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能量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0257发布日期:2019-12-13 17: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高压管路(2)、动力油缸(3)、发电机(4)、回流管路(10)、推板(11)和活塞柱(12);

所述动力油缸(3)固定在车辆悬架(1)与车身之间,所述动力油缸(3)的内壁滑动设置有推板(11),且所述推板(11)与所述动力油缸(3)的内壁形成一个密闭空间;

所述活塞柱(12)的一端与所述车辆悬架(1)或车身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柱(12)的另一端穿入动力油缸(3)的内部并与所述推板(11)远离密闭空间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动力油缸(3)的出油口通过主高压管路(2)与发电机(4)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发电机(4)的出油口通过回流管路(10)与动力油缸(3)的进油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油缸(3)的出油口上设置有出油阀,所述动力油缸(3)的进油口上设置有进油阀;所述出油阀和所述进油阀均为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油室(8);

所述储油室(8)的进油口通过回流管路(10)与所述发电机(4)的出油口连接;

所述储油室(8)的出油口通过回流管路(10)与所述动力油缸(3)的进油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车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主高油压室(6);

所述动力油缸(3)的出油口通过主高压管路(2)与所述主高油压室(6)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主高油压室(6)上开设有主泄压口(7),所述主泄压口(7)通过主高压管路(2)与所述发电机(4)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主泄压口(7)上设置有主恒压阀(5);所述主恒压阀为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恒压阀(5)至所述发电机(4)的进油口的主高压管路(2)上还设置有节流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高油压室(6)的内部设置有主活塞板(61),所述主活塞板(61)可沿主高油压室(6)的内壁滑动;

所述主高油压室(6)的内部还设置有主举升弹簧(62);所述主举升弹簧(62)的一端与主活塞板(61)固定连接,所述主举升弹簧(62)的另一端固定在与所述主活塞板(61)相对应的所述主高油压室(6)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高油压室(6)上开设有主溢流口(9),且所述主溢流口(9)晚于所述主泄压口(7)被打开;所述主溢流口(9)通过所述回流管路(10)与所述动力油缸(3)的进油口连接,或所述主溢流口(9)通过所述回流管路(10)与储油室(8)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主溢流口(9)上设置有主溢流阀,所述主溢流阀为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副高油压室(13);

所述主溢流口(9)通过所述回流管路(10)与所述副高油压室(13)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副高油压室(13)上开设有副泄压口(134),所述副泄压口(134)通过副高压管路(135)与所述主高油压室(6)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副泄压口(134)上设置有副恒压阀,所述副恒压阀为单向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高油压室(13)的内部设置有副活塞板(132),所述副活塞板(132)可沿副高油压室(13)的内壁滑动;

所述副高油压室(13)的内部还设置有副举升弹簧(131);所述副举升弹簧(131)的一端与副活塞板(132)固定连接,所述副举升弹簧(131)的另一端固定在与所述副活塞板(132)相对应的所述副高油压室(13)的内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车载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高油压室(13)上开设有副溢流口(133),且所述副溢流口(133)晚于所述副泄压口(134)被打开;所述副溢流口(133)通过所述回流管路(10)与所述动力油缸(3)的进油口连接,或所述副溢流口(133)通过所述回流管路(10)与储油室(8)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副溢流口(133)上设置有副溢流阀,所述副溢流阀为单向阀。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