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素罐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3321发布日期:2018-07-07 20:2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尿素罐罩,属于尿素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尿素罐就是尿素储存罐,主要用于安装在卡车上,装上尿素,经过发动机循环,排放就达到国iv标准了。国五柴油车型使用尿素罐后管路、线路布置仍存在线路交叉捆绑的情况,改善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够对尿素罐和尿素泵进行防护、又能够对管路和线路的交叉捆绑状况进行改善的尿素罐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尿素罐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罐罩,罐罩通过支撑件与尿素罐支架可拆卸的连接,尿素罐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尿素泵,罐罩间隔罩设在尿素罐支架和尿素泵的上侧,支撑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通过电线或管路的预留孔;支撑件包括端部支撑、第一中部支撑以及第二中部支撑,端部支撑设置在罐罩远离尿素泵的一侧,第一中部支撑和第二中部支撑设置在尿素泵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罐罩为下侧敞口的长方体箱体,罐罩的上侧设置有上加强筋,罐罩的侧部设置有侧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的预留孔包括设置在端部支撑上的端部支撑预留孔以及设置在第一中部支撑上的中部支撑预留孔,端部支撑预留孔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中部支撑预留孔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的端部支撑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以及过渡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竖向且间隔设置,过渡板水平设置,过渡板的一侧与上连接板的下端相连,另一侧与下连接板的上侧相连,下连接板与尿素罐支架可拆卸的连接,上连接板与罐罩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过渡板上设置有过渡板预留孔。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中部支撑为由角钢弯折成的“l”形,第一中部支撑的竖直部与罐罩可拆卸的连接,第一中部支撑的水平部与尿素罐支架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罐罩的一侧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与支撑件可拆卸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尿素罐罩的罐罩间隔罩设在尿素罐支架和尿素泵上侧,从而能够对尿素罐和尿素泵进行防护,支撑件上设置有多个预留孔,电线和管路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预留孔通过,通过预留孔对管路和电线进行整理,避免出现管路、线路布置仍存在线路交叉捆绑的情况,而且管路和电线布设在罐罩下侧,外形美观;端部支撑设置在罐罩远离尿素泵的一端,第一中部支撑和第二中部支撑设置在尿素泵两侧,既能够满足罐罩的支设需求,不至于出现大幅度的颤抖,又能够很好的满足安装空间的需求。

2、罐罩为下侧敞口的长方形箱体,罐罩的上侧设置有上加强筋,罐罩的侧部设置有侧加强筋,使罐罩的强度高,且不容易发生变形,提高了罐罩的使用寿命。

3、端部支撑上设置有端部支撑预留孔,第一中部支撑上设置有中部支撑预留孔,能够分别对管路和电线进行整理,改善管路和电线的布设,避免出现管路、线路布置仍存在线路交叉捆绑的情况。

4、上连接板与罐罩相连,下连接板与尿素罐支架相连,满足了罐罩外沿伸出尿素罐支架的要求,保证了尿素罐整体位于罐罩下侧;过渡板上设置有过渡板预留孔,既能够用于连接其余部件,又能够用于穿过管路或电线,使用方便。

5、第一中部支撑为“l”形,能够满足罐罩外沿伸出尿素罐支架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尿素罐罩的左视示意图。

图2为尿素罐罩的后视示意图。

图3为尿素罐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罐罩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尿素罐罩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尿素罐罩的左视示意图。

图7为端部支撑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第一端部支撑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第二端部支撑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尿素罐支架101、端部支撑连接部102、第二中部支撑连接部103、第一中部支撑连接部2、罐罩201、让位槽202、侧加强筋203、上加强筋204、连接件205、让位口206、支撑连接孔3、第一中部支撑301、中部支撑连接板302、中部支撑预留孔4、端部支撑401、上连接板402、上连接板连接孔403、下连接板404、增强板405、端部支撑预留孔406、下连接板连接孔407、过渡板408、过渡板预留孔5、第二中部支撑501、支架连接孔502、罐罩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9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9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尿素罐罩,包括罐罩2,罐罩2通过支撑件与尿素罐支架1可拆卸的连接,尿素罐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尿素泵,罐罩2间隔罩设在尿素罐支架1和尿素泵的上侧,支撑件上设置多个有用于通过电线或管路的预留孔。本尿素罐罩的罐罩2间隔罩设在尿素罐支架1和尿素泵上侧,从而能够对尿素罐和尿素泵进行防护,支撑件上设置有多个预留孔,电线和管路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预留孔通过,通过预留孔对管路和电线进行整理,避免出现管路、线路布置仍存在线路交叉捆绑的情况,而且管路和电线布设在罐罩2下侧,外形美观。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具体的:如图1~2所示:尿素罐支架1为上侧敞口的长方体框架,尿素罐设置在尿素罐支架1内。尿素泵设置在尿素罐支架1的一侧,且尿素泵通过尿素泵支架固定在尿素罐支架1上。罐罩2间隔罩设在尿素罐支架1和尿素泵上侧,从而对尿素罐和尿素泵进行保护。

