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战便携式电控汽油车油路检修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5129发布日期:2020-05-12 17:3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野战便携式电控汽油车油路检修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属于汽车检修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野战便携式电控汽油车油路检修仪,应用于汽车的检修和维护保养。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电控汽油车油路的检修有以下两种常见方法:1、检测清洗电磁喷油器,采用恒定的压力(由机械压力表显示)通过设定每个喷油器的喷射时间并使用容积(体积)的方式检验喷油器的性能;2、检测车辆的供油系统,采用一套油压表检测油路压力,通过分析油压变化判断供油系统的密封性能和保压能力。

清洗电磁喷油器是采用超声波清洗与油压喷射清洗相结合的技术。该技术的缺点为:(1)检测精度低,误差大。如电磁喷油器密封性能测试的方法为,给喷油器提供一定油压,然后通过肉眼观察各个喷油器在设定油压下的密封性和滴漏情况。喷油均匀性测试和喷油量检测也是通过肉眼观察喷油器在恒定油压和设定时间内喷入量杯内油的多少来进行判断。此种方法误差来源不确定性较多,比如:人为因素、系统油压的波动、量杯壁残留油液等等原因都会造成读数误差。(2)检测功能不完备。没有测量电磁喷油器线圈电阻的功能,只能另外准备电阻表或万用表来测量。(3)采用该技术检测或清洗电磁喷油器需要的时间较长,速度慢。(4)采用该技术的设备只能使用ac220v作电源,且体积较大、较重(≥22kg),不易移动,对作业环境要求较高,不适合野外作业。

检测车辆供油系统的技术方案缺点是:(1)需要一套油压表工具,野外检修车辆时需要再携带一套油压表,增加携行负担。(2)检测的灵敏度和精确度较低。

因此,为解决现有汽油车油路检修所需设备和工具的缺点:检测精度低、检测速度慢、体积较大不易移动、工具设备多携行不便、对作业环境要求高,不适合野外作业等,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野战便携式电控汽油车油路检修仪。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野战便携式电控汽油车油路检修仪,该检修仪是一种集成测量车辆油路压力、检测电磁喷油器性能、清洗电磁喷油器等功能于一体的适合野外使用的便携式检修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野战便携式电控汽油车油路检修仪,所述检修仪由上盖和底盖组成箱体式结构,所述上盖和底盖由螺钉连接,所述检修仪箱体内设置有液压站系统,所述液压站系统包括清洗液容器及其内部的液压泵和液压分配器、前电磁阀和后电磁阀;

所述上盖上通过支架装置安装压力腔与喷油器,所述支架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活动支架与固定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固定支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上盖上、且相互之间使用多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杆连接固定,所述活动支架与所述支撑杆的对应位置开有贯通孔,所述支撑杆穿过贯通孔使所述活动支架可沿所述支撑杆上下自由移动,所述活动支架与紧固螺栓转动副连接,通过转动所述紧固螺栓带动所述活动支架上下移动、从而将所述喷油器压紧在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活动支架之间;

所述压力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且所述压力腔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的贯通孔内;所述喷油器与所述活动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卡座,所述喷油器通过连接卡座与所述压力腔相连通;在所述活动支架相应的喷油器连接卡座上通过油管接头固定连接油管,所述油管穿过所述上盖上的油管槽与内部的前电磁阀连接;所述压力腔底部通过所述第一支架上的通孔与连接后电磁阀的油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侧面设有外接油管接口,所述上盖上面设有电源开关、usb接口、按键板、液晶显示屏、清洗液注入口以及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螺栓可相对所述活动支架转动,但不能轴向移动,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的贯通孔内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螺栓设置数量为3个。

进一步地,所述检修仪由直流电源供电,选择12v的直流电源,提供最大15a的工作电流,附带交流220v转直流适配器。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和底盖选用1.0-1.6mm的薄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检修仪上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卡座上的6个连通孔形成6个检修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设计了一种集成测量车辆油路压力、检测电磁喷油器性能、清洗电磁喷油器等功能于一体的适合野外使用的便携式检修装置:

测量油压模式:检测车辆动态油压和静态油压,分析油压判断车辆供油系统的技术状况;

电磁喷油器检测清洗模式:

a、检测喷油器电磁阀线圈电阻,确定待检测喷油器是否短路、断路等损坏;

b、检测喷油器密封性能;

c、检测喷油器喷油雾化性能;

d、检测各缸喷油器的喷油均匀性;

e、清洗喷油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控汽油车油路检修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控汽油车油路检修仪的系统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1-上盖;2-底盖;3-外接油管接口;4-电源开关;5-usb接口;6-按键板;7-液晶显示屏;8-第一支架;9-第二支架;10-把手;11-支撑杆;12-活动支架;13-油管接头;14-油管;15-油管槽;16-固定支架;17-紧固螺栓;18-压力腔;19-喷油器;20-连接卡座;21-清洗液注入口;22-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一种野战便携式电控汽油车油路检修仪,所述检修仪由上盖1和底盖2组成箱体式结构,所述上盖1和底盖2由螺钉连接,所述检修仪箱体内设置有液压站系统,所述液压站系统包括清洗液容器及其内部的液压泵和液压分配器、前电磁阀和后电磁阀;

