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功率发电机组用尾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81302发布日期:2021-03-30 20:2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功率发电机组用尾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功率发电机组用尾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多在发电机组的尾气排放管道上设置尾气净化器进行尾气的净化,而发电机组在功率提升的过程中其尾气的浓度和排量相应提高,现有的尾气净化器在使用时净化效果和净化效率不足,影响尾气净化装置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功率发电机组用尾气净化装置,通过设置分流管和排气管,并在分流管和排气管两侧设置多个净化管,并在每个净化管内设置dpf组件和doc组件,能够保证尾气净化器组件具备高效的烟气净化处理,同时设置进气管,能够根据发电机组的功率设置对应数量的尾气净化器组件,解决了现有的尾气净化装置针对高功率发电机组的使用净化效率和净化效果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功率发电机组用尾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气管和若干尾气净化器组件;

所述尾气净化器组件包括一组支架、分流管、排气管和若干净化管;

所述支架包括一组竖梁,一组所述竖梁底端固定有支撑梁,一组所述竖梁与支撑梁之间均固定有加固梁;

所述排气管和分流管分别位于一组竖梁内的上部和下部且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一组竖梁之间;

所述净化管由依次连通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组成,所述第一管体周侧面固定有出气口,所述第二管体周侧面固定有进气口,所述第二管体内固定有dpf组件,所述第三管体内固定有doc组件;

所述分流管周侧面的一相对侧均并排固定有若干第一管口,所述排气管一相对侧均并排固定有若干第二管口,若干所述净化管上的进气口分别与若干第一管口固定连通,若干所述净化管上的的出气口分别与若干第二管口固定连通;

所述排气管和分流管之间固定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旁通阀;

若干所述尾气净化器组件上的分流管一端均与进气管周侧面固定连通,所述分流管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两端通过法兰和螺丝固定在一组竖梁之间,所述进气管或排气管固定在一组弧形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一端固定有第二封盖,所述排气管另一端设有尾气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周侧面均设有夹套,所述夹套内设有保温套。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梁与支撑梁之间的角度在30-50°的范围,所述竖梁、支撑梁和加固梁均为u型钢或角铁或方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流管和排气管,并在分流管和排气管两侧设置多个净化管,并在每个净化管内设置dpf组件和doc组件,能够保证尾气净化器组件具备高效的烟气净化处理,同时设置进气管,能够根据发电机组的功率设置对应数量的尾气净化器组件,能够起到高效的净化效果,从而保证了烟气进化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分流管和排气管之间一组连接管,并在连接管上设置旁通阀,能够有效的提高净化装置的运行安全系数,同时在排气管的端部设置尾气传感器能够检测排出的气体含量,从而能够确认对应尾气净化器组件的净化效果。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功率发电机组用尾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进气管,2-尾气净化器组件,3-支架,4-分流管,5-排气管,6-净化管,7-固定件,8-旁通阀,301-竖梁,302-支撑梁,303-加固梁,401-第一管口,402-连接管,403-第一封盖,501-第二管口,502-第二封盖,601-第一管体,602-第二管体,603-第三管体,701-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功率发电机组用尾气净化装置,包括进气管1和若干尾气净化器组件2,可根据发电机组的功率设置尾气净化器组件2的数量;

尾气净化器组件2包括一组支架3、分流管4、排气管5和若干净化管6;

支架3包括一组竖梁301,一组竖梁301底端固定有支撑梁302,一组竖梁301与支撑梁302之间均固定有加固梁303;

排气管5和分流管4分别位于一组竖梁301内的上部和下部且通过固定件7固定在一组竖梁301之间,将两个支架3分别设置在排气管5和分流管4两端的位置,从而能够稳定的固定尾气净化器组件2;

净化管6由依次连通的第一管体601、第二管体602和第三管体603组成,第一管体601周侧面固定有出气口,第二管体602周侧面固定有进气口,第二管体602内固定有dpf组件,dpf组件为颗粒捕捉器,第三管体603内固定有doc组件,doc组件为超滤膜;

分流管4周侧面的一相对侧均并排固定有若干第一管口401,排气管5一相对侧均并排固定有若干第二管口501,若干净化管6上的进气口分别与若干第一管口401固定连通,若干净化管6上的的出气口分别与若干第二管口501固定连通,净化管6与第二管口501连接处设有补偿器;

排气管5和分流管4之间固定连接管402,连接管402上设有旁通阀8;

若干尾气净化器组件2上的分流管4一端均与进气管1周侧面固定连通,分流管4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封盖403,进气管1内的烟气通过分流管4排入净化管6内,经过净化管6的净化处理后统一排至排气管5内。

其中如图1-3所示,固定件7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弧形板701,弧形板701两端通过法兰和螺丝固定在一组竖梁301之间,进气管1或排气管5固定在一组弧形板701之间。

其中如图1-3所示,排气管5一端固定有第二封盖502,排气管5另一端设有尾气传感器,通过在排气管5的后部设置尾气传感器,能够检测排气管5排出的气体,从而检测尾气净化器组件2的净化效果。

其中,第一管体601、第二管体602和第三管体603周侧面均设有夹套,夹套内设有保温套,通过设置夹套和保温套能够进行保温和隔热。

其中如图1-3所示,加固梁303与支撑梁302之间的角度在30-50°的范围,竖梁301、支撑梁302和加固梁303均为u型钢或角铁或方管。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