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受油器操作油管盘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5400发布日期:2019-01-22 23:11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受油器操作油管盘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轮机盘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受油器操作油管盘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组大修时,受油器操作油管盘车和轴线处理需要在机组三大轴承解体后,采用电动盘车或机械盘车来进行整体轴系盘车,和水轮机轴、发电机轴盘车同步进行,然后根据盘车数据采用加垫或刮削的方法来处理轴线。

受油器轴摆度超标时只能在机组大修时处理,一般水电机组大修周期按照国标每个大修周期为5年左右,受油器轴摆度超标无法及时处理,导致浮动瓦的磨损加速,一方面浮动瓦磨损到一定程度会加大了受油器的漏油量,导致压油装置压力下降较快,压油装置两台压油泵频繁启动,易出现烧泵现象,另一方面浮动瓦磨损严重时影响桨叶开关动作,无法通过桨叶调节机组所带负荷,无法调节机组协联工况,增大机组振动,严重影响机组稳定运行。

而且结合机组大修得常规处理方法是,受油器拆除、上导轴承、推力轴承、下导轴承、水导轴承、检修密封等装置拆除后,再进行机组盘车工作。一般按照14MW的机组大修网络计划图主线工作顺利的话,盘车工作在开工后的10天方能进行,盘车这项工作按正常工艺处理,需要进行5天方能完工,而且盘车工序较为复杂,先将各轴承拆除,然后将上导瓦与主轴抱紧,然后在各部位架设百分表,在盘车过程中记录数据,根据数据分析进行轴线处理,盘车结束后各部件进行回装,整个回装期大约7天左右,具有工序复杂、工期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受油器操作油管盘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受油器操作油管盘车装置,包括受油器底座、设置在受油器底座上的受油器旋转油盆、同轴线的内操作油管和外操作油管、盘车架、盘车桩以及螺栓,所述螺栓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螺栓焊接在受油器旋转油盆的上端,所述盘车架通过螺栓实现与受油器旋转油盆的连接,所述盘车架包括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三角钢、第四角钢、第五角钢、第六角钢,所述盘车架上通过磁性表座连接有百分表,所述盘车桩焊接在受油器旋转油盆上端,与盘车架的角度为90°,所述盘车桩包括第一碳钢管和第二碳钢管,第一碳钢管与第二碳钢管设置位置之间的夹角为180°。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角钢上设有两个通孔,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穿过通孔使盘车架设置在受油器旋转油盆的上端,所述第二角钢的下端与第一角钢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第三角钢、第四角钢与第二角钢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第五角钢两端分别与第二角钢、第三角钢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的第六角钢两端分别与第二角钢、第四角钢通过焊接相连。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角钢与第二角钢,第三角钢、第四角钢与第二角钢的连接角度均为90°。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百分表包括第一百分表和第二百分表,所述第一百分表通过磁性表座与第三角钢相连,所述第二百分表通过磁性表座与第四角钢相连。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碳钢管、第二碳钢管为DN20普通碳钢管。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三角钢、第四角钢、第五角钢、第六角钢型号为40*40*4mm。

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为M12普通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S1:拆除受油器浮动瓦,将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采用焊接方式与受油器旋转油盆上端固定;

S2:制作盘车架,将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三角钢、第四角钢、第五角钢、第六角钢按照要求焊接,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穿过第一角钢,将盘车架固定在受油器旋转油盆上端;

S3:设置盘车桩,将第一碳钢管和第二碳钢管采用焊接方式与受油器旋转油盆固定,第一碳钢管、第二碳钢管布置角度为180°,第一碳钢管、第二碳钢管与盘车架布置角度呈90°;

S4:架设百分表,将第一百分表、第二百分表通过磁性表座分别与第三角钢、第四角钢连接;

