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8013发布日期:2021-09-18 02:3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转动设备检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2.当核电站或火力发电站的汽轮机选用纵向方式布置时,反应堆或锅炉房与电气升压站质量严重不对称,汽轮机高、低缸及发电机两大部分的质量相差悬殊,长期运行后,这些因素将引起基础各部分的压强各不相等,继而导致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同时就汽轮机发电机组本身来说,沿轴向长度自凝汽器至发电机部分其质量远大于汽轮机高、中压缸(如有)部分,这些因素就会使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陷。基础的不均匀沉陷,直接影响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同时汽轮机发电机组经长期运行后轴瓦的磨损等因素,将导致轴系中心的变化,因此大修时对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找正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找正过程中需使用吊车、吊车等盘动转子旋转。同时根据设备运行和维修手册,需在设备换料大修期间对汽轮机转子进行晃动和瓢偏测量、动静叶摩擦检查,测量和检查过程中均需使用吊车、吊车等盘动转子旋转。
3.某核电汽轮机采用单轴、四缸、六排汽、再热凝汽式设计,轴系总长约59.2m,主要包括一个高压缸和三个低压缸,其中,高低压缸均采用双分流结构,转子采用整锻转子,高压转子重约85t、长约9m,低于转子重约185t、长约10m,高低压缸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轴向最小通流间隙金为15mm。
4.轴系中心的找正、晃动和瓢偏测量、动静叶摩擦检查过程中,转动部件将产生轴向窜动,转动部件重量越大、轴系越长,轴向窜动越大,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发生碰摩的可能性越大,一旦发生碰摩,轻则叶根与隔板处表面发生擦伤,重则导致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变形、弯曲、异响等异常情况,情况严重时甚至导致设备损坏。
5.鉴于此,亟待开发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该装置可实现汽轮机转子的有效限位,避免转子盘车过程中部件碰磨,设备损伤等事故的发生。
7.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
8.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限位螺栓、限位螺母、锁紧螺母、固定螺栓和固定板;固定板位于汽轮机的轴承箱中分面上,固定板与汽轮机的轴承箱中分面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限位螺母位于固定板顶面的下边缘,限位螺母与固定板固定连接;限位螺栓套设于限位螺母内,限位螺栓与限位螺母配合连接,限位螺栓的轴向中心线与汽轮机转子的轴向中心线平行,并抵靠在汽轮机转子轴肩处,限位螺栓的顶端与汽轮机转子上的汽轮机转子凸肩接合;锁紧螺母从限位螺栓底端套设于限位螺栓外侧,锁紧螺母与限位螺栓配合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软性包裹,软性包裹位于限位螺栓的顶部,软性包裹与
限位螺栓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软性包裹与限位螺栓通过熔焊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软性包裹为铜、锡、巴氏合金或其它软性材质。
12.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通孔,通孔设于固定板上,通孔贯通固定板的顶面和底面,并与汽轮机的轴承箱中分面的螺纹孔相对应,固定螺栓穿过通孔与螺纹孔配合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长条形。
14.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垫片,垫片位于固定板的顶面上,垫片套设于固定螺栓的外侧,垫片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固定螺栓和固定板接合。
15.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螺母与固定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维护和检修;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充分利用汽轮机本体结构,使用该装置无须改变汽轮机自身机构,即可完成限位装置的安装与拆除;
19.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的螺栓通孔采用长条形螺栓通孔,不但可通过连接螺栓实现连接与固定功能而且方便根据对应的螺纹孔位置进行安装与调整;
2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可避免转子盘车过程中部件碰磨,设备损伤等事故的发生;
2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可实现转子的有效定位,精确实现转子动静之间间隙的定位;
2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安装接触位置非汽轮机转子接触面,可有效避开转子盘车时对接触面的损伤;
2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采用的限位螺栓可依据机组尺寸的不同而进行调整,无需重复加工,具有普适性。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汽轮机转子;2、汽轮机转子凸肩;3、软性包裹;4、限位螺栓;5、限位螺母;6、锁紧螺母;7、通孔;8、垫片;9、固定螺栓;10、轴承箱中分面;11、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如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包括:软性包裹3、限位螺栓4、限位螺母5、锁紧螺母6、通孔7、垫片8、固定螺栓9和固定板11。
29.固定板11位于汽轮机的轴承箱中分面10上,固定板11上设有若干长条形通孔7,通孔7贯通固定板11的顶面和底面,并与汽轮机的轴承箱中分面10的螺纹孔相对应。垫片8位于固定板11的顶面上,固定螺栓9穿过垫片8和通孔7,旋入汽轮机的轴承箱中分面10的螺纹
孔中,与螺纹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固定板11与汽轮机的轴承箱中分面10通过固定螺栓9与螺纹孔的螺纹连接而固定连接,垫片8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固定螺栓9和固定板11接合,使得固定板11与汽轮机的轴承箱中分面10的连接更加紧密。
30.限位螺母5位于固定板11顶面的下边缘,限位螺母5与固定板1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限位螺栓4套设于限位螺母5内,限位螺栓4与限位螺母5通过螺纹配合连接,限位螺栓4的轴向中心线与汽轮机转子1的轴向中心线平行,并抵靠在汽轮机转子轴肩处,对汽轮机转子1起限位作用。限位螺栓4的顶部熔焊连接有铜质软性包裹3,限位螺栓4的顶端通过软性包裹3与汽轮机转子1上的汽轮机转子凸肩2接合,防止汽轮机转子1移动,实现汽轮机转子1的轴向限位。在限位螺栓4的顶部连接软性包裹3能够有效缓冲限位螺栓4与汽轮机转子凸肩2的接触,避免出现碰撞损伤。
31.锁紧螺母6从限位螺栓4底端套设于限位螺栓4外侧,锁紧螺母6与限位螺栓4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用于锁紧限位螺栓4的位置。
3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
33.步骤a1、检查确认汽轮机转子对轮连接螺栓已拆除;
34.步骤a2、检查确认汽轮机转子轴承已添加润滑油润滑;
35.步骤a3、使用顶丝、千斤顶等工具配合,取出转子对轮垫片;
36.步骤a4、检查确认盘车装置已安装妥当;
37.步骤a5、安装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包括:
38.步骤a5.1、清理轴承箱中分面10,应无硬质颗粒,防止中分面损伤;
39.步骤a5.2、将限位螺栓4装入限位螺母5中,并将锁紧螺母6安装在限位螺栓4上;
40.步骤a5.3、将固定板11放置在轴承箱中分面10处,确保限位螺栓4可完全与汽轮机转子凸肩2接触,且轴承箱中分面10的螺纹孔完全在固定板11的通孔7内;
41.步骤a5.4、通过固定螺栓9和垫片8将固定板11安装到轴承箱中分面10上,并紧固到位;
42.步骤a5.5、调整限位螺栓4与汽轮机转子凸肩2的距离,以现场检修实际需要为准;
43.步骤a5.6、紧固锁紧螺母6到位。
44.步骤a6、盘动汽轮机转子1,当汽轮机转子凸肩2与限位螺栓4接触后,汽轮机转子实现轴向限位。
4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的拆除方法如下:
46.步骤b1、松动锁紧螺母6;
47.步骤b2、松动限位螺栓4,使之与汽轮机转子凸肩2不接触;
48.步骤b3、松动固定螺栓9并移除;
49.步骤b4、移除汽轮机转子轴向限位装置其余部件。
50.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实用新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