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理残极的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8357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理残极的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电解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理残极的托盘。



背景技术:

在铝电解行业中,阳极作为铝电解槽的主要部件,通常安装在铝电解槽的上端。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将直流电导入液态氧化铝电解质溶液中,产生电化学反应。残极是阳极块在铝电解反应后的残余部分,其表面覆盖有一层氧化铝和氟化盐,将该层介质清理掉后,可作为生产阳极材料的原料重新利用。

通常情况下,采用人工的方式将回收的残极在阳极组装车间对残极表面的覆盖料进行预处理,然后由阳极托盘将残极运送至残极清理区域,进行清理和去除电解质料的工作。

残极由于本身的结构特点,在人工运送和清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在阳极托盘内残极歪斜和放置不稳的现象,使作业人员在清理时存在残极倾翻被砸伤的危险;另外,在运输或者放置过程中,由于残极表面的电解质料极易造成扬尘现象,破坏现场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理残极的托盘,包括托盘本体,设置于托盘本体上方的横梁,设置于横梁上的若干个与残极导杆对应的防倒装置,设置在托盘本体与横梁之间的防尘罩;所述横梁设置于托盘本体横向中心线的一侧,两端通过垂直设置的立柱固定于托盘本体上,所述托盘本体上、下相对边的上平面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防尘罩包括第一防尘布和第二防尘布,分别收纳于上、下边的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防倒装置包括水平垂直焊接于横梁上的两根防倒杆,所述防倒杆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残极导杆的横向边长,使防倒杆与残极导杆之间有一定的摩擦力。

进一步,所述第一防尘布与第二防尘布为方型结构,相对侧边上均固定有封边条,其中一侧的封边条固定于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横梁端头的前、后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防尘布的固定件。

进一步,所述托盘本体内设置有用于稳固残极的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有效的将残极从电解槽内清理出去,采用防尘布设置,能有效避免残极在运送或放置过程中的扬尘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尘布打开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尘布打开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托盘本体,2为横梁,3为防倒装置,4为防尘罩,41为第一防尘布,42为第二防尘布,43为封边条,5为立柱,6为凹槽,7为固定件,8为凸台,9为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清理残极的托盘,包括托盘本体1,设置于托盘本体上方的横梁2,设置于横梁2上的若干个与残极导杆对应的防倒装置3,设置在托盘本体1与横梁2之间的防尘罩4;所述托盘1为方型框体结构,其底面的下平面设置有支脚9,设置支脚9,在残极较热的情况下,可以避免托盘底面对地面的损伤;

所述横梁2设置于托盘本体1横向中心线的一侧,两端通过垂直设置的立柱5固定于托盘本体1上,所述托盘本体1上、下相对边的上平面均设置有凹槽6,所述防尘罩4包括第一防尘布41和第二防尘布2,分别收纳于上、下边上的凹槽6内。

其中,在立柱5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防倒装置3包括水平垂直焊接于横梁上的两根防倒杆,所述防倒杆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残极导杆的横向边长,使防倒杆与残极导杆之间有一定的摩擦力。

所述第一防尘布41与第二防尘布42为方型结构,相对应侧边上均固定有封边条43,其中一侧的封边条固定于凹槽6内。

其中,防尘布采用耐火型防尘布。

所述横梁2端头的前、后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防尘布的固定件7,可采用固定钩或者固定环,将封边条43的两端固定于固定件7上。所述托盘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稳固残极的凸台8。

工作原理:使用天车,将托盘调至电解槽旁,将残极底部钢爪至于托盘内,将残极导杆至于相应的两个放倒杆之间,拉开收纳于凹槽内的防尘布,并将防尘布固定于固定件上,移动托盘至指定位置,当需要清理残极上的电解质时,将防尘布收卷起来至于凹槽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