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浪能转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7235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波浪能转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波浪能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波浪的产生是由于海水受海风的作用和气压变化等影响,促使它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而发生向上、向下、向前和向后方向的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的起伏运动。在波浪的周期性运动中,其具有的大量的势能与动能并没有被合理、充分的利用。而利用可再生的波浪的能量,符合环保、低碳、节能减排的趋势。因此,对波浪能高效的利用对于海上的建筑、船只,甚至陆地上的能量供应都是很有必要的。
[0003]海豚尾部运动的原理和规律至今仍不能确定,但其运动可简化为呈周期变化的正弦运动。大量研宄表明,在各类水生动物的游动机制中,海豚的游动相比其他鱼类具有更加卓越的减阻机制。并且海豚尾鳍对波浪能的转化具有高效率性。因此利用仿生原理,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资源合理开发、波浪能高效利用,是维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原则。
[0004]当前对于波浪能的利用,均具有局限性,即仅能将波浪能转换为电能或其他单一能量,这类装置不能在海上得到广泛的利用。其种类繁多,在需要多种能量的海上结构上需配备多种不同的装置。因此,发明一种可以将波浪能转换为多种能量,且无论外界运动状态其传动部分始终在铅垂方向运动的装置,其利用率高、可利用领域广泛。
[0005]CN200510032243.4波浪波力发电机,波浪的起伏带动浮箱驱动发电机内一个类似活塞机构-动子与定子作相对往复直线运动,利用波浪能产生的动能推动动子运动,切割磁感线,将动能转化为电能。该装置适用于安装于海上固定物体上,垂直放置于海面能够保证高效的能量转换。CN201210229827.0 一种模块化的仿生机器海豚推进机构,是一种基于曲柄滑块的模块化机器海豚尾部拍动推进机构,模仿海豚的背腹式波动运动,提供前进动力。该装置为了模仿豚尾的上下摆动,利用直流电控制电机单项旋转,依靠改变电机转速改变豚尾运动频率从而控制速度,适用于水面较为平静,不能为豚尾提供上下摆动动力的水域。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浪能转换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波浪能转换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波浪能转换装置,包括基体、翼板、弹簧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垂直固定于基体的尾部,翼板转动设置于基体的尾部,且翼板通过弹簧与连接杆连接。
[0008]所述翼板仿海豚尾为新月形,翼板上设置有转轴,连接杆下端设置有垂直穿孔,翼板上的转轴套嵌于连接杆上的垂直穿孔中。
[0009]所述翼板和连接杆分别设置有弹簧连接孔,弹簧连接孔的直径大于弹簧的弹簧丝直径,保证弹簧能够穿过弹簧连接孔。
[0010]所述翼板的弹簧连接孔开设于翼板的前端。当翼板和连接杆垂直时,弹簧处于自由状态,且弹簧的长度长于弹簧连接孔间距,保证弹簧此时处于自由状态。
[0011]当装置受到波浪作用发生颠簸时,基体前后部分的沉浮运动会带动连接杆摆动,进而带动翼板发生沉浮运动,该沉浮运动模仿海豚尾巴上下摆动动作,使得翼板相对水体进行运动,使得翼板在弹簧和水体作用下产生转动,产生水平方向分力作为基体前进的动力。翼板的外形与海豚尾相似,充分利用仿生原理以达到最佳推进效率,提供不断的推动力,配合舵的转向使装置实现自由移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波浪能转换装置,可以实现利用波浪供能方式使船在水中前进,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不受时间天气等条件的约束,低碳环保。
[0013]2、本发明所述波浪能转换装置,采用弹簧连接翼板和连接杆,在装置受到波浪作用发生颠簸时,连接杆摆动带动翼板发生沉浮运动,使得翼板在弹簧和水体作用下产生转动,从而产生水平方向分力作为装置前进的动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所述本发明所述波浪能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翼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6]如图1、2所示,一种波浪能转换装置,设置于基体5的尾部,包括翼板9、弹簧7和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垂直固定于基体5的尾部,翼板9转动设置于基体5的尾部,且翼板9的通过弹簧7与连接杆6连接。
[0017]所述翼板9仿海豚尾为新月形,翼板9上设置有转轴10,连接杆6下端设置有垂直穿孔8,翼板9上的转轴10套嵌于垂直穿孔8中。
[0018]所述翼板9和连接杆6分别设置有弹簧连接孔,弹簧连接孔的直径略大于弹簧7的直径,保证弹簧7能够穿过弹簧连接孔。
[0019]所述翼板9的弹簧连接孔开设于翼板9的前端。当翼板9和连接杆6垂直时,弹簧7处于自由状态,且弹簧7的长度长于弹簧连接孔间距5mm左右,保证弹簧7此时处于自由状态。
[0020]当装置受到波浪作用发生颠簸时,基体5的前后部分的沉浮运动会带动连接杆6摆动,进而带动翼板9发生沉浮运动,该沉浮运动模仿海豚尾巴上下摆动动作,使得翼板9相对水体进行运动,使得翼板9在弹簧7和水体作用下产生转动,产生水平方向分力作为装置前进的动力。翼板9的外形与海豚尾相似,充分利用仿生原理以达到最佳推进效率,提供不断的推动力,配合舵的转向使装置实现自由移动。
[0021]将多个波浪能转换装置同向固定在船体上,则船可以不借助额外的燃料外力,依靠该装置将起伏波浪的动能转化为船前进的动力,节省燃料,节能环保。
[0022]本发明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而且本发明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主权项】
1.一种波浪能转换装置,固定于基体的尾部,其特征在于,包括翼板、弹簧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垂直固定于基体的尾部,翼板转动设置于基体的尾部,且翼板通过弹簧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翼板呈新月形,翼板上设置有转轴,连接杆下端设置有垂直穿孔,翼板上的转轴套嵌于连接杆上的垂直穿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和连接杆上分别设置有弹簧连接孔,弹簧连接孔的直径大于弹簧的弹簧丝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浪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上开设的弹簧连接孔开设于翼板的前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浪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翼板和连接杆垂直时,弹簧处于自由状态,且弹簧的长度大于弹簧连接孔间距。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浪能转换装置,包括基体、翼板、弹簧和连接杆,连接杆垂直固定于基体的尾部,翼板转动设置于基体的尾部,且翼板通过弹簧与连接杆连接。翼板仿海豚尾为新月形,翼板上设置有转轴,连接杆下端设置有垂直穿孔,翼板上的转轴套嵌于连接杆上的垂直穿孔中。本发明所述波浪能转换装置,利用波浪供能方式使装置前进,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不受时间天气等条件的约束,低碳环保。采用弹簧连接翼板和连接杆,在装置受到波浪作用发生颠簸时,连接杆摆动带动翼板发生沉浮运动,使得翼板在弹簧和水体作用下产生转动,从而产生水平方向分力作为装置体前进的动力。
【IPC分类】F03B13/14, B63H1/36
【公开号】CN104989588
【申请号】CN201510432910
【发明人】李雨晨, 廖迎娣, 娄保东, 杨沛钧, 廖智凌, 高鹏, 杨淦全
【申请人】河海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