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无效镀金面积的皮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643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无效镀金面积的皮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镀金用皮带,具体公开了一种降低无效镀金面积的皮带。



背景技术:

端子是一种接线终端,又称接线端子,主要起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的作用,端子通常都要进行镀金才会投入使用。端子的镀金主要采用点镀的方法,点镀的过程是:镀液从阳极水囊高压喷出至环孔并与被镀区域接触,在电场作用下,镀液中主盐金属离子得到电子沉积于端子,端子与镀液接触的区域形成镀层。

根据电镀的原理和端子的结构,传统的平面皮带与端子背面凹陷处无法贴合,镀液会渗透至端子的背面,端子无需镀金的背面也会被镀上金层,即在无效区域进行镀金,背面的无效镀金区域将导致贵重的金属资源被浪费,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降低无效镀金面积的皮带,能够显著降低端子背面无效的镀金面积,减少贵重金属的资源浪费。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降低无效镀金面积的皮带,包括皮带本体,皮带本体呈圆环形,皮带本体的外表面固定有凸起带,凸起带的截面为三角形,凸起带的截面三角形与端子背面凹陷的形状大小匹配。

进一步的,凸起带与皮带本体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皮带本体与凸起带的外表面固定有硅胶层。

进一步的,凸起带的凸起高度为H,1mm≤H≤2mm。

进一步的,凸起带的宽度为L,3mm≤L≤8mm。

进一步的,凸起带的截面三角形顶角为α,90°<α<180°。

进一步的,凸起带与皮带本体一侧边的间距为d,凸起带与皮带本体另一侧边的间距为D,D≠d。

进一步的,凸起带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降低无效镀金面积的皮带,根据端子背面凹陷的形状设计有象形凸起带的皮带,凸起带与端子背面凹陷处紧密贴合,能够有效防止镀液对端子背面的凹陷处进行镀金,显著降低端子背面无效的镀金面积,无效镀金面积约降低60%,减少贵重金属的资源浪费,生产成本低,对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传统皮带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对比图。

附图标记为:皮带本体100、硅胶层110、凸起带200、端子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降低无效镀金面积的皮带,包括皮带本体100,优选地,皮带本体100的宽度为20mm、厚度为2mm,皮带本体100呈圆环形,皮带本体100的外表面固定有凸起带200,凸起带200的截面为三角形,凸起带200的截面三角形与端子300背面凹陷的形状大小匹配。

将端子300横放在皮带上,如图3中的上图所示,为传统皮带上放置端子3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中的下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皮带上放置端子300的结构示意图,凸起带200与端子300背面的凹陷处紧密贴合,有效防止镀液对端子300背面的凹陷处进行镀金,能够显著降低端子300背面无效的镀金面积,减少贵重金属的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基于上述实施例,凸起带200与皮带本体100为一体成型,能够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皮带本体100与凸起带200的外表面固定有硅胶层110,优选地,硅胶层110为2mm,硅胶层110能够对皮带本体100与凸起带200起保护作用,同时能够有效提高与端子300的摩擦力,端子300的位置更加稳定,提高加工精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根据常用端子300的规格,设计凸起带200的各项尺寸,凸起带200的凸起高度为H,1mm≤H≤2mm,凸起带200的宽度为L,3mm≤L≤8mm,凸起带200的截面三角形顶角为α,90°<α<180°,凸起带200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凸起带200与皮带本体100一侧边的间距为d,凸起带200与皮带本体100另一侧边的间距为D,D≠d,能够配合端子300背面凹陷结构的位置,使端子300放置于皮带本体100的中心位置,喷洒镀液时,端子300接收更加均匀,有效提高镀金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