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等转速大转矩防尘气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4353发布日期:2018-12-07 22:13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等转速大转矩防尘气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马达设备,具体是指一种中等转速大转矩防尘气动马达。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制造技术领域众所周知的,气动马达无论哪种结构形式都存在只能在高转速时输出大转矩的问题,中低转速应用场合只能配置减速机,造成结构复杂、造价增大,而且功率输出衰减,形成能耗浪费;常规轴承安装方式轴承在环境中暴露,高粉尘环境下轴承易出现积粉抱死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中等转速大转矩防尘气动马达,马达内部与外界密封设计,设有防尘环,有效避免了粉尘通过缝隙进入马达内部对马达的影响,即便是轴间间隙,在充盈高压空气作用下,粉尘也无法进入,设置两组配气盘和两组叶轮,并且共用一个进气口,保证了气压的一致性,结构设计紧凑,两个叶轮同时被驱动工作,保证低速状态下依然输出较大的扭矩,排气口对称设置,排气均匀,设备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中等转速大转矩防尘气动马达,包括马达上体和马达下体,所述马达下体和马达上体之间的空腔内设有的转轴,所述转轴为一端带有台阶挡块的阶梯轴,所述转轴从上到下依次装有轴承、第一轴套、第一叶轮、第二轴套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二叶轮底部设有锁紧螺母,所述转轴上设有与锁紧螺母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轴套外部套装有两组配气盘,分别为第一配气盘和第二配气盘,第一配气盘为第一叶轮提供压缩空气,第二配气盘与第二叶轮提供压缩空气,第一配气盘和第二配气盘外部边缘均套装有环形密封圈,环形密封圈内圈的外部边缘与马达下体的内壁接触并实现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马达下体底部端面设有防尘环安装孔,所述防尘环安装孔内安装有防尘环,所述防尘环向上设有沿着转轴轴线向下凸起的延伸部。

作为优选,马达下体上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穿过马达下体后延伸至第一配气盘和第二配气盘之间,第一排气盘上设有环形缺口,压缩气体通过进气通道后经过环形缺口分别向第一配气盘和第二配气盘供气。

作为优选,马达上体上设有插入到马达下体内的环形连接部,第一叶轮轴临近转轴的一层设有与第一轴套配合安装的环槽,第一叶轮上表面设有第一排气间隙,第一排气间隙末端设有依次贯穿环形连接部和马达下体的第一出气通道。

作为优选,第二叶轮与马达下体端面之间设有第二排气间隙,所述第二排气间隙末端设有贯穿马达下体的第二出气管道。

作为优选,所述马达上体内设有套装在轴承外部的轴承套,所述轴承上下两端设有限位卡簧,所述限位卡簧安装在轴承套上的环形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为六段阶梯轴,从上到下转轴的外径尺寸依次递减,第一阶梯轴为限定轴承向上移动的台阶挡块,第二阶梯轴沿着转轴向下延伸至第一轴套末端,第三阶梯轴自第一轴套末端向下延伸至锁紧螺母上端,第四阶梯轴为设有外螺纹的部分,第四阶梯轴与第三阶梯轴之间设有退刀槽,第五阶梯轴自锁紧螺母下端开始至防尘环外部,第六阶梯轴为转轴最下的端的驱动连接轴。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马达内部与外界密封设计,设有防尘环,有效避免了粉尘通过缝隙进入马达内部对马达的影响,即便是轴间间隙,在充盈高压空气作用下,粉尘也无法进入,设置两组配气盘和两组叶轮,并且共用一个进气口,保证了气压的一致性,结构设计紧凑,两个叶轮同时被驱动工作,保证低速状态下依然输出较大的扭矩,排气口对称设置,排气均匀,设备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中等转速大转矩防尘气动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中等转速大转矩防尘气动马达做详细说明。

如图1中所示,一种中等转速大转矩防尘气动马达,包括马达上体1和马达下体2,所述马达下体2和马达上体1之间的空腔内设有的转轴3,所述转轴3为一端带有台阶挡块的阶梯轴,所述转轴3从上到下依次装有轴承4、第一轴套5、第一叶轮6、第二轴套7和第二叶轮8,所述第二叶轮8底部设有锁紧螺母9,所述转轴3上设有与锁紧螺母9配合的外螺纹10,所述第二轴套7外部套装有两组配气盘,分别为第一配气盘11和第二配气盘12,第一配气盘11为第一叶轮6提供压缩空气,第二配气盘12与第二叶轮8提供压缩空气,第一配气盘11和第二配气盘12外部边缘均套装有环形密封圈13,环形密封圈13内圈的外部边缘与马达下体2的内壁接触并实现密封。

所述马达下体2底部端面设有防尘环安装孔15,所述防尘环安装孔15内安装有防尘环14,所述防尘环14向上设有沿着转轴3轴线向下凸起的延伸部16。

马达下体2上设有进气通道17,所述进气通道17穿过马达下体2后延伸至第一配气盘11和第二配气盘12之间,第一排气盘上设有环形缺口18,压缩气体通过进气通道17后经过环形缺口18分别向第一配气盘11和第二配气盘12供气。

马达上体1上设有插入到马达下体2内的环形连接部19,第一叶轮6轴临近转轴3的一层设有与第一轴套配合安装的环槽20,第一叶轮6上表面设有第一排气间隙21,第一排气间隙21末端设有依次贯穿环形连接部19和马达下体2的第一出气通道22。

第二叶轮8与马达下体2端面之间设有第二排气间隙23,所述第二排气间隙23末端设有贯穿马达下体2的第二出气管道24。

所述马达上体1内设有套装在轴承4外部的轴承套25,所述轴承4上下两端设有限位卡簧26,所述限位卡簧26安装在轴承套25上的环形凹槽27内。

所述转轴3为六段阶梯轴,从上到下转轴3的外径尺寸依次递减,第一阶梯轴3.1为限定轴承4向上移动的台阶挡块,第二阶梯轴3.2沿着转轴3向下延伸至第一轴套5末端,第三阶梯轴3.3自第一轴套5末端向下延伸至锁紧螺母9上端,第四阶梯轴3.4为设有外螺纹10的部分,第四阶梯轴3.4与第三阶梯轴3.3之间设有退刀槽,第五阶梯轴3.5自锁紧螺母9下端开始至防尘环14外部,第六阶梯轴3.6为转轴3最下的端的驱动连接轴。

马达内部与外界密封设计,设有防尘环,有效避免了粉尘通过缝隙进入马达内部对马达的影响,即便是轴间间隙,在充盈高压空气作用下,粉尘也无法进入,设置两组配气盘和两组叶轮,并且共用一个进气口,保证了气压的一致性,结构设计紧凑,两个叶轮同时被驱动工作,保证低速状态下依然输出较大的扭矩,排气口对称设置,排气均匀,设备稳定性好。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