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轴调节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09840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凸轮轴调节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凸轮轴调节器。
【背景技术】
[0002]凸轮轴调节器使用在内燃机中,用以改变燃烧室阀的配气正时,以便能够在最大的提前位置和最大的迟滞位置之间的限定的角度范围内可变地建立起曲轴与凸轮轴之间的相位关系。配气正时与当前负荷和转速的匹配能够降低消耗和排放。出于该目的,将凸轮轴调节器整合到驱动系中,经由该驱动系,转矩从曲轴传递到凸轮轴。该驱动系可以例如可以构造为皮带传动装置、链条传动装置或齿轮传动装置。
[0003]在液压凸轮轴调节器中,从动元件和驱动元件构成一对或多对相互作用的压力腔,它们可以以液压介质来加载。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同轴地布置。通过填充和排空各压力腔,产生驱动元件与从动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在驱动元件与从动元件之间以旋转的方式起作用的弹簧使驱动元件沿优势方向朝着从动元件挤压。该优势方向可以与扭转方向同向或反向。
[0004]液压凸轮轴调节器的一种结构类型是叶片式调节器。叶片式调节器具有定子、转子和带外齿部的驱动轮。转子作为从动元件大多以能与凸轮轴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方式构造。驱动元件包含定子和驱动轮。定子和驱动轮抗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或者作为对此的替选彼此一体式地构造。转子相对于定子同轴地布置,并且布置在定子内部。转子和定子以其径向延伸的叶片构造出相反地作用的油腔,所述油腔可以以油压来加载,并且能够实现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相对转动。叶片要么与转子或定子一体式地构造,要么作为“插入式的叶片”布置到转子或定子的为此设置的槽中。此外,叶片式调节器具有不同的密封盖。定子和密封盖经由多个螺栓连接件相互锁定。
[0005]液压凸轮轴调节器的另一结构类型是轴向活塞调节器。在此,通过油压使移动元件轴向移动,该移动元件经由斜齿部产生驱动元件与从动元件之间的相对转动。
[0006]凸轮轴调节器的另一结构形式是机电式的凸轮轴调节器,其具有三轴式传动装置(例如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在此,其中一个轴形成驱动元件,第二个轴形成从动元件。借助调整装置,例如电机或制动器,旋转能量可以经由第三个轴输送给系统或从系统中输出。可以附加地布置支持或抑制驱动元件与从动元件之间的相对转动的弹簧。
[0007]DE 10 2008 017 688 A1示出了一种用于可变地调整换气阀的配气正时的设备,其中,构造为密封盖的侧盖具有用于与紧固元件嵌接的配对元件。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具有盖元件的凸轮轴调节器,其中,盖元件是与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成本特别低廉且可靠地紧固的。
[0009]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得以解决。
[0010]该任务通过具有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的凸轮轴调节器得以解决,其中,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以可相对彼此扭转的方式布置,并且凸轮轴调节器具有与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盖元件,其中,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具有穿通开口,螺栓穿过该穿通开口,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以下方式得以解决,即,螺栓嵌接到螺纹衬套中,其中,螺纹衬套不仅伸入到盖元件的穿通开口中,而且伸入到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的穿通开口中。
[0011]驱动元件可以具有用于从动元件的容纳部。从动元件以能与凸轮轴连接的方式构造。此外,驱动元件可以具有用于链条传动装置、皮带传动装置或齿轮传动装置的齿部。驱动元件可以由多个构件构成,例如具有用于从动元件的容纳部的第一构件和与第一构件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第二构件,该第二构件构造为具有上面提及的齿部的驱动轮。
[0012]盖元件构造为独立于驱动元件的或从动元件的构件。
[0013]螺纹衬套具有圆柱形的外面、圆柱形的内面和用于螺栓的内螺纹。螺纹衬套可以双侧敞开地或仅单侧敞开地构造。圆柱形的外面和/或圆柱形的内面可以阶形地构造,从而沿轴向方向可以构造用于外围构件的止挡部。此外,螺纹衬套可以具有与内螺纹相反地作用的外螺纹,例如是构造为右旋螺纹的内螺纹和构造为左旋螺纹的外螺纹(或反之亦然)。替选于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螺纹衬套可以借助外螺纹与盖元件或者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接合。
[0014]以有利的方式,螺纹衬套通过像深拉或挤压这样的改型方法来制造,其中,可以紧接着进行切削式再加工,例如螺纹切削或者外直径打磨。
[0015]叶片结构形式的凸轮轴调节器包括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其中,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与凸轮轴调节器的转动轴线同轴地布置,其中,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具有多个径向指向的叶片,其中,驱动元件和从动元件构成相反地作用的工作腔,其中,每个工作腔通过由驱动元件的叶片和从动元件的叶片构成的叶片对来限定,并且工作腔可以以液压介质来进行压力加载,以便实现驱动元件与从动元件之间的相对扭转。
[0016]凸轮轴调节器还可以包括锁止机构,通过该锁止机构能够将驱动元件相对于从动元件抗相对转动地固定在某个角度位置并且可以从该角度位置松开。
