡流风扇41至筒体10开口之间设置轴流风扇31,轴流风扇31竖直向上送风;

所述筒体10的底部设置进风门11。

半球形盖20可以打开,然后打开塔筒内的轴流风扇31和涡流风扇41,涡流风扇41位于下部,能够让气流围绕塔筒10内空腔快速旋转,此外,轴流风扇31用于抽吸空气,使旋转气流快速从塔筒10的顶部排出。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打开装置为铰接组件,包括铰接轴、轴套和电机,所述铰接轴固定于半球形盖20底端或筒体10顶端,对应的在筒体10顶端或半球形盖20底端固定轴套,电机传动端可带动转轴转动。铰接的方式结构较为简单。开动电机就能快将筒体10顶端开口露出。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打开装置为滑动组件,包括滑块、滑轨和链轮,所述滑轨固定于筒体10顶端,滑块固定于半球形盖20底端,所述链轮固定于筒体10顶部,链轮包括两个链盘和张拉于链盘上的链条,滑块通过连接杆与链条连接,链盘由电机传动。滑动方式更有利于控制筒体10顶端开口打开的程度。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半球形盖20包括位于顶部的顶盖21,所述半球形盖20的中心固定顶升装置24,顶升装置24顶端与顶盖21底面中心固定连接。设置顶升装置24可以仅将顶盖21顶出,打开一个较小的开口,且能够防雨。

优选的实施方式,筒体10内固定螺旋导流叶片12。螺旋导流叶片是为了让气流随导流片自然上升。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涡流风扇41与筒体10内表面之间设置防坠网40,防坠网40为金属网。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轴流风扇31和涡流风扇41的转轴轴线均重合。

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室温传感器、所述顶升装置24、所述电机,所述涡流风扇41、所述轴流风扇31、太阳能电池板50和进风门11,所述进风门11为电动开关门;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室温传感器、所述顶升装置24、所述电机、所述涡流风扇41、所述轴流风扇31、进风门11以及太阳能电池板50相连;

所述电源模块与太阳能电池板50连接,用于向其它模块供电;

所述室温传感器位于筒体10内,用于检测筒体10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和处理室温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息,并发送操作指令给所述顶升装置24、所述电机,所述涡流风扇41,所述进风门11和所述轴流风扇31执行。

当室温传感器检测到塔筒10内部温度,控制模块分析温度值与预设值对比,当室温超过设定值时,控制模块控制进风门11打开,控制打开装置中电机转动,打开半球形盖20,同时代开轴流风扇31和涡流风扇41。对塔筒10内进行快速降温,实现智能化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