所述上盖1上通过支架装置安装压力腔18与喷油器19,所述支架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架8、第二支架9、活动支架12与固定支架16,所述第一支架8、第二支架9与固定支架16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上盖1上、且相互之间使用多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1连接固定,所述活动支架12与所述支撑杆11的对应位置开有贯通孔,所述支撑杆11穿过贯通孔使所述活动支架12可沿所述支撑杆11上下自由移动,所述活动支架12与紧固螺栓17转动副连接,通过转动所述紧固螺栓17带动所述活动支架12上下移动、从而将所述喷油器19压紧在所述第二支架9和所述活动支架12之间;

所述压力腔18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8与第二支架9之间、且所述压力腔18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9的贯通孔内;所述喷油器19与所述活动支架12、所述第二支架9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卡座20,所述喷油器19通过连接卡座20与所述压力腔18相连通;在所述活动支架12相应的喷油器连接卡座20上通过油管接头13固定连接油管14,所述油管14穿过所述上盖1上的油管槽15与内部的前电磁阀连接;所述压力腔18底部通过所述第一支架8上的通孔与连接后电磁阀的油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1侧面设有外接油管接口3,所述上盖1上面设有电源开关4、usb接口5、按键板6、液晶显示屏7、清洗液注入口21以及把手10。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螺栓17可相对所述活动支架12转动,但不能轴向移动,所述紧固螺栓17与所述固定支架16之间为螺纹连接。通过转动紧固螺栓17从而带动活动支架12转动,达到对喷油管19的紧固或松开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9的贯通孔内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2。用于检测油压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螺栓17设置数量为3个。

进一步地,所述检修仪由直流电源供电,选择12v的直流电源,提供最大15a的工作电流,附带交流220v转直流适配器。恒流供电方式比恒压控制方式灵活可靠,重复性好,并且不受线路及接触电阻影响,最大程度保证喷油器定量测试的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1和底盖2选用1.0-1.6mm的薄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检修仪上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卡座20上的6个连通孔形成6个检修通道。可同时对6个喷油管进行检测清洗,在野外工作时,即便其中有损坏的检修通道,也不影响检修仪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在于:

(1)油压测量模式:用连接管将检修仪的外接油管接口3与车辆油路之间连接好,打开电源开关4,开机自检,按按鍵板6上的测试键,切换到油压测量模式,通过液晶显示屏7即可显示车辆油路压力值,通过测量车辆运转时的油压值和熄火后油压变化,即可判断车辆电动燃油泵与油路系统工作情况,分析车辆静态和动态油压还可判断供油系统故障原因。

(2)电磁喷油器检测清洗模式:将车辆上的喷油器19拆下来后,通过连接卡座20置于活动支架12和支架(8、9)的座孔内,转动紧固螺栓17下移活动支架12将喷油器19压紧,确保密封。检修仪通过恒流直流电流驱动待检测的喷油器向压力腔18里做连续喷油、排空操作,记录压力腔里压力变化,计算出待检测的喷油器性能。具体工作过程如下,见图2:

a、将待检测喷油器装入测试清洗机(共六个通道),连接好线路,选定参数。

b、检测各通道是否连接好喷油器后,向各通道正常连接的喷油器施加200ma的恒流直流电流,计算出喷油器电磁阀线圈的电阻值。若电阻值在正常范围内,则可对该喷油器继续进行下一步压力测试。若电阻值不在正常范围,则考虑喷油器电磁阀线圈已损坏。

c、由恒压控制板控制清洗液容器中的液压泵产生一个可设定的恒压液压源,用于仿真油泵产生的压力。

d、液压建立之后,由通道控制板控制打开前电磁阀将压力打入喷油器入口,此时控制喷油器处于关闭状态(喷油器电磁阀线圈电流为0),静置一段时间后,计算连接喷油器出口的透明压力腔内的压力变化,可检测出电磁阀密闭性能。若压力变化超出一定值,考虑喷油器电磁阀密闭性失效。

e、闭合前电磁阀,然后打开后电磁阀,平衡压力腔内压力后闭合后电磁阀。

f、根据设定的参数(喷油器电磁阀施加恒流电流值;单次循环喷油周期、次数;循环次数等)开始喷油循环,循环过程如下:1)闭合前电磁阀、闭合后电磁阀、关闭喷油器电磁阀,进入循环准备;2)打开前电磁阀,向喷油器施加液压;3)预设压力腔压力:向喷油器施加预设的恒流电流,打开喷油器电磁阀,将油喷入压力腔,压力传感器不断检测压力腔内的压力,直到压力腔压力达到预设值,关闭喷油器电磁阀;4)向喷油器施加预设的恒流电流,打开喷油器电磁阀,将油喷入压力腔;5)达到预设的持续喷油时间后,关闭喷油器电磁阀,然后闭合前电磁阀。6)测量压力腔体内的压力值,并通过usb接口向上位机传输每个通道的压力值。7)循环执行步骤3)~5),直到达到设定的本次循环喷油次数。8)打开后电磁阀,将本次循环喷入压力腔内的油排出。9)循环执行步骤1)~7),直到达到设定的清洗循环次数。循环过程中,可通过透明压力腔目测观察喷油器喷出油液的雾化情况。

g、所有检测数据通过usb传输到上位机,在上位机软件中可显示及对比各通道连接喷油器的喷油压力变化曲线。分析各通道喷油器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