[0017]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螺纹衬套可以实现的是,盖元件可以首先与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固定,并且在下一个步骤中,可以与以其螺纹嵌接到螺纹衬套的螺纹中的螺栓固定地连接。
[0018]可以存在多个根据本发明的螺纹衬套。在此,针对每个螺纹衬套也分别存在穿通开口。以理想的方式,每个螺纹衬套都与螺栓嵌接,然而替选地,也可以仅所选出的螺纹衬套与螺栓嵌接。
[0019]在本发明的一种变型方案中,螺纹衬套通过材料锁合、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与盖元件牢固地连接。于是,盖元件与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接合,其中,螺纹衬套插入到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的穿通开口中。
[0020]作为替选,螺纹套管可以布置在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的背离盖元件的那侧上,并且完全穿过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的穿通开口。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或多个螺栓以其螺栓头抵靠在盖元件上。为了让螺纹衬套在借助一个或多个螺栓的顶紧时保持在其轴向位置上,螺纹衬套例如配设有止挡面,该止挡面支撑在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的阶形地实施的穿通开口的阶上。有利地,螺纹衬套的螺纹构造在远离盖元件的区域中,以便使螺栓存在尽可能大的延展长度。此外,螺纹衬套伸入到盖元件的穿通开口中。
[0021]最后,螺栓与螺纹衬套拧接,并且盖元件与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顶紧。
[0022]另一个优点是,可以使用与不同的凸轮轴调节器匹配的螺纹衬套,由此可以使螺栓标准化。
[0023]在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中,螺纹衬套具有抵靠在盖元件上的凸缘。以有利的方式,在通过螺栓将盖元件与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沿轴向方向牢固地顶紧之前,可以在盖元件的相对于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的位置中将该盖元件校准,例如用以调整锁止间隙。
[0024]替选地,螺纹衬套的凸缘也可以抵靠在驱动元件的或从动元件的背离盖元件的那侧上。在此,螺纹衬套完全穿过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的穿通开口,并且也部分地穿过盖元件。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或多个螺栓以它们的螺栓头抵靠在盖元件上。有利地,螺纹衬套的螺纹构造在凸缘的区域中,以便使螺栓连接部存在尽可能大的延展长度。
[0025]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螺纹衬套相对于盖元件和/或驱动元件的或从动元件的穿通开口是抗相对扭转的(verdrehgesichert)。可以借助螺纹衬套与盖元件的穿通开口之间的过盈配合或者借助螺纹衬套与驱动元件的或从动元件的穿通开口之间的过盈配合构成抗相对扭转。
[0026]可以借助例如填缝、咬合等那样的附加的制造方法来构成抗相对扭转。
[0027]替选或补充地,可以在螺纹衬套与盖元件或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之间设置有形状锁合或材料锁合。因此以有利的方式,防止了在螺栓拧入到螺纹衬套中时螺纹衬套的“随同转动”,并且在装配时可以省去对应保持工具。
[0028]螺纹衬套的凸缘可以具有外六角或类似形状,以便固定住螺纹衬套,因此该螺纹衬套在旋拧过程中不会随着螺栓一起转动。
[0029]在一种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螺纹衬套压入到盖元件的穿通开口中。以有利的方式,螺纹衬套可以附加地在外周面上具有滚花,例如沿轴向方向,利用该滚花,一方面通过压入确保了沿轴向方向的防滑脱性,并且另一方面通过轴向的滚花得到了螺纹衬套在与螺栓拧紧时的防扭转性。
[0030]螺纹衬套的外周面上的滚花可以构造为十字纹、沿周向方向的凹槽、横向于周向方向的凹槽或者倾斜于周向方向的凹槽。
[0031]滚花至少构造在螺纹衬套的外周面的区域中,该区域与盖元件的穿通开口嵌接。
[0032]替选地,可以构造拥有上述滚花的盖元件的穿通开口。
[0033]在一种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螺纹衬套压入到驱动元件的或从动元件的穿通开口中。以有利的方式,螺纹衬套附加地在外周面上具有滚花,例如沿轴向方向,利用该滚花,一方面通过压入确保了沿轴向方向的稳固性,并且另一方面通过在轴向上指向的滚花得到螺纹衬套在旋拧螺栓时的抗相对扭转。
[0034]螺纹衬套的外周面上的滚花可以构造为十字花纹、沿周向方向的凹槽、横向于周向方向的凹槽或者倾斜于周向方向的凹槽。
[0035]滚花至少构造在螺纹衬套的外周面的区域中,该区域与驱动元件的或从动元件的穿通开口嵌接。
[0036]替选地,可以构造拥有上述滚花的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的穿通开口。
[0037]在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中,在螺纹衬套与盖元件的穿通开口之间构造了比螺纹衬套与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的穿通开口之间更大的间隙。如果螺纹衬套以有利的方式无间隙地插入到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的穿通开口中,那么在盖元件借助一个螺栓/多个螺栓与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牢固地顶紧之前,就可以沿周向方向和/或沿径向方向相对于驱动元件或从动元件校准带有间隙地套装到螺纹衬套上的盖元件。在此,盖元件的穿通开口可以具有比螺纹衬套的直径更大的直径。有利地,盖元件的穿通开口也可以构造为沿周向方向的长孔。
[0038]在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中,在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