支撑件包括端部支撑4、第一中部支撑3以及第二中部支撑5。端部支撑4设置在罐罩2远离尿素泵的一侧,即尿素罐支架1设置在端部支撑4和尿素泵之间,端部支撑4的下部与尿素罐支架1可拆卸的连接,端部支撑4的上部与罐罩2可拆卸的连接。第一中部支撑3和第二中部支撑5设置在尿素泵的两侧,即第一中部支撑3和第二中部支撑5分别设置在与端部支撑4相邻的一侧,第一中部支撑3和第二中部支撑5的下部与尿素罐支架1可拆卸得连接,第一中部支撑3和第二中部支撑5的上部与罐罩2可拆卸的连接。预留孔包括设置在端部支撑4上的端部支撑预留孔405以及设置在第一中部支撑3上的中部支撑预留孔302。

如图3所示:尿素罐支架1为上侧敞口的长方体箱体,尿素罐支架1的右侧中部设置有端部支撑连接部,端部支撑连接部上设置有通孔,尿素罐支架1的左侧前部设置有第一中部支撑连接部103,第一中部支撑连接部103上设置有通孔,尿素罐支架1的左侧后部设置有第二中部支撑连接部102,第二中部支撑连接部102上设置有通孔,从而方便与支撑件可拆卸的连接。

如图4~6所示:罐罩2为开口朝下的长方体箱体,从而能够将线路和管路罩设在罐罩2内,使穿过罐罩2的线路和管路不外漏,外形美观。

罐罩2的上侧设置有上加强筋203,上加强筋203沿罐罩2上侧的对角线方向设置,罐罩2的上侧还设置有警示语。罐罩2的侧部设置有竖向的侧加强筋202,罐罩2的每一侧均间隔设置有两个侧加强筋202。上加强筋203和侧加强筋202的设置,提高了罐罩2的强度,避免罐罩2发生变形,提高了罐罩2的使用寿命。

罐罩2的一侧设置有让位口205,让位口205竖向设置,让位口205的中部设置有水平的连接件204,连接件204用于与支撑件相连,让位口205的设置,能够避免对连接连接件204和支撑件的螺栓造成妨碍。

罐罩2的下侧设置有中部内凹的弧形的让位槽201,让位槽201为管道和尿素罐的加注口让位,避免对管道和尿素罐的正常使用造成妨碍。

罐罩2的侧部还设置有支撑连接孔206,支撑连接孔206用于与支撑件相连,支撑连接孔206为水平设置的长孔,提高了罐罩2的适应性,避免由于不同车型的尿素罐支架的尺寸不同导致罐罩2无法安装。

如图7所示:端部支撑4包括上连接板401、下连接板403以及过渡板407,上连接板401和下连接板403均竖向设置,上连接板401和下连接板403间隔设置,且下连接板403设置在上连接板401和尿素罐支架1之间。过渡板407水平设置,过渡板407的外侧与上连接板401的下侧相连,过渡板407的内侧与下连接板403的上侧相连。上连接板401为开口向下的“匚”形,上连接板401竖直部两端设置有上连接板连接孔402,上连接板连接孔402为竖向设置的长孔,提高了端部支撑的适应性。下连接板403和过渡板407均对称设置有两块,过渡板407的一端与对应侧的上连接板401的水平部的下端相连,另一端与对应侧的下连接板403的上端相连。每块下连接板401上均设置有下连接板连接孔406。

两个下连接板403之间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增强板404,端部支撑预留孔405设置在增强板404上,端部支撑预留孔405的中心线水平设置,且端部支撑预留孔405间隔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端部支撑预留孔405设置有两个。

每块过渡板407上均设置有过渡板预留孔408,过渡板预留孔408的中心线竖向设置。

上连接板401、下连接板403、增强板404以及过渡板407一体设置。螺栓穿过下连接板连接孔406和端部支撑连接部101的通孔,并将下连接板403与端部支撑连接部101可拆卸的连接;螺栓穿过上连接板连接孔402和支撑连接孔206,并将上连接板401与罐罩2可拆卸的连接。电线和管路通过不同的端部支撑预留孔405设置。

如图8所示:第一中部支撑3为由角钢弯折成的“l”形,第一中部支撑3的竖直部一侧上端的宽度大于下端的宽度,形成中部支撑连接板301,中部支撑连接板301上设置有通孔,第一中部支撑3竖直部另一侧设置有水平的中部支撑预留孔302。第一中部支撑3的水平部设置有水平的通孔,且水平部的通孔与中部支撑预留孔302设置在角钢的同一侧。中部支撑预留孔302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中部支撑预留孔302竖向间隔设置有三个。

螺栓穿过中部支撑连接板301的通孔和支撑连接孔206,并将中部支撑连接板301与罐罩2可拆卸的连接;螺栓穿过水平部的通孔和第一中部支撑连接部103的通孔,并将第一中部支撑3水平部与尿素罐支架1可拆卸的连接。电线和管路通过不同的中部支撑预留孔302设置。

如图9所示:第二中部支撑5为由钢板弯折成的“l”形,第二中部支撑5的水平部设置有罐罩连接孔502,第二中部支撑5的竖直部中部设置有支架连接孔501,罐罩连接孔502为沿垂直于水平部方向设置的长孔。螺栓穿过支架连接孔501和第二中部支撑连接部102的通孔,并将第二中部支撑5的竖直部与尿素罐支架1可拆卸的连接;螺栓穿过罐罩连接孔502和连接件4的通孔,并将第二中部支撑5的水平部与连接件4可拆卸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