S5:操作油管盘车,手动逆时针通过第一碳钢管、第二碳钢管旋转受油器旋转油盆,每旋转45°后进行读数,旋转一周共停留8个点进行读数,即完成操作油管的盘车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人力操作两个盘车桩通过旋转受油器旋转油盆进行盘车,使旋转油盆转动,主轴不动,两者相对旋转,来达到盘车的目的,颠覆了现在国内传统通过电动、机械旋转主轴盘车单一思路,使得处理受油器操作油管轴线不需要结合机组大修将各导轴承全部拆除后进行盘车,只需要拆除受油器端罩和浮动瓦等附属设施,节约了大量工期,同时创新了受油器操作油管盘车思路和方法,节省了大量人力,保证了水轮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受油器操作油管盘车装置的总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受油器操作油管盘车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受油器操作油管盘车架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受油器操作油管盘车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受油器操作油管盘车桩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清楚完整的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需要作出创造性劳动的条件下,能够充分实施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如图1-5所示,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受油器操作油管盘车装置,包括受油器底座16、设置在受油器底座16上的受油器旋转油盆15、同轴线的内操作油管14和外操作油管13、盘车架、盘车桩以及螺栓,所述螺栓包括第一螺栓1和第二螺栓2,所述螺栓焊接在受油器旋转油盆15的上端,所述盘车架通过螺栓实现与受油器旋转油盆15的连接,所述盘车架包括第一角钢3、第二角钢4、第三角钢5、第四角钢6、第五角钢7、第六角钢8,所述盘车架上通过磁性表座连接有百分表,所述盘车桩焊接在受油器旋转油盆15上端,与盘车架的角度为90°,所述盘车桩包括第一碳钢管11和第二碳钢管12,第一碳钢管11与第二碳钢管12设置位置之间的夹角为18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角钢3上设有两个通孔,第一螺栓1和第二螺栓2穿过通孔使盘车架设置在受油器旋转油盆15的上端,所述第二角钢4的下端与第一角钢3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第三角钢5、第四角钢6与第二角钢4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第五角钢7两端分别与第二角钢4、第三角钢5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的第六角钢8两端分别与第二角钢4、第四角钢6通过焊接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角钢3与第二角钢4,第三角钢5、第四角钢6与第二角钢4的连接角度均为90°。

进一步地,所述百分表包括第一百分表9和第二百分表10,所述第一百分表9通过磁性表座与第三角钢5相连,所述第二百分表10通过磁性表座与第四角钢6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碳钢管11、第二碳钢管12为DN20普通碳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角钢3、第二角钢4、第三角钢5、第四角钢6、第五角钢7、第六角钢8型号为40*40*4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栓1和第二螺栓2为M12普通螺栓。

一种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受油器操作油管盘车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是:

S1:拆除受油器浮动瓦,将第一螺栓1和第二螺栓2采用焊接方式与受油器旋转油盆15上端固定;

S2:制作盘车架,将第一角钢3、第二角钢4、第三角钢5、第四角钢6、第五角钢7、第六角钢8按照要求焊接,第一螺栓1和第二螺栓2穿过第一角钢3,将盘车架固定在受油器旋转油盆15上端;

S3:设置盘车桩,将第一碳钢管11和第二碳钢管12采用焊接方式与受油器旋转油盆15固定,第一碳钢管11、第二碳钢管12布置角度为180°,第一碳钢管11、第二碳钢管12与盘车架布置角度呈90°;

S4:架设百分表,将第一百分表9、第二百分表10通过磁性表座分别与第三角钢5、第四角钢6连接;

S5:操作油管盘车,手动逆时针通过第一碳钢管11、第二碳钢管12旋转受油器旋转油盆15,每旋转45°后进行读数,旋转一周共停留8个点进行读数,即完成操作油管的盘车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碳钢管11、第二碳钢管12直径和高度应具体考虑旋转油盆直径和重量问题,第一角钢3的长度应具体考虑到受油器旋转油盆的直径问题,第二角钢4高度应具体考虑内外操作油管对应的浮动瓦实际工作面高度问题,第三角钢5、第四角钢6长度应分别考虑百分表到相对应操作油管距离、高度问题,第一百分表9与外操作油管13接触,第二百分表10与内操作油管14接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