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空气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98152发布日期:2021-10-19 21:48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空气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气滤清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2.为了使发动机正常运作,必定要有大量的纯净空气吸入。如果空气中对发动机有害的物质被吸入,缸筒、活塞组件会增加负担,出现异常磨损的状况,以至混入发动机机油,造成更大幅度的磨损,导致发动机性能劣化、寿命缩短。车用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空气,以防止发动机在工作中吸入带有杂质颗粒的空气而产生磨损。目前,发动机使用的空气滤清器过滤效果不好,并且噪音大。
3.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6256980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空气滤清器,包括空气压缩箱体;所述第二出气口与第二进气口形成空气流通道;所述过滤筒体内在第二进气口处设有变向块,变向块开设有直角通道;所述过滤筒体上端可拆卸设有盖体,盖体上设有通孔;所述过滤筒体内壁设有多个挡块;所述过滤筒体内设有截面为波纹状的筒形滤芯,且筒形滤芯的上端与盖体密封连接,其下端与过滤筒体底部密封连接;所述通孔位于筒形滤芯中间。虽然该多功能空气滤清器有利于推广应用。
4.然而作为主要导流和收集部位的刚性流通道和密封盖的搭配使用效果在使用中并不理想,其直流性的通道,使得空气在压缩中由于流速较快难以通过折射将较多的大颗粒杂质沉降,同时全面开口的密封盖在受到涡流的效果下杂质容易被反流,由此使用效果较差。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多功能空气滤清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提高了除杂效果、能够有效避免涡流现象的多功能空气滤清器。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空气滤清器包括:过滤筒体、空气压缩箱体、壳体、出气口、密封块和导流管,所述空气压缩箱体设置在所述过滤筒体的底部,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过滤筒体的一侧,所述出气口开设在所述空气压缩箱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密封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导流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空气压缩箱体位于所述出气口的一侧,所述导流管和所述出气口相适配,所述导流管远离所述空气压缩箱体的一端和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和所述密封块相适配;第一收集筒,所述第一收集筒设置在所述导流管的底部;第二收集筒,所述第二收集筒设置在所述导流管上。
8.优选的,所述导流管包括进气通道、折射通道、反射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第一收集筒相适配,所述进气通道横置设置,所述折射通道和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所述折射通道纵向设置,所述反射通道和所述折射通道相连通,所述反射通道横置设置,所述排气通道和所述反射通道相连通并和所述密封
块相适配,所述排气通道纵置设置。
9.优选的,所述排气通道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导流口,所述第二导流口和所述第二收集筒相适配,所述第二导流口靠近所述过滤筒体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导流口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进气通道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导流口,所述第一导流口和所述第一收集筒相适配,所述第一导流口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流口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折射通道的内壁和外壁均倾斜设置。
12.优选的,所述第一收集筒和所述第二收集筒均倾斜设置。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空气滤清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空气滤清器:本装置通过改变原有的刚性流通道和密封盖的设计,该用异形的导流管,将空气反复加速、折射、涡流等效果,从而配合第一收集筒、第一挡板、第二收集筒和第二挡板将空气中大部分杂质进行去除,同时其有效解决了涡流时将杂质携带出去的问题,提高了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空气滤清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标号:1、过滤筒体;2、空气压缩箱体;3、壳体;4、出气口;5、密封块;6、导流管;601、进气通道;602、折射通道;603、反射通道;604、排气通道;605、第一导流口;606、第一挡板;607、第二导流口;608、第二挡板;7、第一收集筒;8、第二收集筒。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空气滤清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多功能空气滤清器包括:过滤筒体1、空气压缩箱体2、壳体3、出气口4、密封块5和导流管6,所述空气压缩箱体2设置在所述过滤筒体1的底部,所述壳体3设置在所述过滤筒体1的一侧,所述出气口4开设在所述空气压缩箱体2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密封块5设置在所述壳体3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导流管6固定安装在所述空气压缩箱体2位于所述出气口4的一侧,所述导流管6和所述出气口4相适配,所述导流管6远离所述空气压缩箱体2的一端和所述壳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6和所述密封块5相适配;第一收集筒7,所述第一收集筒7设置在所述导流管6的底部;第二收集筒8,所述第二收集筒8设置在所述导流管6上。
19.所述导流管6包括进气通道601、折射通道602、反射通道603和排气通道604,所述进气通道601和所述出气口4相连通,所述进气通道601和所述第一收集筒7相适配,所述进气通道601横置设置,所述折射通道602和所述进气通道601相连通,所述折射通道602纵向设置,所述反射通道603和所述折射通道602相连通,所述反射通道603横置设置,所述排气通道604和所述反射通道603相连通并和所述密封块5相适配,所述排气通道604纵置设置。
20.所述排气通道604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导流口607,所述第二导流口607和所
述第二收集筒8相适配,所述第二导流口607靠近所述过滤筒体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608,所述第二挡板608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导流口607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21.所述进气通道60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导流口605,所述第一导流口605和所述第一收集筒7相适配,所述第一导流口605靠近所述出气口4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606,所述第一挡板606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流口605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22.所述进气通道601和所述折射通道602的内壁和外壁均倾斜设置。
23.所述第一收集筒7和所述第二收集筒8均倾斜设置。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空气滤清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25.当空气通过出气口4进入至导流管6内,首先空气经过进气通道601,由进气通道601越来越窄的内壁和倾斜向下的导流作用进行聚流,使空气的流速变快,从而冲击进气通道601和折射通道602的弯折处,此时空气根据箭头指向进行折射,较大的颗粒较重则携带一部分空气通过第一导流口605进入至第一收集筒7内,此时第一收集筒7内产生涡流效果,空气进行卷携流动,由于第一挡板606的存在,其空气和大颗粒杂质被强制阻挡,空气排出,大颗粒杂质被阻挡,排出的空气进一步增加导流管6内的空气流动速度,另一部分的空气经过折射通道602的反复折射和第一收集筒7内排出的空气被强制加速,之后冲击在折射通道602和反射通道603的弯折处,使空气按照箭头指向进行折流,从而使大部分空气携带少数残余杂质通过第二导流口607进入至第二收集筒8内,同理在涡流效果下,空气进行卷携流动,由于第二挡板608的阻挡,杂质被阻挡在第二收集筒8,随后干净的空气通过排气通道604排出。
2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空气滤清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空气滤清器,本装置通过改变原有的刚性流通道和密封盖的设计,该用异形的导流管6,将空气反复加速、折射、涡流等效果,从而配合第一收集筒7、第一挡板606、第二收集筒8和第二挡板608将空气中大部分杂质进行去除,同时其有效解决了涡流时将杂质携带出去的问题,提高了使用效果。
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